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太小的弯梁摩托车,拍照不好的手机,难道设计者都不使用产品

对于产品的槽点,多数厂家充耳不闻,可以理解为机构庞大导致的官僚,需求传导受阻,而更让人费解的是那些设计师,似乎从不使用他们设计出来的产品。

比如摩托车里的弯梁车,什么都好,有跨骑摩托车良好的通过性,又像踏板摩托车一样便于操作,还像电动自行车一样灵活,不仅省油动力还不弱,但最令消费者不满意的却是油箱太小,导致续航里程太短,需要频繁加油。

再如我们天天使用的手机,总是找不到一款各方面都满意的水桶机,不是屏幕好、运行快、拍照好而续航短,就是运行快、续航长、屏幕好而拍照不好,有人说买旗舰的就行了,价格好什么都好,实际上,旗舰手机看起来各方面配置不错,但也能找到一些不满意的槽点。

市场上不存在完美的产品。

是什么原因造成厂家推出的产品总不能完美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除了消费人群的复杂性以外,就是厂家的销售策略和设计环节的问题。

买的没有卖的精,一般厂家都会进行多年的技术储备,并不会只做一代产品,而这些技术不可能一下子放出来,厂家会随着市场的变化陆续将这些技术释放到市场中。但是这些技术也不可能集中到一款产品里,基于盈利最大化的原则,厂家会进行技术模块组合,去覆盖厂家判断的各类消费人群。对于厂家来说,这种覆盖越广越好,所以就造成了同一块CPU组合其他配置,形成高中低档手机的情形,同样地,一款发动机放到不同的车身里,又形成了很多车型。厂家用这种策略最大化对技术投入的回收,尽量延长一项技术的生命周期,榨干这项技术的所有卖点,才会逐步淘汰。

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基于商业利益考虑,不单纯是从满足需求的角度出发,所以各层次产品出现了各种槽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试想一下,如果消费者拿到了一款各方面都很满意的产品,势必拉长更换周期,这样虽然对消费者有利,但对厂家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所有厂家都会避免出现这种情形。比如荣耀8x max这款巨屏产品,在其他配置尚好时,偏偏配置了micro usb接口,这个槽点就为后续升级换代打下了伏笔。这些小心思就是厂家的销售策略。曾经流传着一个笑话,可以砸核桃的诺基亚就是因为产品太好,而被自己做死了。

如果说商业策略是故意不满足全部需求,那么另一个原因就是技术能力本身和确实不了解需求,或者企业内部的需求分析偏差。这才导致很多用户抱怨,设计产品的似乎根本不使用产品,导致很多反人类设计或者各种与实际需求相左的设计。

确实,随着角色的变化,同样使用一款产品,关注角度会有变化,由于对需求关注重点的改变,对需求的满足度就发生了变化。比如,当一个人还是一个单纯的消费者的时候,有些用户期望得到一款屏幕巨大的手机,而真正作为设计者的时候,就有可能将排在第一位的大屏幕换成对手机整体体验的关注。

更为甚者,那些设计摩托车的又有几个骑摩托车,所以对于需求的理解更没有感性认识,对于实际需求更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在开发管理框架下,他们只能机械地满足设计指标,而顺着设计指标向前溯源,在一层层相关节点上,很难有人意识到对需求理解的偏差,即使意识到,也很难纠正。而正是这些偏差有可能造成一个企业的错误,错误积累就有可能打垮一个企业。

所以我们抱怨一些产品的非理性组合,一部分正是由于厂家过于理性,一部分确实是厂家的需求盲点或者技术能力造成的。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需求的理解,正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