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就敢暴揍老师?!这些孩子的家庭你一定想象不到......

前几天,四川雅安,一则视频在网络热传,幼儿园里一名小孩不停拿凳子砸向老师,老师身手矫捷一把接住。

据了解是小孩吃饭不老实,被老师批评了两句,小孩便开始扔凳子;目前,家长已经对其批评教育。

网友热评:老师不仅需要会上课、会哄娃,还得身手敏捷能抗揍。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通常认为,作为童年时期的孩子,应该是单纯、幸福、简单的,和暴力、愤怒、消极几乎不沾边,虽然成长期的小孩,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但孩子的表达方式,更多是宣泄情绪,而不是伤害他人。

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是小孩的极端暴力行为。网上有一句梗“年轻人,你不讲武德”用来比喻那些不讲道理、耍泼乱来、不尊重前辈的年轻人。

可是,现在连幼儿园的小孩,也不讲“武德”了。

孩子的行为,大多是夫妻关系的投射。

有的人说,孩子在家里可能没少“学习”,的确,从精神分析角度,小孩子的行为,一般是源于对父母的模仿。

老师的批评让他不好受,于是反抗,这种反抗不是哭闹,不是自己在一边生闷气,而是抄起武器,扔向对方。

从画面上来看,孩子极有可能是因为习得父母在家庭里解决冲突的方式。

就好像有些女孩会在家模仿妈妈化妆、穿高跟鞋,玩游戏时会模仿父母的日常,比如,玩过家家。

模仿是人天生就会的学习能力。

意大利神经心理学家贾科莫·里佐拉蒂的研究小组在20世纪末发现了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也就是我们人天生的模仿系统。

人在婴儿时期,模仿神经元就会在我们大脑活跃,我们会试图模仿身边的人,学习、或揣摩对方的意思。而父母,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个对象,也是模仿得最像的对象。

模仿不仅仅只是影响人的行为,还会逐步影响孩子的认知,就好像那位给老师扔椅子的小孩。通过暴力的行为,来抵抗老师的批评。

如果他这次“得逞”,把老师弄疼了,然后老师向他“屈服”,他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手段是有效的。

心理防御机制,正在你的家庭潜意识里作用着

孩子童年时不被满足的需求,长大后都要用一生来弥补。

而当我们生命中的那些“重要他人”不能及时给我们弥补时,我们会很失望,甚至会触发我们“退行”的心理防御机制。

退行有多可怕?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成年人的情感婚姻中也很常见。

我做过一些案例,有的人在婚姻中觉得对方对自己不够贴心,经常会发飙,虽然知道自己问题比较大,但总是改不了。

每次发现自己的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就会闹脾气,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自己应该是一个小婴儿,对方应该“理解我,一眼看穿我所有需求”,仿佛别人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

于是会像小孩子那样作和闹,不顾后果的伤害自己最亲的人。

这一场景如果发生在家庭,孩子模仿后,会成为他行为模式的一部分,甚至进入孩子长大后和他人组建的家庭中。

甚至,这种“退行”的心理防御机制,就变成了这个家庭、甚至家族的集体潜意识。

我的来访者找我咨询她和老公在家里的矛盾,这位女士遇到自己不高兴的事情,会突然大发雷霆,例如晚上睡觉,老公还在玩手机,她会大声吼叫:“赶紧睡,你的屏幕影响到我了。”

如果她觉得老公没有听进去,就会说:“你不睡就出去!”

然后他老公就出去了。

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不如从前,女士自己也很痛苦,丈夫虽然理解她,但也逐渐对婚姻产生了消极的想法,越来越不想和她说话了。

更严重的是,她发现自己女儿有好几次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一问老师,竟然是因为很小的事情,例如不小心被男同学碰到了之类。

经过咨询之后,她惊讶的发现,她小时候和小伙伴相处模式也是类似的。而这些行为也是源于自己的妈妈。

她说:“我很小的时候在农村,我妈妈干农活,我爸在外面打工,每次回来时我妈都说我爸,是不是又去喝酒打牌了,每次妈妈大声吼叫的时候我就捂住耳朵躲在一边。”她不知从何时开始,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

从自己的母亲到自己,从自己到自己的女儿,这位女士的“攻击性”,像是一团阴影,一直笼罩在她和她的家庭身上。

还有,面对最亲的人,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有放肆的权力。

就好像你不会对老板发脾气一样,因为你知道,如果不遵守社会规则,你会被人嫌弃甚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但家庭关系不是这样,我会对你不那么客气,因为你和我的关系不会改变,你得受我的气。

该如何打破“诅咒”呢?

人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认知—情绪—行为,我将从这三点给大家讲一讲。

1. 认知上:确定边界。

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要想解决问题,就要明白自己存在幼儿般的幻想。

一旦自己想逃避问题时,告诉自己“我是成年人了,也是独立的个体”,然后把期望值调到合理的范围,自己的情绪就会大大缓解。

在平时生活中,要对每件事情设置一个“度”,不要轻易逾越,知道自己的话说到哪,会破坏关系的信任感,提醒自己“世界上没有人能无条件纵容我”。

如果你是父母,面对孩子边界模糊的行为,要循循诱导,问孩子“你真正想的是什么呢?”“是不是想他理解你、不要批评你呀?”引导孩子确定内心真实想法,还有边界思维。

2.情绪上:建立缓冲区。

在遇到激发情绪的事情时,我们的想法不是一条条产生的,而是“一念一世界”,在一瞬间,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想法。

例如和他人吵架,可能会想到:

他要讨厌我了;

他想我难受;

如果我今天接受了,下一次肯定会更糟糕;

也许是上天注定有这么一个人来折磨我;

我为什么这么苦啊……

这些念头,都是一瞬间产生的,持续地对情绪产生负面作用。

所以在情绪爆发时,自己可以设置缓冲区,例如给自己默念3秒,找出自己真正想做(表达)什么。

在这三秒内,你可以想“我觉得他太讨厌了!”

然后反问为什么讨厌,自答“因为我做的事情是没有恶意的,他却这样理解!”

二次反问是真的表达清楚了吗?

再自答“也许有,也许没有,也许有更好的办法我没想到……”

如果是父母,在孩子有情绪时,可以引导孩子去理解他人情绪:

“你想老师有什么感受呢?”

“你要想一想,怎么说比较好?”

在学会情绪表达后,长大后的孩子会更容易理解他人感受,人际相处能力也会提升。

在心理缓冲区内,你可以发展很多积极有效的想法,目的是,增加现实感,避免陷入负面的情绪世界。

最后,给自己足够的耐心,要完全改掉心理退行的心理防御机制,需要过程。

3.行为上:发展新的相处模式。
如果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攻击性表达”,那么可以事前或事后和对方说“我知道我自己控制不了,我在努力了,必要时,你可以和我保持距离。”
和对方提前把话说开,把对关系的期望适度降低后,即使再次发生问题也不至于过于责怪自己。然后一点点地,学会发展新的相处模式。
在你完成一次冲突的风险管控后,你会发现,我原来可以用不卑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我会建议来访者用不同的方法来发展新的信念,去代替旧的信念。

每完成一次确定边界感,建立缓冲区后,都相信自己下次可以做得更好,新的信念慢慢就会形成。

父母记得要实时地鼓励孩子“你很棒喔,这样做就对了!”让孩子不断建立新的和他人相处的方式。

例如从“我只能发脾气解决”到“我可以不发脾气,别人也会听我的。”

从“我没办法,只能那样”到“我可以想各种办法,更好解决。”

最后,成熟的人际关系,从来不是为所欲为。

如果说“退行”是一种约束,困住并让自己无法真正长大,那么那些“心理强大”的人,其实就是在成长中逐渐获得了“心理自由”。

困在情绪轮回中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钻牛角尖,走不出来,但当你停下来看看,其实打开枷锁的钥匙,一直在自己手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