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养老机构又封闭管理了。持续一年多的新冠疫情,让我们意识到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多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养老机构,责任巨大。本文综合国内多地的标准、规范与操作经验,整理出养老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实施指南,以供参考。【整理摘编:时英平】
(1)应建立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体系,全面管理机构内的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形成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的组织管理机构。(2)应成立由机构负责人、护理管理部门和其它部门管理人员组成的院内感染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人应由机构负责人或主管业务的领导担任。
(3)按照GB/T 37276《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的规定,划分为四级(含四级)及以上的养老机构,应设置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控管理科(部)、各部门管理小组的三级管理组织;划分为三级(含三级)及以下的养老机构,应指定机构内分管或兼管的工作部门。
(1)依据国家卫生健康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颁发的有关机构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结合机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标准、操作流程、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院内感染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防护用品使用制度、院内感染监测制度、院内感染报告制度、环境清洁卫生制度。(2)建立监测网络、应急预案,对院内散发病例及时应对、报告和处理。同时做好持续改进工作:加强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易感部位、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监督和管理。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机构内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自评工作,并保存记录。养老机构宜根据现有条件和人员行动路线,合理实行区域化通道管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患感染性疾病期间不应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加强宣传,提高机构内工作人员与老年人对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依从性。把机构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教育作为工作主要内容之一,认真进行各类人员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保存记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制订院内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培训计划。按计划组织机构内各类人员进行感染控制专业知识的培训。具体要求如下:院内感染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应全面掌握院内感染监测、控制、管理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指导实际工作。养老机构内的医护人员应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等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专业知识,并在工作中贯彻实施。养老护理员、后勤餐饮人员应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基础知识、消毒技术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养老机构应针对构成感染性疾病流行过程的三个要素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及时、有效防止传播。(1)严格执行老年人入院的评估制度,原则上禁止有传染病的老年人入院。(2)入院的老年人应分区入住、管理,发现患传染病老人或疑似患病老人时,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对患病、疑似患病老年人及其密切接触者,根据其所患疾病采取观察、隔离措施,隔离措施应符合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4)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对被污染的场所、物品及生活废物和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1)当机构内发现确诊或疑似患病老年人时,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依法报告。(2)遵照属地政府的有关规定、相应标准迅速将老人转运至相应的医疗机构,如:经空气传播类疾病患者的转运应符合WS/T 511—2016《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中6的规定。(3)要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工作。(1)根据老人身体情况,宜通过调整饮食计划/营养餐、适宜的文体娱乐活动,提高其机体免疫力。(2)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易感老人应避免与患病老人或疑似患病老人接触。(3)宜根据老人实际需求,选择性进行预防性接种或服药。养老机构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积极治疗老年人原发疾病,并对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进行重点控制。(1)对由患者的飞沫和鼻咽分泌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各种类型的流感、流脑、肺结核等应进行呼吸道隔离。(2)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严禁人员聚集,按规定保持距离。(3)养老机构内工作人员应提高对预防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认识,熟练掌握防控环节、技术。(4)应保持老年人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卧床老人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对老人进行翻身、拍背、吸痰等操作,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排出。鼓励老年人戒烟。(5)进行吸痰、鼻饲操作时,应防止误吸和异物进入气道,操作符合规定。(1)加强养老机构内饮食卫生的管理,预防肠道传染病。(2)对患有肠道感染性疾病的老人,要早发现、早隔离,及时切断传播途径。(3)当机构内发生消化系统疾病感染的暴发与流行时,应:详细了解和分析消化系统疾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微生物采样、检测,做好食品留样工作,尽早查清感染源;老年人的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按感染性废物进行处理;根据所患疾病的情况,及早将患病老人送至专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1)对长期卧床老人,保持其会阴部、尿道口清洁干燥。(2)对留置尿管的老人,做好留置尿管、尿袋的护理和管理,操作应符合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的要求。(3)留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尿管和尿袋,尿袋的高度不能高于膀胱,及时排放尿液。(5)留置尿管的老人,应注意观察尿液的量、颜色、性状、透明度、气味等,并注意倾听老人主诉。(2)洗浴时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水温不宜过高,次数不宜过勤,时间不宜太长。洗浴后可在皮肤适量涂抹润肤液,并适量饮水。设备的安全性,助浴前进行安全提示;地面防滑,及时清理积水;上门助浴时宜根据四季气候状况和老年人居住条件,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及浴室内通风;外出助浴宜选择有资质的公共洗浴场所或有公用沐浴设施的养老机构;(4)应保持老人寝具清洁、平整、干燥、舒适,老人内衣应勤洗勤换,选用舒适合身的棉织物。(5)卧床老人预防压疮护理操作符合MZ/T 132《养老机构预防压疮服务规范》的规定。(1)老年人居室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也可采用空气循环设备进行空气消毒。每日通风时应做好老年人保温、保暖。(2)不宜开窗通风的,室内有人状态下,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室内无人状态下,可使用紫外线消毒。(3)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新风系统采气口及其周围进行清洗、消毒。(4)老年人居室及室内物品表面应每天清水擦拭。每周使用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消毒剂配制和使用方法符合附录A)擦拭1-2次,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5)做好老年人清洁工作,排泄物、呕吐物按垃圾分类管理原则分类处理。(6)重复使用的便器、痰杯等分泌物、排泄物盛具需清洗、消毒后干燥备用。(7)毎日清洁电器表面,每周清理冰箱内过期食物,毎月至少清洁冰箱并除霜一次,毎年至少清洁空调一次。(3)老年人被服分类收集,做到“四个分开”:被服与衣物分开;内衣裤与外衣裤应分开;患有感染性疾病老人与健康老人被服、织物分开;有明显污染被服、织物与没有明显污染的被服、织物分开。(4)直接接触老人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应定时更换,遇污染时立即更换。(5)普通床单、被套等可用1%洗涤液加温水在洗衣机中清洗25分钟~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6)患有感染性疾病的老人被服、织物应专机洗涤,用70℃含有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分钟(或用含有1%-2%洗涤液加90℃以上的清水洗涤3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净。(7)老人污染的衣被应先去除有机物,然后按照感染性被服清洗消毒。(8)应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以及被服收集袋、接送车、洗衣机、洗衣房、被服室的消毒管理,并做好记录。院内设医疗机构的治疗区域,应布局流程合理、洁污分明,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备、皂液及干手设施抽出的注射药液、开启的无菌溶液应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碘洒、乙醇等皮肤消毒剂应采用小包装瓶,如分装应每周更换2次,容器灭菌。各种治疗车上层为相对清洁区,下层为相对污染区。利器盒应放在上面方便操作不易污染的位置。进行治疗、处罝时按先清洁后感染的顺序进行;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包装袋内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治疗、处置操作前对治疗区域进行湿式清洁,30分钟后才能开展操作,遇污染时应随时清洁消毒;每日治疗、处置操作后应再次进行湿式清洁并紫外线消毒。应布局流程合理,洁污分明,通风良好;物流应由污到洁,顺序通过,不应逆行。应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老年人居住区域清点污物,做到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应洁污分开,每日定时清洗消毒。患有各类呼吸道、肠道传染病与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工作人员不应参与直接接触衣物的工作。老年人的衣物应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污染及患有传染病老年人的衣物应封闭运输、单独清洗、消毒。使用个人专用洗衣机,衣物清洗后应阳光晾晒;多位老年人共用一台洗衣机,洗衣机宜具备自动加热清洗功能(A0值应达600或90℃,1min-5min或93℃,1min-3min),衣物清洗后应机械烘干或阳光晾晒。从业人员应定期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患有传染病人员不应在餐饮部门工作。餐饮人员应按规定着装后方可进入操作间,不得穿工作服离岗去其他区域;送餐人员打餐前应洗手、戴口罩及戴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其他工作人员不应穿工作服进入餐饮区。餐饮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应每周换洗二次工作服,污染严重应随时换洗。食品的采购、储存、运输、加工、制作、配送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做到专人、专室、专用工具、专用消毒设备、专用冷藏冷冻设备;食物成品存放做到生熟分开、成品与半成品分开、食物与杂物分开、食物与药品分开。应当使用专用封闭保温清洁车辆配送食品,分装、贮存、运输食品的温度和时间应当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每日留存三餐食物的样品。食品加工制作区域应保持清洁、整齐,每年至少开展四次灭蝇、灭鼠、灭蟑螂等卫生防疫工作。应按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设置油水分离器、收集容器、隔油池等设备设施,并保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应设有收集餐厨垃圾的专用容器,定点存放、标识明确,可委托有资质的企业收运和处置,不得随意倾倒、丢弃、堆放或者直接排放。制定手卫生制度应依据相应的手卫生规范制定相应制度,并严格执行。应采用流水洗手,水龙头的设置符合JGJ 450的相关要求。洗手清洁剂可为肥皂、皂液或含有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洗手液应符合GB/T 34855标准。(2)卫生手消毒设施应配备手部皮肤消毒剂,手消毒剂应符合GB27950的规定。采用六步洗手法:掌心对掌心、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手指互握、拇指在手掌中揉搓、指尖在掌心中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见图2;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4: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5;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6。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注意先摘掉手部饰物,而且不可以用消毒盆浸泡作为手消毒的方法。另外接触传染性疾病的老年人后要先洗手再去护理下一位老人。以防传染给别人。暴露老人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老人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接触老人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老人周围相关物品、器械、用具等物品表面后。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接触患有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老人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患有感染性疾病老人进行检查、护理或者处理患病老人污物之后。养老机构感控物资、生活及其他物资管理应做到以下要求:(1)应采取专人采购、保管和分配;保管人员按时验收、核实、登记、入库,并建立疫情防控物资管理档案,定期报告疫情防控物资储备、领取情况。(3)应急物资应放在醒目处,标识清楚,以方便使用。应根据机构实际需求,定期购买、储备、清理、统计感控物资。及时补充必备物资和清理过期物资。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测温器材、含氯消毒剂、手消毒剂、洗手液、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并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与规范。1. 生活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应严格分开,严禁混放。2. 生活废弃物应按照垃圾分类原则使用对应颜色塑料袋分类收集。3. 医疗废弃物使用黄色塑料袋收集,医疗废物处置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4. 不能用塑料袋收集的废弃物应采用合适的容器收集(锐器应使用防水耐刺的可封闭容器收集)。(1)根据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相关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符合本机构特点的感染性疾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2)根据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重点监测。(3)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的养老机构可按照属地行政、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建立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及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对消毒、灭菌器械合理使用,实行无菌操作和侵入性操作时,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1)机构内出现可疑感染病例时,应立即向属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按照要求送医治疗。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机构内自检自查、清洁消毒、规范处置个人物品等工作。(2)院内感染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应深入发生感染的部门及时开展调查与感染控制工作。(3)及时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切断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控制措施。必要时可停止接收新入院的老人,控制感染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