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张佳慧:大学课堂中追求怎样的思维成长
关键词:大学;课堂;思维成长
摘 要:大学课堂追求全面的思维成长。首先是从记忆性思维到探究性思维的成长;其次是从被动性思维到主动性思维的成长;再次是从答题性思维到问题性思维的成长;又次是从集中性思维到发散性思维的成长;最后是从盲目性思维到批判性思维的成长。
教育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最好场所。
一、从记忆性思维到探究性思维的成长
进入大学,参与大学课堂,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老师课堂模式的不同。高中的课堂像一块块模板,方方正正,主要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一切都在既定目标下向前发展,以保证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最多的知识,针对高考的知识;而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针对一个问题,老师抛出一个点,然后由同学们自由讨论,一个接一个地阐发自己的观点。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点触发另一个点,是交流的火花,是思维的碰撞,是知识的绽放。
二、从被动性思维到主动性思维的成长
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进行课堂思维训练就值得我们探讨。说实话,刚刚步入大学,甫一接触大学课堂,我是非常不适应的。我十分怀念高中课堂模式,我很清楚地认识到我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但是,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需要我们做一个主动的学习者,需要我们适应并享受课堂思维训练。所以,课堂思维训练最需要的是我们主动学习,做一个学习的主动者、主导者。
三、从答题性思维到问题性思维的成长
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问题是探究的伊始,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促进学生主动思维和高度参与课堂的源泉。要学会思考问题,做到有效思考。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即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四、从集中性思维到发散性思维的成长
我们要学会运用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可以被称为多向思维,是学生思维模式的重要发展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的是集中思维。在集中思维模式下,学生一般习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符合常规思路的,也是高中最普遍的思维模式。发散思维的关键是“散”,这个散不是散乱,而是散开。散乱是没有秩序和逻辑的混乱,而散开则遵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逻辑机制和内在联系性。也就是说,发散思维是有内在逻辑的。发散思维还可以运用到同学交流合作中,可以把其他人的观点当做自己发散的基点,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五、从盲目性思维到批判性思维的成长
批判性思维同样重要。批判性思维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其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显然,任何有成果的思维离不开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具备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校准等技能。解释即对问题进行范畴归类、对问题内容进行意义觉察以及澄清概念;分析即分析推论关系;评估即对表征的可信性进行评价,体现批判性思维的质疑性;推论即经过辨识进行逻辑论断;说明即陈述;自我校准即自觉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并做出改变,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