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萬象心生——林鹤雕刻艺术》

作为老师,我很欣赏林鹤的才华和努力,这份沉着也超出很多他的同龄人,他所欠缺的或许只是时间。这本作品集,记录的是林鹤的过往创作,却也是未来蜕变的预演。传统的传承需要年轻的力量,传统的传承也需要时代的思维。希望传统的寿山石雕能够在年轻人手中绽放,焕发时代的光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东

传统的传承需要青春的力量。这是我从艺40多年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并感到非常迫切的一件事。

我的学生林鹤是个80后,从小学艺,至今已有20个春秋了。近期他的作品要集结出版,请我作序。我即为人师,当然不能推脱,这既是学生的一份答卷,也是我过往授业传艺的一个小结,我教得如何,学生传承得怎样,都在这本专辑里了。

传统这个词,有褒有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前些年消极的一面居多,包括很多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意味;最近风向又有些变化,因为福建省博物院正在举办故宫的寿山石回乡展,这些宫廷珍品又掀起了一阵复古的潮流,承袭传统又成了积极的一面。

不论外界如何评论,我始终认为,传统美学是包容的,它有核心的精神内涵与技法表现,有它坚守的一面,当然,它也并不排斥与当代的结合。我们从艺的人,尤其是从事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创作者,既要对传统抱有敬畏和谦卑的态度,也应敞开胸怀,观摩和借鉴现代审美潮流的可取之处。不过,在传承上,我也反复强调:基本功扎实,才可谈创作,才可谈创新。传统的技法、章法,就是这门艺术的基本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才可诉诸源流;只有将传统融会贯通,创新才有章法可循。

很欣慰,林鹤也能够认同我的这个观点并一直坚持着。我常常说,从艺者,既要有天分,还要能勤奋。在我看来,林鹤天分不错,也确实比较努力。在传统的寿山石雕当中,我与他又都钟情于传统人物的创作,这也成就了我们的师徒之缘,不过于林鹤这样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方向也是一条不太容易的道路,历代先贤流传至今的作品早已被奉为经典,上一辈的名家大师也是珠玉在前,我这一代的艺人也有各自独特的范式,年轻一辈如何确定自己的风格路线,又如何与当代审美结合?我替他们想来也常常感到为难。

儿孙自有儿孙福,学生也是一样。林鹤这一代艺人,赶上信息时代,这真是一个开阔眼界、汲取百家之长的大好年代,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羡慕的。只不过资讯过度发达,其中也不可避免有很多噪音,这就需要一定的智慧来筛选和过滤,所以我们这一代也常常觉得年轻人心不够定。林鹤是知道自己的方向的,并且能一直坚持着,心性稳,这很不容易。从这本集子里就能够感受到,他的成长脉络是很清晰的。

林鹤的作品在结构上不逾矩,有章法,基于材质的天然巧色,他能合理的布局,使人物形态饱满、线条流畅,在细节上能将人物刻画得传神入微,这些都是基于寿山石雕传统的功底。并且林鹤也一直尝试着创新,尤其他最近一段时间的作品,隐隐地在尝试突破自己原有的风貌,于材质、于结构、于细节,都能明显地看到他斟酌取舍的思路和方式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变化最终呈现到作品当中,是作品的厚重感越发的强烈,这种厚重感并非源自材

质的天然质感,而是造型、线条给人的感官感受。作品表现的仍然是传统的精神和内涵,但在表现力上,已经融合了现代雕塑的一些手法和理念。

作为老师,我很欣赏林鹤的才华和努力,这份沉着也超出很多他的同龄人,他所欠缺的或许只是时间。越是传统的,就越需要厚积薄发的积累;越是时代的,就越需要明心见性的体悟。这本作品集,记录的是林鹤的过往创作,却也是未来蜕变的预演。传统的传承需要年轻的力量,传统的传承也需要时代的思维。希望传统的寿山石雕能够在年轻人手中绽放,焕发时代的光辉。

免费送书

1.转发朋友圈集66个赞

2.截图发至公众号后台

3.写好收件地址,我们按照先后顺序发货

(收件方式不全的我们视为自动放弃这次机会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