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学

拳学

拳术说的放松都是要在紧中求松!站桩就是紧中求松!紧中松是真松!求的真松之后,真紧自然就会了,松中紧才是真紧!练的是紧中松,用的是松中紧,用真紧打出刚猛爆列来!不明白这些道理,一辈子都是门外汉!

  明白了真松真紧之后,身体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会感觉到身体的节节贯通,原来不通的地方都通了! 比如一吸气就会有气息被吸到脑袋里的感觉!这时候就会感觉自己充满活力,这就是有感觉了,接下来打通任督二脉真的就是水到渠成了!站桩所得的肌肉发达外形看不出变化,自身能感觉到肌肉的强健,前辈所说的筋有力而骨藏棱既是这个意思。拳术训练,运动谐调是为力量谐调服务的,因为运动谐调是力量谐调的必然条件之一,是手段,是力量谐调的外部表露特征,所以任何拳术训练都不能忽视这谐调运动的问题。

练拳者在试力训练的某个阶段中,应从不同的角度去仿真物体波动过程。试看柳枝的摆动情况,柳条上的每一个点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往复运动,但我们觉不到任何一点的运动速度有生硬的改变。水波也是一样,波浪滚滚的时候,水面任何一点都有起伏,而在起伏交错的时候,却显不出丝毫的停顿,进一步来看,水波上各个点的速度,其实在任何时间都不相同,都有差异,但都是整个水面波动的一个部份,构成一个谐调的整体。作为拳术训练的某个阶段,为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变化肢体运动的方向,须要具有波动的特征。例如当我们在试力的时候,怎么可以呆板地保持全身各点按照同一速度运动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运动就变成了平移,各肢体的相对位置永远无法改变,成了一个僵化的整体,这种情形只有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冲击,才有可能近似的出现。而作为一般的动作练习,肢体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是最普遍、最一般的形态。

这就是说,肢体的各个部份具有不同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并不破坏整体运动的谐调。例如我们手臂作摆动时,实际上要求各个关节〈指,腕,肘等〉都以不同的速度运动,并在不同的时间改变运动方向,不然的话,整个手臂就会木棍一样,失去了训练的价值。正如我们屡次指出的,运动谐调从属于力量谐调,因而一定的运动形态乃是一定的力量状态的外部表露。波动这种运动形态,是为力量波动服务的手段。

拳术界长期混淆不清的另一个概念,叫做力量的“放长”,很多练拳者对此感到困惑,甚至在一定的阶段内影响其力量的发挥,现在我们把这一概念从理论上加以明确。我在试力〈壹〉之一文中曾经特别提出过所谓“顺力逆行”的问题,其要害乃是矛盾有顺序的发展,这种顺序反映了矛盾在全身各部的强度并不是同时达到最高点,而是从脚部经过一定的过程传达到手部。矛盾的传递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人身各肢体,各主要关节参与力量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否反映从脚到脚腕,到膝,到胯,到腰,到肩,到肘,到手腕以至到手掌的顺序,乃是常人用力与拳术家用力的基本区别之一。常人正是不能明确的掌握这一顺序,因而其躯体的若干重要关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而成为合理用力的干扰,把这一过程与身外矛盾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力量的“放长”,更明确的说,就是力量作用于自身以外,所以又叫做力量“放出去”。

也许有人要问,拳术力量训练的理想作用方式乃是爆炸劲,应是一触即止的,岂不与力量放长的要求背道而驰吗?的确,拳术高级训练目标,应当力求缩短力量运用的过程,以便增加打击的突然性和猛烈性,使自力的攻击更加尖锐和更加难以防止。这种力量运用实质上乃是力量的集中,它和力量放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但我们必须指明,不研究力量运用的过程,就无以体会力量的集中。我们正是为了力量的集中,才需要把过程中各个细致环节加以熟练的掌握,否则,即是在枝节的动作中,偶然摸到一鳞半爪的集中力量,也很难发展,很难提高,长期局限在一定的束缚之中。因此,力量放长的过程是基础,没有雄厚的基础,想要积累较高的上层建筑是不可能的。

波动试力的形态,正是力量放长的表现,不仅如此,它能把肢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转折,加以更完善的处理,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断”的现象,使练拳者有了必要的条件,有可能进一步学习“弹力”与“鼓荡”的训练,从这里就要跨入力量运用的领域了。

实践证明,“力量放长”包括能作为攻击手段的一种,只不过是这种手段是比较初步,比较粗糙而已。事实上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在不少研究内力的拳派套路中,还残留着波动试力的痕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