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道经·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

苏辙:圣人动必循理,理之所在,或直或曲,要于通而已。通故与物不迕,不迕故全也。

原成:曲则全。

原成:曲有间接而不直接的意思。衍生万物而不衍生自身,故曰曲。能量不灭,故曰全。通过衍生万物而不衍生自身来换取自身能量不灭,曰曲则全。

枉则直。

苏辙:直而非理,则非直也。循理虽枉,而天下之至直也。

原成:枉则直。

原成:直,犹伸也。弯曲之物才能蓄有伸直的能量,此句言上句“曲则全”的动力来源,只有通过“曲”才能蓄有获得“全”的能量,获得了能量的补充,才能自身能量不灭。

洼则盈,

苏辙:众之所归者,下也,虽欲不盈,不可得矣。

原成:洼则盈。

原成:洼,曲也。盈,呈也。运动无法表现自身,必须通过“静”来呈现自身运动的结果。此言万物获得外观形制的过程亦不是直接的,也是通过“曲”来完成的。凡物皆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当“无”的运动烈度超出限度,“有”运动就会将“无”运动的结果呈现出来。“盈”就像一个标尺一样,反映着“洼”的深度。

弊则新。

苏辙:昭昭察察,非道也。闷闷,若将弊矣,而日新之所自出也。

原成:𧝬则新。

原成:𧝬,音别。襒衣。襒,擦拭。擦拭就是变化。此句言“有”运动是如何反映“无”运动变化的。当“无”运动向“有”运动发出改变外观请求时,“有”运动就会将发生改变部分的原有外观擦试掉,并绘上新的外观,重复如此过程,则永远呈现最新的运动结果。

少则得,

苏辙:道一而已,得一则无不得矣。

原成:少则得。

原成:少,不多也,犹言变化。得,德也,行有所得也。此言凡物处于变化之中,就可以不断地擦试结果,获得新的外观形制。凡物不能永久地呈现自身而不改变形态,故曰“困而盈之,不若其已”。凡物不能永久地处于某一运动之中而不改变状态,故曰“揣而羣之,不可长保也”。凡运动烈度超出限度必有结果呈现出来。“无”与“有”的运动方式是交替的、纠缠并发的、螺旋式的前进。处于运动中的万物随时随地改变着自身的形态、自身的运动状态。

多则惑矣。

苏辙:多学而无以一之,则惑矣。

原成:多则惑。

原成:多者,无穷之增益也,犹言僵化。惑者,不行之谓也。此句言“无”与“有”运动是交替并发的,偏于“无”或偏于“有”运动,都会造成僵化而丧失活力。万物处于“少则得”阶段,繁衍生息。万物处于“多则惑”阶段,枯萎衰败。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苏辙:抱一者,复性者也。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皆抱一之余也,故以抱一终之。

原成: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原成:根据以上三点,曲全枉直、洼盈𧝬新、少得多惑,圣人选择“道”约束自身。通过“道”对自身的约束,圣人获得了执掌万物命运的能力。

不自见,故明;

苏辙:目不自见,故能见物;镜不自照,故能照物。如使自见自照,则自为之不暇,而何暇及物哉。

原成:不自见,故明。

原成:凡物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不自见,而以对立物为见,故能辨是非而曰“明”。以矛盾对立物来定义自身,完善自身,则符合“曲全枉直”的标准。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苏辙: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不争之余也,故以不争终之。

原成:不自视,故章。不自伐,故又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原成:以“曲全枉直、洼盈𧝬新、少得多惑”约束自身,以“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对待万物,则可不争竞一物为已身之形而物无逃于已之约束。不争则可约束万物,万物接受约束则不与已争,故可执掌万物命运。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苏辙:世以直为是,以曲为非,将循理而行于世,则有不免于曲者矣,故终篇复言之曰:此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夫所谓全者,非独全身也,内以全身,外以全物,物我兼全,而归复于性,则其为直也大矣。

原成:故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而归之。

原成:以“曲全枉直、洼盈𧝬新、少得多惑”约束万物,以“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约束自身,则可全身矣!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0)

相关推荐

  • 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五色章第十二

    道经·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苏辙:视色听音尝味,其本皆出于性,方其有性而未有物也,至矣.及目绿五色,耳绿五音,口绿五味,夺于所绿而忘其本,则虽见而实盲,虽闻而实聋,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道经·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苏辙:夫道,非清非浊,非高非下,非去非来,非善非恶,混然而成体,其于人为性,故曰有物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盖湛然常存,而天地生于其中耳. 原成:有物蟲成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绝圣弃智章第十九

    道经·绝圣弃智章第十九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苏辙:非圣智不足以知道,使圣智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然世之人不足以知圣智之本,而见其末,以为以巧胜物者也,于是驰骋于其末流,而民始不胜其害矣.故绝圣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道经·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苏辙:道无形也,及其运而为德,则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见也.自是推之,则众有之容,皆道之见于物者也. 原成: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原成:"道&qu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道经·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苏辙:言出于自然,则简而中:非其自然而强言之,则烦而俳信矣.故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此所谓希言矣. 原成:希言自然. 原成: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不尚贤章第三

    道经·不尚贤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苏辙:尚贤,则民耻于不若而至于争.贵难得之货,则民病于无有而至于盗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道冲章第四

    道经·道冲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苏辙:夫道冲然至无耳,然以之适众有,虽天地之大,山河之广,无所不遍,以其无形,故似不盈者.渊兮深眇,吾知其为万物宗也,而不敢正言之,故曰似万物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天地不仁章第五

    道经·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苏辙: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结刍以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时适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谷神不死章第六

    道经·谷神不死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苏辙:谷至虚而犹有形,谷神则虚而无形也.虚而无形,尚无有生,安有死耶?谓之谷神,言其德也.谓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万物,而谓之玄焉,言见其生之而不见其所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