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尝边学心体验——《伤寒论》研习营之煎药记

伤寒论二期教学团队桃花源境距离繁华大都市不远的太湖之中,有西山岛,岛上有处静谧之地,三面环山,山之外,四面环水,在此山水合抱之境,缥缈峰下,李辛、崔从之二师,自道三年制中医同学及多位中医界嘉宾齐聚,共习《伤寒论》,是时正值辛丑“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的辰光。众师友六十余人,晨练于山林间后,便开始了一天的正课。上午,李辛老师主讲条文,讲习过程中,带领大家一起品尝相应方子的汤药;午后,崔药师则一一讲解方子中用到的药物,且拿来实物样品令诸位同学传阅、感受。读条文加之尝药,是一次绝无仅有的伤寒研习课。课上如能尝得药,需得现场煎药,煎药小组因此应需而生,李老师、崔药师为技术顾问,杨亦龙医师整体负责并规划,赵前林老师摄影记录煎药过程,郝俊伟及其他几位同学共同参与具体煎药事宜。众所周知,《伤寒论》对方子的煎煮及服用方法有着详细的描述,不过在现代,服用仲景方子,依原法煎药的并不多见。这次研习,依原文所述的剂量及煎煮法煎药,尽量还原古法,也是课程设计之初,重点考虑的内容。换算度量衡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便是历经近二千年后,如何换算度量衡。经多方考证,崔药师参考《经方剂量揭秘》(范吉平,程先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一书,进行实测后,给出了换算方法,具体如下:一、斤两斗升的换算汉唐①   1 斤 =16两,1 两 =24株,1分=6株,1 铢 =10 累,1 累 =10 黍。②   1 斗 =10 升,1 升 =10 合,1 合 =2 龠。二、斤两斗升克数换算1 斤 = 220 克,1 两 = 13. 75 克,1 株 = 0.57 克。1 斗 = 2000 ml,1 升 = 200 ml,1 合 = 20 ml,1 龠 =10 ml。对于原文采用容量等非标准重量单位计量的药物,采用1升=200ml,如半夏半升,量100ml的半夏,称重约为42克。这一换算的依据是商鞅方升,该方升是战国至秦汉容量、长度单位量值赖以比较的标准,容积为202.15立方厘米,崔药师为大家展示了商鞅方升1:1的仿制品。

商鞅方升1:1的仿制品这次煎药,为计算方便,我们采用1 两 = 15克,这较之1 两 = 13. 75克大1.09倍,相应,所有用水在原方剂量折合成现代剂量后成比例增加1.09倍。为60余人煎药,原方的一剂药量是不够的,为此,按每人尝药40ml,60人需煮出的药汤为2400ml,如果原文一剂药最后“煮取三升”,换算为600ml,那么煮2400ml需要4副药,以此类推,18个方子大多数需用4副药,少则3副,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最多的白通汤为12副,白通加猪胆汁汤也用了8副之多。以苓桂术甘汤为例, 原文“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换算为现代剂量“茯苓(60克)肉桂(45克) 生白术 炙甘草(各30克)”,“上四味,以水六升(1200 ml),煮取三升(600ml)”,4副的水量为4 x 1.09 x 1200ml =5232ml,最后煮取2616ml。煎药,古今有别汤药,古称汤液,相传为商朝伊尹所创,为仲景所发展。伊尹是厨圣,也是汤药之祖,《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伊尹以“至味”说商汤的故事, “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 伊圣人精通烹饪之道,自然而然,他在为汤药立法时,想必灵感也一定源于此道。运用水火,调和五味,提取出药物最合适的气味,可谓汤液的“至味”。“欲疗诸病, 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伤寒的方子,最终也是药物在经过配比、煎煮或制备后,取得其最适合的气味,使之在治疗证时发挥出最佳功效。药物煎煮法,是汤液治疗疾病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次煎煮方法,大体上有别于现代的,主要有:不提前浸泡药材,现代煮药,一般提前浸泡30~60分钟;只煎一次,现代一般煎2次;有比较特殊的煎法,比如,大柴胡汤,中途去滓后,继续再煎;不计时间,比较严格的按照原文药汤的量作为煎成的依据,方子耗时短则40分钟,如抵当汤(以水五升,煮取三升),长则达2小时,如炙甘草汤(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取三升),多数方子在1小时20分钟左右,以罐装煤气灶为火源。在四天的课程中,共煎了18个方子:1.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2.     苓桂枣甘汤3.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4.     苓桂术甘汤5.     大柴胡汤6.     桃核承气汤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8.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9.     炙甘草汤10.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11.   抵当汤12.   抵当丸13.   苦酒汤14.   半夏散及汤15.   白通汤16.   白通加猪胆汁汤17.   当归四逆汤18.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煎药房煎药的溶剂——甘澜水,水和清酒,苦酒在《伤寒论》中,煎药的主要溶剂为水,少数特别的有水和清酒,苦酒,蜜等。“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伤寒论》对煎药水毫不含糊。不同种类的水,性味各不相同。以水入药,因证而选取最适合的水,可助药性。煎苓桂枣甘汤,便用到了一种特别的水——甘澜水,也叫甘烂水、劳水。“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4000ml),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我们按此方法,三个人,凝神静气,轮流扬水1200多遍,近一个半小时,可惜仅出现数个水珠子。由于煎药有时间限制,就用了这不够成功的甘澜水,先煮茯苓,减一定的水量后,纳入其他药物。水,扬过千万遍后,变得甘温而性柔,非常适合虚弱的病人。之后,我们分析制作甘澜水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有:一是扬的遍数不够,《本草纲目》中讲到:“扬之万遍……高扬之千万遍”;二是盆子不够大,原文“取水二斗(4000ml),置大盆内”,应是不厚的一层水在比较大的盆中,盆子小则影响表面水珠向外滚动,而且我们的用水是4副药的量,17440ml,这样则水多而盆小。

作甘澜水在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以水和清酒共为煎药溶剂。古时的酒,一般是指由谷物,如大米、黍米、粟等加入酒曲,经发酵酿造而成的低度酒。清酒,是相对浊酒而言,在浊酒中加入石炭(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使其沉淀, 变得清澈,便为清酒。这次煎药,我们选用了日本月桂冠大吟酿(酒精度 15%vol)清酒,本意为选用上乘好酒,不料在见到实物标签“大米(日本产)、米曲(日本产米)、食用酒精”时才明白,该款清酒加入了食用酒精,并非最好,最好的清酒只含水、米和米曲,但较之古时中国清酒,酿造工艺则更为精细。日本清酒是米酒的一种,《本草纲目》记载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主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等。炙甘草汤,“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15升才得3升,酒水久煎诸阴味药后,出来的汤液,温润、厚而不腻,同时,酒的辛散因诸阴药的包涵,柔和而缓,这样滋补,补而不滞,很适合可调节空间比较小的虚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煮的时间较炙甘草汤短,再者,同样为当归四逆类方,当归四逆汤未用酒煎,推测清酒在此与吴茱萸、生姜合力,发挥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之功。尝该方,辛热辣无比。传说中的苦酒汤这次煎药,在苦酒汤中,用到了另一种酒——苦酒。何谓苦酒,一说就是醋的别称,一说指劣质味酸的酒,由粮食酿造失败而来。小崔酿酒师,一直在实践古法酿酒,认为苦酒就是劣质味酸的酒,而且自己亲自试验,监测发酵情况,最终成功酿出了苦酒。这次煎药,他为我们贡献出了酿制两年的苦酒, 见下图。

苦酒汤药材煎制苦酒汤是这次煎药的亮点之一。苦酒汤方“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上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我们的煮法:生半夏,用沸水烫洗7遍,去干净残余的外皮。一粒半夏,切成如枣核大14枚,因为使用量比较大,我们采取快速砸破,称重2.5克。崔药师,模拟刀环,用粗铁丝制出带长柄的环状,用来烤鸡蛋。第一次尝试,完全按照原文,用土鸡蛋,取出蛋黄,保留蛋清,加入苦酒和半夏,结果稍煮便溢出,再煮蛋清就凝固,变成了苦酒糊。完全按照原文,居然煎不出苦酒汤。我们取原文之意,重设了步骤,把蛋清和蛋黄都取出来,每个蛋清单独放置于一小碗内,将苦酒和半夏注入蛋壳,令沸三次(苦酒沸时,便移开火源,这是一沸),然后经过滤布,滤掉生半夏,倒入装蛋清的小碗,与蛋清混合,蛋清遇热变为稀薄的凝胶状态,成功!入口,绵滑而微酸,且微微发散。

煎制苦酒汤

苦酒汤此外,还有一处用到酒,就是抵当汤中“大黄(三两,酒洗)”,这个酒又是什么酒?前文讲到,古时的酒有清浊之分,清酒较浊酒珍贵, 一般说的酒就是指浊酒。酒洗大黄,我们使用绍兴黄酒,没过大黄,腌渍5分钟。为中医传薪尝胆白通加猪胆汁汤,是又一亮点。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这个方子大家平时几乎都没尝过,想来是两味药很特别,那就是猪胆汁和童子尿。今时物流发达,猪胆汁并不难得,我们从网上顺利购得生鲜猪胆,内有胆汁,用时煎开胆囊取胆汁。可是,童子尿却不易得,原本在上课地点周围的村子里,找到一个12个月大的男婴,未断母乳,饮食不杂,甚为理想,没想到,如今的婴儿自出生以来就使用纸尿裤,只会在纸尿裤里排便,去掉纸尿裤后,怎么都不肯排便,所以没有收集到他的童子尿。另外一名是同学带来的自己的儿子,2岁多,开始取便当天,没让他喝平时爱喝的椰奶,经过一夜才取到50ml,虽然量过少,我们还是用了。原文猪胆汁和童子尿是直接生用,为安全起见,我们一起经过煮沸再用。再看原文“若无胆,亦可用”,我们这剂是“无人尿,亦可用”。尝这个方子,腥臭,主要味道苦,而且苦味经久不散。想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需要何等的意志力。今天,我们的同学为学好中医,也是勇气可嘉。

刚取出的猪胆汁两味不常用的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中有“蜀漆(三两,洗去腥)”蜀漆是常山的嫩叶,常山是《神农本草经》下品药,根部入药,常山、蜀漆在古代主要用于疟疾治疗。我们备药时,按照蜀漆是常山的叶子来准备,入锅前,洗去腥,用清水漂洗了三遍,没有任何腥味,只是植物叶子的气味,故推测蜀漆不一定是常山的叶子,具体是什么,有待之后考证。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药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有铅丹,又名黄丹、丹粉、朱粉、铅华,在《神农本草经》为下品药,“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惊痫瘨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 ,是炼丹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的物质,化学成分主要为四氧化三铅。现代因其止痒,解毒,收敛,生肌的作用,是中医制造膏药的主要原料。我们煎药时,先用水洗了3遍,即加入水后使铅丹沉淀,去掉上清液,这样水溶性的毒性成份可以去掉一些。关于它的毒性问题,我想伤寒的方子,对证用药,中病即止,是避免有毒药物伤害身体的重要原则。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材后记我们试图循着《伤寒论》的记载,回到仲景师当年经历的情景中,想象他是如何随病人的病机变化来遣方用药、煎药试药的。只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原文即便详备,也只是记述了仲景师能够告诉我们的,而更多细微幽深的含义,无法言传,“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须“才高识妙”,才能”探其理致”。这无法言传或没有言传的部分,或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部分,需要今天的我们, 依照仲景师留下的路标,提升自我感知力,“思求经旨”,用古人的思维方式,诊疗实践,探寻出属于自己的答案。遥想仲景师当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今天的我们有感于现代化的生活,与大自然渐行渐远,为健康带来种种弊端, 乃效法古人,深入学习传统医学,以期自己先知道如何养护生命——“退能爱身知己”,进而帮助他人养护生命——“进能爱人知人”。我们关爱生命的心,相信是与伊圣人、仲景师相通的。煎药房内,窗明案净,火在静静地燃烧,汤液在咕咕地沸腾,烟雾氤氲,气味浓郁,窗外微风渐起,绿竹摇曳,光影变幻,一时间, 仿佛时光凝固,一切都那么平静。我们煎这些药,尝这些药,想着他们的力量可以免除患者的痛苦,可以挽救鲜活的生命……体验到的是与古之医者同样郑重与谨慎的心境,是药物疗愈带来的满足。这种体验与实践才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寻的东西吧。

伤寒论研习营二期师生合影(完)文/郝俊伟摄影/崔老师  赵前林 郝俊伟 孙皓伤寒论课程老师简介

李辛,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著有《儿童健康讲记》《经典中医启蒙》《精神健康讲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

崔从之,执业药师,主管中药师。从事中药工作三十年,曾在河南、上海等地中医院、连锁药店、中医诊所从事中药的调配、炮制、制剂、采购验收等工作,熟悉中药传统鉴别及丸散膏丹加工方法。近年来以寻求道地药材、野山参的经验鉴别为工作方向。

(0)

相关推荐

  • 药师释药——中药汤剂所用溶媒多样性浅议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药剂之溶媒 溶媒是能溶解气体.固体.液体而成为均匀混合物的一种液体.习惯上把气体和固体叫溶质,液体叫溶剂.对于两种液体所组成的溶液,通常把含量较多的组分叫溶剂,少者叫溶质 ...

  • 淼讲伤寒论条文40~41黄汗(九)

    2018-11-13 12:00 整体观中医 逐条讲解伤寒论,零基础入门到精通,显著提高临床实力 接着讲黄汗.黄汗一证的病机是体表排毒能力差,浊物停留的原因.浊物停留的原因则是在体表的阳气虚,同时津液 ...

  • 苦酒和清酒

    <伤寒论>中有苦酒,<伤寒论>: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半夏苦酒汤主之. 什么是苦酒呢?苦酒其实就是醋.原本是要酿酒,酿过头了就成醋,酒精进一步氧化就是醋,所 ...

  • 学用《伤寒论》切身感悟

          2020年底,回石家庄老家过年,由于疫情,困在石家庄,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心烦,烦的很想把衣服扯开.六月份回西安后,第一时间找师父王三虎.当时感觉,师父就是我的救命稻草.     当时主诉: ...

  •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用《伤寒论》第84条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用《伤寒论》第84条

  • 中医难学?《伤寒论》难背?一天20条,听20遍,再看你会不会背。

    中医难学?《伤寒论》难背?一天20条,听20遍,再看你会不会背。

  • 炒股厉害的人真的太可怕了!我认识一位学心...

    炒股厉害的人真的太可怕了!我认识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半年不见,账户翻了2倍!交流之后才知道,他是一个没有感情"交易者"!从来只做自己熟悉,看得懂的,但凡看不明白,刀架脖子也不会做. ...

  • 云霄脉学解《伤寒论》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论>若头痛者, 必衄,他这个一句话差不多就是一段的意思了.假若吃过麻黄汤发汗, 而头痛不已,那个人啊还鼻衄,什么道理呢?这个就是病深,他在六七天,他这个病啊,这个热病都往上冲,六七天 ...

  • 这家上海人2年没法睡好觉,这糟心体验很多人也有!(内有免费送票)

    剧透先行'卖关子' 晚上再看<新闻坊> 互动还能攒人品! 坊间剧透 空调外机噪音过响, 影响睡眠长达2年 近日,家住宝山区春江美庐的居民李女士向我们反映,隔壁邻居开启空调时, 空调外机噪音 ...

  • 云霄脉学整理《伤寒论》中经方

    一. 太阳主证表证一,伤寒(表实)麻黄汤二,中(伤)风表虚 桂枝汤表里同病一,水饮犯肺 小青龙汤二,水停心下(1)表里俱轻 茯苓甘草汤(2)表里俱重 桂枝去勺加茯苓白术汤主之(3)表轻里重 茯苓桂枝白 ...

  • 【学点哲学】学心学六句话,得开悟人生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学心学六句话,得开悟人生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 ...

  • (5)一位博友的修心体验

    一位博友的修心体验 博主按:博友乐子的 <说小人,谈修心>谈到自己的修心体验,我刊登于<益生文化>第122.123期. 胡孚琛教授很欣赏此文.后来,乐子来信介绍了自己,我把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