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工智能让现代人变成了“掩耳盗铃”?或许“人设”能解释一下

说要这个隐私,想到刘慈欣的《三体·黑暗森林》中的黑暗森林法则。

说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

它们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

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

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

反观现代社会,如果有一点遵循的而这个法则,那么我们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往低了说我们每个人犹如裸奔,个人信息毫无保留地暴露在网络当中。

在这个似乎人人都被无形的社交压力裹挟着前行的时代,我们是否要重新定义个人隐私?我们该怎样平衡自我宣传与曝光过度亦或是保守自我?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看看《无隐私时代》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本书作者美国作家阿奇科·布希,毕业于本宁顿学院,曾供职于《大都会》杂志20年。她专注于文化、设计和自然领域,著有《渡河的九种方式》、《平凡物件中的不平凡:设计与日常》等,曾获2013年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荣誉奖,现供职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在这本书中,他将带领我们重新审视“不起眼”的人生到底有哪些价值,并为我们这个日渐透明的时代 寻医问药,告诉我们如何在这个广阔而喧嚣的世界中,享受“被忽略”的乐趣。

毫无疑问,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它的共生法则,甚至是植物都有它的生存方式。

自然界中充满了“伪装”,这些伪装技巧被称为“保护色”,指的是生物最具备的与其当前所处环境融为一体的本领,使其存在不易被天敌察觉。

其实就是变得“隐形”了,而变得“隐形”并不等同于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是一种吸引同伴、保卫家园的策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自然喜欢隐藏自己。作者以澳大利亚琴鸟极具伪装性的声音模仿为例。

琴鸟不仅能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以及自然界中的其他各种声音,甚至还能发出类似于汽车、火车和喷气式飞机的引擎声的噪音。

琴鸟的叫声仿佛是自信地向世人宣称:“我既可以是一只蓝鸟,也可以做一把电锯!”

如果用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琴鸟一定是一位优秀“社交达人”,毫不费力地游走在自己所处的任何环境中。

那么我们呢?很多人好像更热衷于“立人设”,来隐藏本来的样子。古人有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也是很适用于这“立人设”。

因为生活在处处扫码的世界中,智能网络大数据总是把本来的自己暴露无遗,用“裸奔”形容毫不为过。想想多少公众人物一夜之间成了“瓜”。

从一方面来看,在当下“无隐私时代”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热衷于分享自我的“社交控”,还是更愿意独处的“社恐人”,想要生存下去,都需要获得认同感、找到存在感,也就是需要寻找的心灵共鸣。

社恐人到底有怎样的外在的表现?

当红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有一位在大学工作的印度天才,他与朋友之间的交流轻松正常,但是一面对女性,立即哑口无言。

他多次努力想克服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他无论如何就是做不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社恐的一种表现。通俗的讲就是在与某类人交往上出现障碍。

而社交控的表现就是,会注意手机或周围的信息,总是害怕错过什么,这个结果就是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还有一个表象就是不懂得拒绝,也可以说没有更好地认识自己,对自己不诚实,比如明明自己事先做了计划,但是朋友有事(可能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是你偏偏做不到拒绝。

有时候明明甘当幕后成员却被迫抛头露面等等这些都是社交控的表现。那么如何缓解焦虑并加强安全感?

作者认为可以提供被动社交下的情感援助。她建议在工作中,可以使用专门的工作社交账号。就是说除了一些特殊的职业,我们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关闭这个工作账号。

相信我们自己并非唯一受这些焦虑困扰的人。作者从切身体验出发,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及艺术等多个领域中探寻,从《隐形人》到《达洛维夫人》再到现代艺术,打破时空屏障,引导现代人追寻人类本身对“不被关注”所赋予的安全感的追求。

这本书引导我们正视内心,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社交方式,与矛盾的自我和解。正如作者所说,一个人活得好与坏,并不在于别人看见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自己真正做了什么。

作者简介:梨花是一位咖啡师,爱阅读,爱捣鼓,乱七八糟的爱好不可描述:举个例子,爱给咖啡器具们做衣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