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攚(wěng)”的决心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2篇原创推送
攚,我查到的是,唤牛声。但我好像觉得,这个解释,至少在皖北村人那里,是不确的。我自小听过唤牛,但没听过这样唤牛的。
皖北村人说“攚”,其实就是推搡。把某一个物件“攚(wéng)”一下,实际上他们想说的是推。把某一个人“攚(wéng)”出去,都知道,那是把他推出去。
因为这个音,还因为字形,我就把“攚”字借了来用。我一时也找不出更合适的字。如果碰巧了,跟某一个更妥帖的字见面,我才把借来的这个,“攚”到外面去。
很长时间了,似乎“亲自”很流行。它的主语,通常都是有着某种特定身份的人。动不动就“亲自”这个,“亲自”那个。有一年好像是全国两会上,我对有人“亲自报到”有看法,就写了一篇短文议论一番,发在当时的新华每日电讯报纸上。
我有一种感觉,皖北的“攚(wéng)”,就天然有一种亲自动手的意思在。如果中间有了一个“二传手”,皖北人一般就不这么说了。其中的道理,我一时还没弄明白。
我其实想说的,是“攚(wěng)”。我总觉得,它里面的内涵,可能更深刻一些。用今天的话说,有着所谓心灵鸡汤一般的正能量。
在从前的农田里,一地的农活还没完成。但天却晚了,一转眼,就到“麻丝眼(似看得见似看不见)”的时候了。此时,皖北农人一般都干得更有劲了。当家人发话:“一扯气(憋着一口气)攚(wěng)完,再收工。”一家人中绝无任何的埋怨。他们坚定的是一个信念,绝不把今天的活,留在明天做。
在我看来,那个“攚(wěng)”的短暂过程,也就跟常说的“攻坚战”,有得一比。憋着一口气,拧成一股绳,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破楼兰终不还”。也就是说,所有的累和苦,在“攚(wěng)”的干劲面前,都不是个事儿了。当然,“攚”一定很辛苦,但“攚完”之后,他们收获的一定是粮满仓的成就感。
细细想来,世上的很多事,之所以有头无尾,虎头蛇尾,其中一个原因,恐怕都是在最后的紧要处,打了折扣,松了劲头。也就是说,没能憋着那么一口气,把它“攚完”,而是留了一个“茬口”,以待明日。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后的结果,就是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