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萱是京兆(西安)人,开元年间(713---741年)宫廷画师,可能与吴道子是同事,吴道子(716年)比张萱(723年)早8年进入宫廷,吴年龄可能比张大,吴主要活跃于盛唐前期,张主要活跃于盛唐后期,不知二人是否有交往。二人的相同点是都体现了盛唐时代精神,不同的是二人性格不同,风格不同,各有侧重,吴多画男人,张多画女人。张萱现存作品有二,即《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画的都是宫女现实生活。均为横卷,绢本设色,工笔重彩,都是宋徽宗赵佶临摹。
张萱《捣练图》宋徽宗临摹
《捣练图》,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画分三段,分别画宫女捣练、缝纫、熨平等劳动过程,表现出女性劳动之美,人物互相对比,互相衬托,相得益彰,整个看上去,生动自然,有节奏感。两个小女孩穿插其间,非常可爱,打破劳动单调,活跃气氛,增加情趣。
张萱《捣练图》(局部)
《虢国夫人游春图》,现藏辽宁博物馆,画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骑马踏青,奴仆前导后拥的行列,横卷也分三段,前三骑开道,后三骑随后,中间是杨贵妃的两个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整个看上去,贵族出行,花团锦簇,雍容华贵,神气活现。
张萱《捣练图》,宋徽宗临摹
画中人都目视前方,只有并排的秦国夫人和后面的一个随从看虢国夫人,打破单一,出现变化。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收藏一幅《虢国夫人游春图》(即《丽人行图》),人物丰腴,色彩浓丽,更像唐风。史载张萱擅长鞍马,《虢国夫人游春图》就是证明。还有一说,前面第一人(男装绿衣人)是虢国夫人,史载虢国夫人好男装。连谁是虢国夫人都弄不清,但谁都不否认这是张好画,可见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重要的是艺术形式美。张萱这两幅画都无背景,而画史上却说他的画有背景,有亭台楼阁、花鸟树木等,看来这两幅画不能代表张萱画全貌。
台北故宫收藏的《游春图》,更像唐风
这两幅画都分三段,前、中、后互相对比,互相衬托,相得益彰。《虢国夫人游春图》三组骑数分别为3、2、3,《捣练图》三组人数分别为4、2、4(小孩不算),(有点像足球布阵,前锋、中锋、后卫,这是闲话),人物多少、高低、疏密、聚散,对比,变化,形成节奏,有运动感,有戏剧性。排兵布阵,很有章法,既整齐又有变化,这是张萱的拿手好戏。这两幅画都专注人物描绘,皆粗眉细眼,直鼻小嘴,丰腴优美,典雅华丽,自然生动,简洁优美,是张萱仕女的典型形象,堪称中国最美的人物画。张萱活动于盛唐后期,像吴道子一样,在当时就有极大影响,甚至东到日本,西达新疆。日本、新疆现存类似张萱画风的屏风就能说明这个问题。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收藏的《鸟毛立女屏风》和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屏风是真正的屏风,画得极好,丰腴艳丽,妩媚动人,正是张萱画风。正好画史上也说张萱擅长画“屏障”(屏风),“名冠于时”。日本正仓院收藏的《鸟毛立女屏风》,作于8世纪中期,纸本设色,基本上就是白描,仅在仕女肉体部分(脸和手)染色,而且还是平涂。此屏风是六扇屏,每扇都会画一唐装美人,或坐或立在树下,美女粗眉,细眼,小嘴,衣纹飘逸,指示轮廓,以粘贴彩色鸟毛装饰,正所谓“霓裳羽衣”,可惜五彩虹光的鸟毛现已脱落,露出白纸。美女丰腴艳丽,妩媚动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诗句),画虽远在日本,画中人却是长安时尚。此画自然生动,简洁优美,正是盛唐张萱画风。
奈良东大寺正仓院《鸟毛立女》屏风,局部
新疆唐墓出土屏风有三叠,是木框绢制的真正屏风,盛唐(8世纪前半)时的,绢本设色工笔重彩,现仅存有仕女下棋、舞乐、牧马等,描绘的都是首都长安的宫廷生活,是张萱的拿手好戏。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围棋仕女图》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屏风《舞乐图》
仕女也是粗眉、细眼、小嘴,整个看上去,丰腴浓艳,生动简洁,也体现出盛唐张萱画风,而且艺术水平很高,在张萱画派中当属上乘。此墓出土的女俑也是这样,也属张萱风格。画史上也说,胡商贩卖张萱、周昉的画而获厚利,可见张萱、周昉的画在中亚畅销。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 侍女绢画
上述中、日屏风画都作于盛唐(8世纪前半),而这时张萱还健在,正在孜孜不倦地创作呢。张萱的画东到日本,西达新疆,广泛受到欢迎,真正是“名冠于时”,确实是有国际影响的大师。更令人惊讶的是张萱在世时就已享受到如此广泛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这种情况在世界美术史上也是少有的。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屏风《牧马图》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屏风残片,现藏日本
西安唐代韦氏墓壁画上也画有类似仕女屏风。也是六扇屏,但每扇屏上画两人,一主一仆,画得笨拙,粗陋,潦草,不如上述日本、新疆屏风成熟,地道,看来是一般民间画工画的,是在临摹张萱画风。西安韩休墓壁画《乐舞图》中的仕女也像张萱画的仕女,此墓壁画当受张萱画风影响,而此时张萱还健在。
唐开元末陕西西安南里王村韦氏墓壁画六扇屏《树下侍女图》
张萱擅长仕女画,不画佛教题材,无画佛画的记录,但其画风却影响到了佛教美术。上述张萱及其画派的作品虽然都是世俗绘画,但凭着张萱画风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张萱画风肯定会影响到当时(盛唐)的佛教美术。更何况中国佛教美术就是从世俗美术中分出来的,中国佛教美术史上从来就画、塑不分。张萱专画女人,自然而然就影响到菩萨,张萱虽无画菩萨的记录,但他的仕女画必然会成为盛唐菩萨的样本。唐人普遍认为“天女如伎女”、“菩萨似宫娃”,所以塑造菩萨像参考仕女画是顺理成章的事。从此以后,中国佛教美术中的菩萨成了真正的女人,作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开始登上中国美术的大舞台。中央影响地方,盛唐菩萨普遍受到张萱画风的影响,敦煌也不例外。敦煌盛唐壁画,最能说明张萱画风影响敦煌的例证就是第130窟盛唐壁画《都督夫人礼佛图》,此画实为一幅现实人物的肖像画,画得极美,画得极好,应是中国最美的人物画。
画分两组,前面一组是母女三人,后面一组是奴婢九人,前疏后密,互相对比,互相衬托,相得益彰,排兵布阵,很有章法,既整齐又有变化,这也是张萱的拿手好戏。人物也是粗眉、细眼、小嘴,丰腴优美,雍容华贵,造型美,色彩美,线描美,格调也美,可与上述所有的张萱画派的画媲美,可作为张萱的画来欣赏,尽管是个无名画家画的。
非常可惜的是原画已毁,仅存摹本。一个远在偏远沙漠石窟中的无名画家怎么就能画出可与首都长安宫廷一流画师媲美的杰作?可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真是“高手在民间”。一个是伟大的艺术家,一个是伟大的工匠,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此画作于8世纪中,在张萱服务于宫廷(723年)后30年,这时张萱可能还在世,安史之乱后就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盛唐第445窟《弥勒经变》中有男、女剃度两幅,男剃度前后为3、3、4人(小孩不算),女剃度前后为4、3、8人,也是聚散(疏密)有致,有节奏感,排兵布阵,很有章法。男剃度画得有些女性化,也是丰腴优美,雍容华贵。整个看上去,生动传神,简洁明快,也体现了张萱画风。
敦煌盛唐壁画第445窟,男剃度
敦煌盛唐壁画第445窟,女剃度
敦煌盛唐壁画中还有大量菩萨,也很美,“菩萨似宮娃”,也是曲眉、直眼、小嘴,丰腴柔丽,婀娜多姿,生动简洁,表现出女性阴柔之美,也显示出张萱画风的影响,例如第66、217、205、320、103等窟中的菩萨画像,都是“s”形身体,丰腴健美,饶有风情,完全是张萱式的美女。
敦煌壁画,盛唐菩萨,第66窟
敦煌壁画,盛唐菩萨,第45、33窟
敦煌壁画,第45、33窟
盛唐彩塑中,菩萨最美。仍以前述几个盛唐洞窟(第45、320、384等窟)彩塑为例,如果说其中男神受吴家样影响,那么这些女神菩萨就受张萱画风影响,表现出张萱画风生动,简洁,柔美,文雅等特点。
敦煌第45彩塑
敦煌第384窟彩塑
例如第45窟菩萨身体“s”形,婀娜多姿,丰腴柔丽,妩媚动人。再如第384窟菩萨简洁生动,优美柔丽,充分展现了女性美。再如第320窟菩萨,不论前面彩塑,还是后面壁画,都是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富于女性之美。以上从壁画、彩塑两方面说明了张萱画风对敦煌的影响。张萱还影响到中唐,伟大的周昉周家样就受张萱影响。
总之,盛唐最伟大的两位人物画大师就是吴道子和张萱,他们俩的画都是生动传神,简洁洗练,生机盎然,表现出了伟大的盛唐气象。但二人迥然不同,吴道子多画男神,张萱专画仕女,吴画激烈、豪放,充满激情;张画平缓、文雅,比较理性。吴画重线描,张画重色彩,吴画用白描淡彩,张画用工笔重彩。张比吴晚,从画上来看,张萱应该是盛唐吴道子吴家样向中唐周昉周家样过渡的中间环节。盛唐吴道子、张萱都是中国画史上少有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大师。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