如何鉴别高仿陈曼生紫砂壶,一定要记住!
溧阳邻近宜兴,特别有方便曼生壶制作的地利之便。但是,苏浙许多地区,纵然不及溧阳近,也不能说不具备这样的地利之便。现存于海外的道光元年(1821年)笠式壶即可说明,在曼生离开溧阳,到了距离宜兴更远的扬州、淮安任上后,仍然可以与彭年合作曼生壶。
好的东西内涵深厚,曼生壶人们已经看了100多年,何止百看不厌? 旺盛的艺术生命来源于他纯种文化遗传的基因,爱传统文化,就喜欢他!
陈曼生的书法在清代堪称大家。他的隶书最能见其为人喜性,从中可以沐浴到扑面的喜趣。
“曼生十八式”虽为多部紫砂典籍所记载,但因没有确切的“曼生十八式”图文资料,而存世的“曼生壶”又远不止十八式,因此对“曼生十八式”的争议也由来已久。为更好地学习和总结“曼生壶”的艺术成就,多年来,研究者对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馆藏“曼生壶”,以及部分私人收藏家所藏“曼生壶”进行观摩、品鉴,对典籍所载资料进行反复探究,逐步整理出了最 具“曼生艺术”代表性的“曼生十八学士壶”。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老曼、曼寿、曼公、别称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嘉庆拔贡。
在如今的拍卖场上,曼生壶的艺术价值也是非常耀眼的。来看一下,几大拍卖场上,曼生壶究竟价值几何吧。
陈曼生(1768-1822), 清浙江钱塘(今余杭)人,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亦号种榆道人、曼公、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为清中期一代风 流名士。陈曼生师事浙江印派的丁敬、黄易等人,曾入阮元浙江巡抚之幕。《墨林今话·卷十》“桑连理馆主客图”载:“曼生廉明勇敢,卓 著循声,创文学,修邑志,办赈之善,为大江南北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