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公元前179年,周勃诛灭诸吕后,迎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这一天恰是正月十五日。文帝为表示喜悦的心情,遂走入市井与民同乐,并定此日为元宵节。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时,民间才有放灯赏灯的习俗。
元宵节习俗延续至今,已经基本有了固定的内容,那就是吃元宵、赏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等。这五项中除吃元宵是各家各户的户内喜庆活动外,其它四项都要在元夕灯市亮相和展示,所以,元宵节也称灯节。说起放灯赏灯,其实来自于佛教。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郎中蔡愔历尽千辛万苦,在印度求得佛法。明帝为提倡佛法,于元宵节晚上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又令民间百姓,一律挂灯礼佛。
是夜,男男女女出门观赏式样各异的彩灯,自此方有元宵挂灯赏灯之俗。唐玄宗时,赏灯时间从一夜改为二夜。北宋年间,又延长至五夜。南宋时又加一夜。明太祖朱元璋时,赏灯时间提前至正月初八,延至正月十七日,整整十夜,是为历朝灯节盛会。
晚明南京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以上仅是一般的花灯,而灯节表演最多的则是龙灯。宋代吴牧在《梦梁录》中说:“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应该是最初的龙灯。龙灯之所以成为元宵节之首选,当然是来自中国人传统的龙的图腾崇拜。龙向为民间视为驱灾除害的神。人们在耍玩龙灯时,实际上是在完成一种仪式,那就是祈祷龙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如此热闹喜庆的节日,怎么能没有诗词歌赋,宋人写元宵灯节的词,不知凡几。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日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北宋·李清照《永遇乐》)“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南宋·姜夔《鹧鸪天》)等。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是宋词中元夕之作的精品。它渲染了元夕绚丽多彩的节日场景,描摹了一位不同于众多金翠脂粉的超凡脱俗的女性,表现了辛弃疾政治失意,不入流俗的孤傲品格,以及对收复失地,复新大业的殷殷期盼。
词的上片极写元宵灯市花灯耀眼,乐声鼎沸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流光溢彩的千树花灯,是东风将它们催放出光亮,那直窜夜空飘洒而下的烟花,更如同东风吹落的点点星雨。
唐代诗人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说春风催开梨花催开百花,而说这满街的火树银花是由东风催开,辛弃疾应是第一人,想象之丰富如天马行空。装饰富贵华丽的马车穿行在灯市,由车内溢出的馥馨久久弥漫,令人心醉。玉壶,古人喻之为月亮,映照着灯市。灯光和月光,交映成辉。阵阵凤萧的乐声,动听悦耳。人们尽情地舞着鱼灯和龙灯,通宵达旦,兴会淋漓。
车马熙熙,鼓乐喧阗,好似人间仙境。一个个笑逐颜开的女子,头上戴满了用黄金丝带吊坠的蛾儿和雪柳发夹,走动起来妩媚妖娆,衣裙在微风的吹拂下,飘逸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萦绕不去。在这万千雾鬓云鬟的佳丽之中,我所中意和寻觅的“那人”又在哪里呢?就在眼花缭乱、沮丧失落之际,奇迹发生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经意间的回首,只见那位佳人,行走在灯火零落稀疏之处。
王国维曾把这一句和另两句宋词,合组成人生三境界,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为设定目标,第二境为苦斗勤奋,第三境为顿悟功成。环环相扣,成为互为因果的链条。由此,“蓦然回首”若解为突然或猛然回首,似乎不大贴切,因为这之中多少含有一些机巧了。实际上,没有第二境的付出和辛劳,以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么第三境的顿悟功成是决不会从天而降。这里有“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意思。
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后自号稼轩居士。山东济南人。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唯有他生的孔武高大,亦文亦武,曾快刀利剑的拼杀于沙场。因不满金人对北方的侵略蹂躏,自己拉起一支义军,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奉表渡江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时年二十三岁。
南归后,历官为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其为政治军,俱有声誉。他一心收复中原失地,可朝廷一直不予重用。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他被弹劾落职,投闲置散于江西上饶,在带湖过着闲逸的农居生活。后虽起用于镇江府,可不久又被韩侂胄罢免,一生壮志难酬,忧郁而终。
他本应是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可朝廷偏偏不让他决胜帷幄,效命疆场,空有报国热忱,空有钢刀利剑。手中只有羊毫软笔,一腔热血,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面。凡是读过他的词,无不感到那股凛然正气和磅礴之势扑面而来,似听到他的呼喊、他的叹息、他的自嘲。他的词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为宋词中豪放派的领军人物。
其宏大豪壮,慷慨激昂,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忧伤时事,椎心泣血,如“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当然,他的词不仅豪放,也兼有其它艺术风格。宋代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指出,辛弃疾的词“大声镗鞳,小声铿锵。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丽绵密处,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这首《青玉案·元夕》作于淳熙十五年之前,此时辛弃疾投闲置散于江西上饶已六、七年,故而它又何尝仅是描写元宵节景况,而不是其政治窘境的自我写照呢?
梁启超说这首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是为的论。从“壮岁旌旗拥万夫”,到“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这心理落差太大了。他的人生遭际如他自解自己的姓那样,“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然“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他的请缨征战,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一点也没有消减,依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虽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可他初心不改,从不言弃,总希望在这亦幻亦灭的“灯火阑珊处”,找回希望,以大展抱负,再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人是不能丢失希望的,倘若那样,何以能期待“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呢?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