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名诵 | 肖雄咏诵刘禹锡《陋室铭》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作曲:陈晓勇

朗诵:肖雄  雷声

演唱:赵净颐

撰文/制作:雷声
此人身世显赫,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此人官运亨通,官至礼部尚书,去世后赠户部尚书;
此人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此人一身傲骨,一生遭贬三次,但初衷不改。
他就是“诗豪”刘禹锡。
家喻户晓的千古名篇《陋室铭》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失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德宗时期,藩镇割据日益严峻。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 正月,唐德宗于会宁殿驾崩,太子李诵即位,这就是唐顺宗。在东宫二十年,顺宗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认识,尽管即位时已得了中风不语症,但还是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进行改革,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集团。“永贞革新”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罢宫市、五坊使,取消进奉,打击贪官,打击宦官势力,抑制藩镇。此外,王叔文等还放出宫女三百人、教坊女乐六百人还家,与家人团聚。短短几个月,革除了一些弊政,受到了百姓的拥护。但是,革新派的主要矛头是对准当时最强大、最顽固的宦官势力和藩镇武装,所以革新阻力很大。在宪宗即位后,革新派纷纷被贬斥。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马,第二年被赐死。王伾贬为开州(四川开县)司马,不久病死,而柳宗元、刘禹锡等六人都被贬为边远州的司马。

刘禹锡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行至江陵,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据说,千古名篇《陋室铭》就是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时被“气”出来的。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故意刁难,把他安置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毫无怨言,高高兴兴地写下一幅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河水潺潺,垂柳依依,刘禹锡见景生情,又写楹联一幅贴在门上:“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见刘禹锡悠闲自乐,满不在乎,知县恼羞成怒,再次派人把他的住所调到县城中部,房间小的不能再小,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
半年时间,刘禹锡三次搬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于是,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一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铭”,是古代刻于器具和碑上用于警戒自己或陈述自己功德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祭奠祖先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用韵的独立文体。
刘禹锡之所以写“铭”,就是要托物言志,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陋室铭》之所以能够岁月遗芳,传颂至今,因为它既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俱高的文学美学佳作,又是一则不向腐败势力低头勇于向权贵挑战的廉政宣言。

在《陋室铭》中,诗人虽身居陋室,但追求的却是精神之富有的道德之华美。开篇,诗人即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陋室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由山水仙龙入题,直接切入了主题,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德馨”二字。这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匠心独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陋室环境、日常生活的描写,充分揭示“德馨”的内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诗人以环境之清幽,衬托主人之淡泊;以访客之博学,表明主人之高雅,彰显其虽然谪居偏远乡村,但仍能恬然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安贫乐道的廉洁品质。结尾处,诗人言陋室堪比“诸葛庐”、“子云亭”,且以孔圣人之言总结全文,引经据典,气势磅礴,警策有力,并于篇首“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极言居室之不陋及主人道德之美。

借景抒情 ,追求人格之美、气节之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既是写景叙事,更是抒情言志。你看,苔痕印于石阶之上而显得绿意盎然,草色融入幽帘之中而更显青翠欲滴,它们与“陋室”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宁静之美、诗意之美。“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这宁静的力量,让诗人居于斗室而不坠青云之志,处江湖之远亦能永葆清廉本色,做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诗人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并以青苔、野草隐寓其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雅量高致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其自有一种超越于物质之上的神奇精神力量和洁身自好的人格之美。

《陋室铭》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铮铮铁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笞,并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作者的廉洁之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个“陋”字,写出其生活清贫,也道出其生活自信。在别人眼里,其小小斗室简陋之极、破旧不堪,但德者居之,不觉其陋、反觉其馨。一个“惟”字,与周敦颐《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之“独”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表现其与众不同,更彰显其廉洁自信。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形象地描绘出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与鸿儒志士往来唱和、谈古论今、居于陋室而笑看风卷云舒,宁愿官场失意,也绝不与白丁俗吏为伍,充分显示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洁身自好的清廉本色。诗人以“鸿儒”二字言明其博学多才,更以“白丁”二字含蓄地骂尽无才无德的贪官污吏,彰显其文化自信、廉洁自信。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既形象地表明了诗人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不追求声色娱乐、廉洁自律的生活态度,更以贪官们终日纵情声色、不务正业反衬其“心之若素、香自满怀”、宁居陋室而不自甘堕落、不贪图享受的廉洁之美。
文章最后以孔圣人之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收束全篇,反证居室之不陋。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写完此文时,定是“为之四顾、为之踌蹰满志”;我们也可以想见,其提笔时满怀自信、搁笔时通身快乐!文章结语只用了孔子原话中的后半句,暗含以君子自况之意而不露痕于文字之上,这既是一位有志之士的自负,更是一介清官廉吏于落魄之时仍能秉持的廉洁自信。
身居陋室,心忧天下,自古以来就是仁人志士推崇的高风亮节。刘禹锡凭借《陋室铭》这篇传世之作,发表了他响亮的人生宣言。在这篇只有八十一个字的短文里,我们可以清晰地解读出这样达观而又充满哲理的人生态度:生活的清贫绝不妨碍精神的富有,拥有高尚的情怀与宽广的胸襟,就拥有了丰富多彩的精神广场,清贫的物质世界顿时会对你绽开异样的色彩,一片青苔,一抹草色,一缕清风,一阵蛙鸣,都有了几分圣洁的意味。达到了这层境界,我们尽可以坦然反问:一个脱离了低级路德的人,“何陋之有”?

 (2020年5月26日写于大都锦湖园)

陋室铭——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曲家简介

陈晓勇,1985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同年,赴德国深造,考入国立汉堡音乐戏剧学院,在世界著名作曲大师利盖蒂为期四年的亲自指导下专攻作曲。在德国学习期间,他的《第一弦乐四重奏》巳在多瑙厄中根音乐节上被首演,获巨大成功。此后,来自欧亚的音乐节和演奏团体的委约,为他提供了条件,使他有可能继续专心研究,发展他的音乐创作。

  陈晓勇于1992年获科隆电台及现代音协大奖,1993年与利盖蒂同获“卡斯科”作曲成就奖,1995年与斯托克豪森同获汉堡政府每四年一次的“巴赫”作曲成就奖。在德国,他被称为“年轻一代作曲家中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他的作品“WARP”,柏林《每日镜报》曾写到:他在组织音乐材料上“像魔术师般地巧妙”;勋伯格的学生Leonard Stein 在柏林爱乐厅听后,称为“来自天堂的声音”;斯托克豪森在给他的回信中描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德国音乐理论家克劳斯·安格曼认为陈晓勇的音乐中,中国思维与西方先锋派融合得此紧密,使人难以将他的音乐简单归纳入某一流派。他将陌生的音色巧妙地嵌入音乐之中,从而产生一种跨越国界的世界音乐语言。

朗诵者简介:

1958年9月11日出生于上海,空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正师级(享受正军级待遇)。

1978年考入空政话剧团。1979年,肖雄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他们在相爱》获得成功,之后又接连拍了《山重水复》、《苦果》等影片。1983年肖雄因主演电视剧《蹉跎岁月》,荣获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1985年至1992年,肖雄陆续演出了《鸳鸯楼》、《弧光》、《最后的贵族》、《天堂回信》等影片。2011年在电视剧《血战长空》中饰演宋美龄。

作者简介:
雷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文学创作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89年出版新闻学专著《新新闻体写作》一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为该书题写书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撰写的通讯《如烟的梦后,是黎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收入亚运文献集《亚运在北京》一书;1994年,撰写9集电视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摄影散文集《追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