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临床血液学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
(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1.参考值 <50mg/L(1~5mg/dl)
2.临床意义
(1)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
(2)血管外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不增高;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轻度增高。
(二)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1.参考值 0.7~1.5g/L(70~150mg/dl)
2.临床意义
(1)各种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血管内溶血时减低显著;
(2)肝脏病、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血清结合珠蛋白血症等可减低或消失;
(3)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可有结合珠蛋白增高。
(三)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测定
   1.检测方法       生化法、电泳法
   2.正常值          阴性
   3.临床意义      阳性表示为严重血管内溶血
(四)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试验)
1.原理 铁离子在酸化的亚铁氰化钾溶液中生成蓝色的亚铁氰化铁,即普鲁士蓝反应。
2.正常值 阴性
3.临床意义
(1)慢性血管内溶血可呈现阳性,并持续数周;
(2)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在溶血初期可阴性。
(五)红细胞寿命测定
1.原理     51Cr标记红细胞检测红细胞半衰期。
2.正常值       正常红细胞半衰期为25~32天。
3.临床意义      溶血性贫血时常小于15天,这是确定溶血性贫血的可靠方法。
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原理    红细胞在低渗氯化钠溶液中细胞逐渐膨胀甚至破裂而溶血。
2.参考值
Ø  开始溶血:0.42%~0.46%(4.2~4.6g/L)NaCl溶液
Ø  完全溶血:0.28%~0.34%(2.8~3.4g/L)NaCl溶液
3.临床意义
(1)脆性增高: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
(2)脆性减低:  海洋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某些肝硬化及阻塞性黄疸等。
(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
1.原理    红细胞孵育过程中,葡萄糖的消耗增加,贮备的ATP减少,导致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主动传递受阻,钠离子在红细胞内集聚,细胞膨胀,渗透脆性增加。
2.参考值
未孵育:50%溶血为4.00~4.45g/L NaCl
37℃孵育24h:50%溶血为4.65~5.9g/L NaCl
3.临床意义
(1)脆性增加: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等;
(2)脆性减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镰形细胞贫血等。
(三)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
1.原理    红细胞内酶缺陷,葡萄糖酵解障碍,不能提供足量ATP,以维持红细胞内的钠泵作用。病人红细胞无菌条件下在自身血浆中温育48小时,使ATP储备减少,钠泵作用减弱,导致溶血增强。在孵育过程中,分别加入葡萄糖和ATP作为纠正物,并以氯化钠溶液为对照,观察溶血是否能被纠正。
2.参考值
Ø  正常人红细胞经孵育48小时后,仅轻微溶血、溶血度<3.5%
Ø  加葡萄糖和加ATP孵育,溶血明显纠正,溶血度均<1%
3.临床意义
(1)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时,孵育后溶血明显增强,加入葡萄糖及ATP后均得到明显纠正。
(2)Ⅰ型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G6PD缺陷症)时自身溶血加重,加葡萄糖和ATP均可部分纠正。
(3)Ⅱ型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丙酮酸激酶缺陷症)自身溶血明显增强,加葡萄糖不能纠正,加ATP才能纠正。
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
(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1.原理    在被检血液中加入亚硝酸钠使血红蛋白变成棕色的高铁血红蛋白,当血液中有足量还原型辅酶Ⅱ(NADPH)时,棕色的高铁血红蛋白又被还原成亚铁型的血红蛋白。
2.参考值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75%;高铁血红蛋白0.3~1.3g/L。
3.临床意义    减低:蚕豆病和伯氨喹型药物溶血性贫血病人由于G6PD缺陷,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明显下降。
(二)氰化物-抗坏血酸试验
1.原理
Ø  抗坏血酸钠与HbO2反应产生H2O2,氰化钠能抑制过氧化氢酶使H2O2不被分解,于是H2O2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发生反应,产生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NADPH使GSSG再还原为GSH。
Ø  如红细胞中催化NADPH形成的G6PD酶缺陷,则GSH产生减少,蓄积的H2O2会把亚铁型的HbO2氧化成棕色的高铁血红蛋白。
2.参考值
(1)正常人血液要在4小时以上才变成棕色;
(2)纯合子G6PD缺陷的血液变成棕色,在2小时内即变色,杂合子者要3~4小时变色。
(三)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1.原理
Ø  G6PD缺陷可致红细胞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减少,高铁血红蛋白增高,最后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 bodies)。
Ø  取G6PD缺陷者血液,然后加乙酰苯肼于被检血样及对照标本中,37℃温育2~4小时,推薄血片,用1%煌焦油蓝染色。计算含5个或更多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百分率。
2.参考值 <30%
3.临床意义 G6PD缺陷病、不稳定Hb、HbH病等Heinz bodies常高于45%。
(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
1.原理
G6PD使NADP还原成NADPH,后者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NADPH的吸收峰在波长340nm处,可通过单位时间生成NADPH的量来测定G6PD活性。
2.参考值      正常人有甚强荧光
3.临床意义
(1)G6PD缺陷者荧光很弱或无荧光;
(2)杂合子或某些G6PD变异体者则可能有轻到中度荧光。
(五)丙酮酸激酶荧光筛选试验和活性测定
1.原理
在ADP存在条件下,PK催化烯醇式磷酸丙酮酸变为丙酮酸,在NADH存在情况下,丙酮酸被LDH作用转变成乳酸,此时有自发荧光能力的NADH变为NAD,荧光消失。
2.参考值 PK活性正常,荧光在20分钟内消失。酶活性(15.1±4.99)U/gHb。
3.临床意义
(1)PK严重缺陷(纯合子)荧光60分钟不消失
(2)杂合子者荧光25~60分钟消失
四、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
(一)血红蛋白电泳
1.原理  
在一定的PH缓冲液中,缓冲液的PH大于Hb等电点,其带负电,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反之向阴极移动。
2.参考值 正常人的电泳图谱显示4条区带,最靠阳极端的为量多的HbA,其后为量少的HbA2,再后为两条量更少的红细胞内的非血红蛋白成分(NH1和NH2)。
3.临床意义
(1)HbA2增高  是诊断β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重要依据
(2)HbA2减低  缺铁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贫血HbA2减低
(二)胎儿血红蛋白酸洗脱试验
1.原理
HbF抗酸能力较HbA强。把经固定后的血涂片置酸性缓冲液中保湿一定时间,只有含HbF的红细胞不被洗脱,再用伊红染色而呈鲜红色。
2.临床意义
(1)脐带血、新生儿、婴儿阳性,成人小于1%
(2)地中海贫血病人轻型者(杂合子)仅少数红细胞呈阳性,重型者阳性红细胞明显增多
(三)胎儿血红蛋白测定或HbF碱变性试验
1.原理
在碱性溶液中,HbF不易变性沉淀,其他Hb在碱性溶液中可变性被沉淀。测定其滤液中Hb含量,即HbF含量。
2.参考值 成人<2%。新生儿55%~85%,1岁左右同成人。
3.临床意义
增高:β地中海贫血明显增高,重型者高达80%~90%。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轻度增高。
(四)HbA2定量测定
1.参考值   1%~3.2%
2.临床意义    同血红蛋白电泳
(五)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
原理 :
从白细胞、胎儿的绒毛或羊水细胞提取高分子量DNA,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降解。经琼脂糖电泳分级,用Southern印迹法把D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再与同位素标记的基因探针杂交后放射自显影。根据病人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变化或限制性内切酶降解DNA片段长度的多态性,来分析是否存在珠蛋白基因的突变、缺失等缺陷。
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
(一)抗球蛋白试验
1.原理
抗球蛋白抗体可与多个不完全抗体的Fc段相结合起链接或桥接作用,导致红细胞凝集可被观察到,称为抗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阳性。
Ø  直接Coombs试验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已结合有不完全抗体。
Ø  间接Coombs试验阳性则说明病人血清中存在着不完全抗体。
2.参考值    直接、间接抗球蛋白均呈阴性反应。
3.临床意义
(1)阳性: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SLE、类风湿关节炎等。
(2)温抗体与冷抗体:AIHA大多属于温抗体型
(3)抗体亚型:AIHA大多为IgG型抗体
(4)间接Coombs试验:主要用于Rh或ABO妊娠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二)冷凝集素试验
1.原理   
冷凝集素是一种可逆性抗体,在低温时可与自身红细胞、“O”型红细胞或与病人同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当温度增高时,凝集现象又消失。
2.参考值     效价<1∶40,反应最适温度为4℃。
3.临床意义     某些AIHA病人的冷凝集素效价很高,有的效价可达64000或更高。
(三)冷热溶血试验
1.原理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CH)病人的血清中有特殊溶血素,在0~4℃时,溶血素与红细胞结合并吸附补体,但不溶血,当升温至30~37℃则发生溶血。
2.参考值 阴性
3.临床意义
(1)阳性见于PCH。
(2)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也可有阳性反应。
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有关检测
(一)蔗糖溶血试验
1.原理
蔗糖溶液离子浓度低,经孵育可加强补体与红细胞膜的结合,使PNH病人的红细胞膜上形成小孔,遂使蔗糖进入红细胞而导致溶血。
2.参考值 阴性
3.临床意义
(1)PNH常为阳性。
(2)轻度阳性亦可见于部分巨幼细胞贫血,AA,AIHA和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二)酸化溶血试验
1.原理
PNH病人的红细胞对补体敏感性增高,在酸化的血清中(pH6.6~6.8),经37℃孵育,会发生溶血。
2.参考值 阴性
3.临床意义
 阳性主要见于PNH,某些AIHA发作严重时也可阳性。
(三)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Ø  蛇毒因子是以眼镜蛇毒中提取的一种分子量为144 000蛋白质,它能直接激活血清中的补体C3,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使PNH的红细胞溶血。
Ø  本试验为特异性PNH试验。

考试无捷径、学习有方法

(0)

相关推荐

  • 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摘录于丁香园lx123lx123

    一.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 (遗传性缺陷) 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膜缺陷: 常见的有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HS).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口形细胞增多症. 2 ...

  • 可治性罕见病—重症G6PD缺乏性溶血性贫血

    一.疾病概述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酶缺陷疾病,全世界有4亿人受累,可造成新生儿黄疸.急性溶血和慢 ...

  • 血液系统考点-贫血

    贫血 一.贫血概述 概念: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 分类: 1.按病因分: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 ②红细胞破坏过多 ③丢失过多( ...

  •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5851~5900)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  (5851~5900) 5851:关于缺铁性贫血,下列哪一项是对的 A: 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 B: 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C: 血清转铁蛋白减低 D: 红细胞的游离原卟啉减 ...

  • 实验诊断-临床血液学检测:血液一般检测

    临床血液学检测:血液一般检测 重点难点 掌握 外周血细胞形态的特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血沉.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 外周血细胞.血小板直方图.溶血性贫血相关实验室 ...

  • 实验诊断-临床血液学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

    骨髓细胞学检测 骨髓细胞学检测 一.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1.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各种类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细胞贫血.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 (2)辅助诊断 ...

  • 实验诊断-临床血液学检测: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概 述血型(blood group):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某些血浆蛋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异,受独立的 ...

  • 实验诊断-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

    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 临床病原体检查标本的采集运送及实验室质量评估原则: 各种病原体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熟悉 医院感染的概念及监控方法: 病原体耐药性概念及临床常见耐 ...

  • 实验诊断-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 重点难点 掌握 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血清电解质检测及临床意义,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临床意义,心肌酶和心肌蛋白 ...

  • 实验诊断-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一.血清脂质检测(一)总胆固醇测定增高1.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2.各种高脂蛋白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类脂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3.长期吸烟.饮酒 ...

  • 实验诊断-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血清电解质检测

    血清电解质检测 血清电解质检测 一.血清阳离子检测 (一)血钾测定 高钾血症的发生机制和原因 机制 原因 摄入过多 高钾饮食.输注大量钾盐.输入大量库存血液等 排出减少 1.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上腺皮 ...

  • 实验诊断-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一.血清铁检测 增高或减低 机制 原因 血清铁增高 1.利用障碍 铁粒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铅中毒等 2.释放增多 溶血性贫血.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3.铁蛋白增多 ...

  • 实验诊断-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 心肌损伤的生物化学指标 意义 生物化学指标 最早出现 肌红蛋白.CK亚型.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 特异性高 cTnI.cTnT.C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