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汉代玉?看看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葬玉,是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它在汉玉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有玉衣、九窍塞、玉晗和握玉4种。满城汉墓发现玉衣2件。每件玉衣由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6个部分组成。每部分又各有两个部件。各部件都是由许多小玉片用纤细的金线缕编缀成的。所以称为“金缕玉衣”。这种“金缕”的只有皇帝死后可以使用,但有时皇帝特赐给他的亲王或大臣。级别较低的只能使用银、铜线缕或鎏金的铜缕来编缀。一件玉衣所需要的小玉片总数常达2000多片。这种玉衣从1968~1978年的10年间,陆续发现22件。其时代均不晚于东汉,可能是由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下诏禁用玉衣的缘故。九窍塞是填塞或遮盖死者的耳、目、口、鼻、肛门和生殖器等9个窍孔之用的,目的是防止体内的“精气”由九窍逸出。同时也企图使“死者为之不朽”。一般的死者,口含玉蝉,这在汉代,比较普遍。至于它取形于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蝉的生活史的循环可以象征着变形和复 活。汉代的握玉,最初为璜形,如满城汉墓所出,但到了东汉初年,握玉便换为豚形的。这种玉豚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墓中出土不少。这些作为葬玉的玉蝉和玉豚,都是造型粗糙,刻纹简单,主要是为了起巫术的作用。
中国的玉器始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初的玉器制品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的辽西兴隆洼文化,自此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初。由于年代久远、疆域辽阔等原因,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玉器制作工艺既缺少实物考证,也没有史料记载,只能用间接的资料来推论古玉的制作情况,例如通过审视古玉表面上的痕迹,从痕迹的形状与玉料表面所构成的角度中,推测当时所使用的工具种类、施力方向及琢磨目的,还原古代玉工进行切割、打孔、镂空、琢纹等工艺所使用的工具与方法,作为深入研究的基础。
仿品一般都是模仿生坑制作,用泥土,烤色等覆盖在汉代玉器表面,但工底和角落里显得干涩,泥一洗去新工就原形毕露,玉质也看不见老熟的感觉。沁色钙化等都是是使用一次或多次酸杀、碱杀、石灰杀、硝杀、高压闷煮染、热拈处理、喷沙加热处理等等。至于老玉新工这样做法现在很少见,解放前后会有一些类似的仿品出现。
汉八刀,一种简练、粗放、对称的雕刻风格,此风格多以弧形坡面及直沟槽组成,以寥寥几刀刻画出玉器的形态。多用于玉蝉、玉猪、玉翁仲及一些夔龙、夔凤纹双区或三区玉璧的制作上,是一种斜砣方法的使用,又称大斜刀,砣锋犀利,一气呵成,几乎不见砣的连接痕迹,阴线底部也抛光蹭亮,给人以刀片切的感觉,看起来十分简练和生动传神。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在中国玉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一方面以礼仪用玉和丧葬用玉为主体的中国古典玉器的传统虽已近于尾声,但还继续存在,其中丧葬用玉还有所发展;另一方面用于装饰和鉴赏的玉雕艺术品也已出现,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下一时期玉器文化的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汉代时期的玉器,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材料质地上,拓宽了新的审美标准,除了在新疆且末和青海高原材料原产地采集的大量马衔山、马鬃山的角闪石玉料外,这里的产地以传统的青绿色或黄褐色的玉材为主,汉代时期还继续使用,还增加了大量的产自于新疆和田地区的乳白色的羊脂玉。
西汉初年的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的传统,但开始有了变化。西汉中期以后变化更大。根据器形和用途的不同,汉代玉器可分为4大类:①仪礼上使用的玉器;②葬玉;③玉装饰品;④玉制美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