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涣之间
“睢涣之间”考辨
姬兴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睢”“涣”皆水名。东周战国时期,二水共同的源头是“大沟”———中原运河水系干渠,亦即鸿沟。“睢涣之间”,最初应是“睢濊之间”;“濊水”,应是“涣水”或“浍水”,浍河的原名。“睢涣之间出文章”,“文章”二字的本意,应是“锦绣襄邑”之“锦绣”,亦即“襄邑织文”之“织文”也。“出文章”“出人才”等是睢、涣二水留给后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来,诵读纪键生先生《淮北师范大学赋》,深感纪先生对“相城”这片厚土的熟悉以及其深深的情、厚厚的爱,惟其如此,方能撰出堪与“三都赋”相媲美的“相城三赋”(即《淮北赋》《口子酒赋》《淮北师范大学赋》)。诵读数次,颇感余音绕梁。其“注释”曰:“濉涣之间出文章”“濉水之上多文章”等,亦使出生于斯、成长于斯、奉献于斯、将终老于斯的鄙人倍感骄傲和自豪。咀嚼之余,查阅古代文献资料,纵观横览,从更为严格的意义上讲,其中的“濉涣之间”,窃以为应是“睢涣之间”或“睢濊之间”。
一、“睢”“涣”二字皆水名“睢涣之间”之“睢”、“涣”二字,皆水名,即古睢水、涣水,因其在东周战国时期有共同的源头———魏惠王(或梁惠王、魏惠成王)开凿的大沟(或鸿沟、蒗荡渠、渠水、阴沟水、官渡水等),且有共同的归宿———“淮”(古睢水东经取虑于“睢口”会泗入淮、古涣水东经五河于“五河口”入淮)。“间”者,“距”也,亦即“区域”或“区间”也。二水一北一南,北南中间的这一段“距”或“区域”“区间”,即是“睢涣之间”地理区域上的基本范畴。但是,就特定的历史时期而言,其所涵盖的范围,则是很狭窄的。下文将述及,此不赘述。为了更充分地说明“睢”“涣”二字皆水名,现依次列举相关史料如下。
1. 《禹贡》中的睢水“睢水,《辞海》载它是战国魏国所开的鸿沟支派之一。《尚书·禹贡》记载'雷夏既泽,灉沮会同’。《史记》中也有灉沮同源的说法。这个沮字,据考证就是睢水。《汉书·地理志》说睢水'出沛国芒县’……”1]就情感上来说,鄙人亦赞同这种观点。但是,就尊重历史和事实而言,这个判断,值得商榷。因为先贤们对“沮”或“沮水”是不是“睢水”是有分歧的。对此,清代徐文靖在《禹贡会笺》中作了总结性解释和阐述。“……灉沮会同:《蔡传》曰:灉水。曾氏曰:《尔雅》:水自河出为灉。许氏曰:河灉水在宋。《水经》:汳水出阴沟,东至蒙,为狙獾,灉水即汳水也。《笺》按《元和志》曰:灉水、沮水,二源俱出雷泽县西北平地,去县十四里。许氏曰:灉水东入泗下流入沮。韩氏谓此乃河之别流,在豫州者东历徐州境入泗水。《水经》: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东至梁郡蒙县为濉水。獲水出汳水于梁郡蒙县北,又东至彭城县北,东入于泗。《蔡传》:狙、獾,乃沮、獲二字之伪。《蔡传》曰:晁氏曰:《尔雅》:自河出为灉,济出为濋,求之于《韵》,沮有楚音。《笺》按僖十九年《左传》注杜预曰:沮水受汴,东经陈留、梁、蒙、谯、沛、彭城县入泗。《水经》:瓠子河出东郡濮阳县北河。注曰:《禹贡》灉沮会同。许慎曰:河灉水也。《九域志》曰:濮州有沮沟,即《禹贡》灉沮会同者。京相璠曰:今濮阳城西南十五里有沮丘城。六国时,沮、楚同,以为楚丘,非也。”[2]“濉”,应为“睢”,可能是抄录之误。可见,“沮”作为水名,极有可能是“睢水”,但若判定“就是睢水”,未免有点武断。
2.《春秋》“注疏”中的“睢水”《春秋》之“经”及“传”对“睢”、“涣”二水几无所涉,“注疏”倒有所涉及。《春秋左传正义·僖公十九年》“传”云:“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睢水受汴,东经陈留、梁、谯、沛、彭城县入泗,此水次有妖神,东夷皆社祀之,盖杀人而用祭。”“正义曰:《释例》曰:'汴水自荥阳受河,睢水受汴,……。’凡水首从出谓之'受’,流归他水谓之'入’。……,言汴从河出,睢从汴出也。次谓水旁也。……”[3]如果说《春秋》“经”、“传”及注疏,对“睢水”有所涉及,于此可窥。清代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九、卷十分别注解了“楚子涉睢”之“睢”及“次睢之社”之“睢”。“楚子涉睢”之“睢”:“……睢水出新城昌魏县,东至枝江县入江。……睢,地名,睢水出发河山,在郢都之西,楚王避吴而西走。……”[4]“江”,即长江。可见,“楚子涉睢”之“睢”非·85·“睢濊之间”或“睢涣之间”之“睢”。“次睢之社”之“睢”:“……宋公使邾子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此水次有妖神,东夷人皆祠之。盖杀人而用祭。……临沂县有叢亭。……县东界次睢有大叢社,民谓之食人社,今在沂州境。”(《春秋地名考略》卷十)可见,“次睢之社”之“睢”应是“睢濊之间”或“睢涣之间”之“睢”,但将其注解在沂州之境,不可避免地使后人产生疑惑,睢水怎么可能流经沂州之境呢?无独有偶,清代沈钦韩在其《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对此说作了更正,云:“……睢水入泗,谓之睢口,不至沂州也,恐传说之误。……睢水至宿迁县东南合于泗水,今为大河所经,亦曰睢口,亦曰小河口,则次睢之社,当在徐州府境。”[5]“大河”,即黄河;因决溢夺泗入淮,故为其“所经”。基于此,可以断言,“次睢之社”之“睢”,即“睢濊之间”或“睢涣之间”之“睢”,亦即睢水。
3.《水经》中的睢水、浍水或涣水汉代桑钦在《水经》中用了33个字对睢水进行了描述,即“睢水出梁郡鄢县。又东,过睢阳县南。又东,过相县南。屈从城北东流,当萧县。南,入于睢。”[6]睢阳县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相县即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后人对“睢水”“入于睢”,颇感疑惑,好在清人赵一清在《水经注释》中对此进行了解释。“一清按:睢水岂可云入睢乎?《汉志》云:睢水东至取虑入泗。注云:睢水东南流,入泗谓之睢口。《经》止萧县,非矣,所谓得其一亡其二矣。獲水:《经》云:又东过萧县南,睢水北流注之。此篇经文'入于睢’之'睢’,盖别水支流所汇,而非首受蒗荡渠之睢。道元故以'出入回环更相通注’,调停之。”[7]此外,在对“汳水”、“济水”的描述中,亦涉及到“睢水”,即“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又东,至梁郡蒙县,为濉水。”“(济水)又东,过彭城县北,睢水从西来注之。”(《水经》)此“濉”应为“睢”,可能是抄录或输入之误。补充这两段话,主要是为了佐证上文中的判断,即“灉沮会同”中之“沮”或“沮水”极有可能是“睢水”。《水经》对“浍水”有所涉及,但非“濊水”、“涣水”之“浍水”。此外,在对“淮水”进行描述时,没有明确“涣水”或“濊水”。对“浍水”的描述是:“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西,过其县南。又西南,过祁宫南。又西,至王桥,注于汾水。”(《水经》)“河”,即黄河(下同)。可见,此“浍水”是汾水的支流,不是“睢濊之间”或“睢涣之间”之“浍水”。对“淮水”的描述是:“……淮水又东,径夏丘县南。淮水又东,径浮山。淮水又东,径徐县南,历涧水注之。淮水又东,池水注之。淮水又东,蕲水注之。淮水又东,历客山,径盱眙县故城西。……”(《水经》)郦道元《水经注》在述说“淮水又东,径夏丘县南”之后,曰“涣水入焉”,亦足以说明“涣水”入“淮”。
4.中原运河水系中的“睢”“涣”二水魏惠王虽不胜毛泽东诗词中的“挥鞭”之“魏武”,但在中华民族的水利史上,还是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因其迁都大梁之后,以大梁城为中心构建了中原运河水系———鸿沟。尽管对鸿沟水系的具体开凿时间说法不同,但对事件本身的认识是一致的。魏惠王“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而引圃水。《笺》按《水经注》:渠水自河与济水乱流,东迳荥泽,北历中牟县之圃田,与阳武分水,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里许,南北二百里许,中有沙冈,上下二十四蒲,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竹书》: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而引圃水者也。《一统志》:大沟在尉氏县西南一十五里,东北合康沟入于黄河。《尔雅》:郑有圃田。本郑地,而后入于魏。”魏惠王二十九年“三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笺》按《水经注》:魏惠王三十一年,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陈留风俗传》曰:县北有浚水,余谓故汴、沙、阴沟矣。《一统志》:圃田泽在中牟县西北七里,今为泽者八,若东泽、西泽之类;为陂者三十有六,若大灰、小灰之类,其实一也。圃田大沟,在尉氏县西南十五里。又有长明沟,源出长葛县界,经尉氏县西南汇为大陂,东南与大沟合流。《一统志》:大沟又东北,合康沟入河。”[8]“圃田”者,圃田泽也。“郛”者,郭也,即城之外也,亦即大梁城外也。“大梁城”,即魏惠王从安邑徙都大梁所筑之城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鸿沟一期工程,使黄河水入圃田泽,又开大沟引圃田泽之水;鸿沟二期工程,又在大梁城北郭开大沟,以行圃田泽之水(东南行),沿途将汴水、睢水、涣水、渦水等串连起来。至此,中原运河水系———鸿沟,乃告成。恰如太史公《史记·河渠书》所言:“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魏,与济、汝、淮、泗会。……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矣。”[9]“宋”、“郑”、“陈”、“蔡”、“曹”、“魏”,皆是西周所分封的诸侯国;“济”、“汝”、“淮”、“泗”,皆是水名,即济水(已湮)、汝水(汝河)、淮水(淮河)、泗水(中下游已湮、仅存上游泗河)。可见,鸿沟水系的开凿是分两期进行的,前后二十余年,最终形成了以魏都大梁城为中心的中原运河水系。鸿沟至大梁城北郭折而东南,一路串连、沟通了汴水、睢水、涣水、渦水等河流,其中的睢、涣二水因“流长”而显得更为重要。
此外,郦道元《水经注》对“睢水”、“涣水”记载的比较详尽,因文中多处有所涉及,不再单独列出。但是,从郦氏《水经注》卷二十四“睢水、瓠子河、汶水”、卷三十“淮水”可以看出,二水共同的源头都是中原运河水系———鸿沟,共同的归宿都是“四渎”之一的“淮水”,亦即今天的淮河,是标准的“姊妹水”。[10]清代程恩泽《国策地名考》云:“……睢、濊,二水名。……濊水本名涣水,……”[11]可见,先贤们的研究成果,很值得我们传承。
二、“睢涣之间”最初称“睢濊之间”,“涣水”之原名应是“濊水”“睢涣之间”,最初称“睢濊之间”。这可从刘向所编定的《战国策》找到较为有力的证明。“楚因使景舍救赵。邯郸拔,楚取睢濊之间。”[12]意思就是:楚国因派景舍领兵援救赵国。赵国的邯郸被魏国攻占以后,楚国占取了魏国睢水、濊水之间的大片土地。此外,高诱《战国策》、鲍彪《战国策校注》等,对此均有一致的记载和阐述。“楚因使景舍起·95·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兵救赵。邯郸拔,楚取睢濊之间。”[13]“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拔(楚兵少故),楚取睢濊之间。《后志》梁国睢阳注:《征北记》:南淮有睢陵,梁国有濊阳,南临濊水。补曰:《大事记》取濊阳作睢阳。濊,乎外、乌外反。)。”[14]南淮指的是淮水下游苏北、皖北交界的区域,睢陵即今苏北的睢宁,梁国即汉景帝的弟弟刘武的封国,其核心地区即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的睢阳区。此处的“睢濊之间”,其所包括的范围是十分狭小的,仅仅指睢阳城北至城南或周边的一些地盘而已,亦即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北或周边的一些相关区域。《战国策》主要是根据东周之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对此事记载和阐述均一致。
据此可以断定,“睢涣之间”最初的源头是“睢濊之间”,或最初被称之为“睢濊之间”。这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涣水”或“浍水”、浍河在东周之战国时期,被称为“濊水”“濊水”作为“涣水”或“浍水”、浍河的原名或别名,这一名称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书·地理志》虽未涉及到“濊水”,但《后汉书·郡国志》到有所涉及。此外《魏书·地形》以及《资治通鉴·梁纪》等,或多或少,尚可查到些许史料。“《北征记》曰:城周三十七里,南临濊水,凡二十四门。”[15]“城”,即睢阳故城。“睢阳”,南临濊水。看来,汉代还是沿袭了东周战国时期的这一名称,即“濊水”。“睢州:萧衍置潼州,武定六年平,改置。治取虑城。领郡五:淮阳郡、谷阳郡(治谷阳城)、睢南郡、南济阴郡(治竹邑城)、临潼郡(治临潼城)。谷阳郡:治谷阳城。太和中置镇,世宗开置平阳郡。孝昌中陷,武定六年复,改。领县二。连城:武定六年置,有豪城、濊水。”[16](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六年丁亥,公元五百零七年三月“钟离之战”“……诸军逐北至濊水上,英单骑入梁城,缘淮百馀里,尸相枕藉,生擒五万人,收其资粮、器械山积,牛马驴骡不可胜计。”[17]胡三省之音注《资治通鉴》,对此“濊水”作了较为明确的诠释,即“魏收志,睢州谷阳郡连城县有濊水。……魏收又云:睢州即梁之潼州,治取虑城。……参而考之,则濊水当在沛、临淮二郡界。丁度集韵曰:濊,呼外反,一作'涣’,音同,水名,在亳州。是则濊水即涣水,音同而字异耳。”[18]此外,今人的研究成果亦可佐证。
其一是史学家、战国史专家杨宽的研究成果;其二是当代历史地理学大师谭其骧的研究成果。杨宽《战国史》中的“大梁自然地理和鸿沟位置图”,对“濊水”作出了十分清晰而明确的标注,其中的“(氵岁)水”就是“濊水”。具体情况见下图[19]当代历史地理学大师谭其骧在其《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2)———“春秋、战国图组”中的“战国图组”之“韩魏”图、“齐鲁宋”图、“吴越”图等,对“濊水”亦均作了十分明确的标注。[20]现据原图剪辑如下:剪辑图一:据“韩魏”图剪辑[21]剪辑图二:据“齐鲁宋”图剪辑[22]剪辑图
据“吴越”图剪辑[23]上述三幅剪辑图,对“濊水”的标注,均十分清晰、明确,所不同的就是将繁体字“歳”换成简体字“岁”。此外,先秦文献资料亦查阅不到“涣水”这一名称。综上所述,窃以为“涣水”或“浍水”、浍河其原名,应
三、“睢涣之间出文章”,源于圈称《陈留风俗传》“睢涣之间出文章”这话最早的出处,应该是圈称所著《陈留风俗传》。后人见到此话大多是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篇》“涣水”“注引”里所识。“淮水又东,迳夏丘县南,又东,涣水入焉。水首受蒗荡渠于开封县。……涣水又东南流,迳雍丘县故城南,又东迳承匡城,又东迳襄邑县故城南,故宋之承匡襄牛之地,宋襄公之所葬,故号襄陵矣。《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敾、卫公孙仓会齐师,围我襄陵。十八年,惠成王以韩师败诸侯师于襄陵。齐侯使楚景舍来求成,即于此也。西有承匡城,《春秋》会于承匡者也。秦始皇以承匡卑湿,徙县于襄陵,更为襄邑。王莽以为襄平也。……《陈留风俗传》曰:县南有涣水,故《传》曰:睢、涣之间出文章,天子郊庙御服出焉,《尚书》所谓厥篚织文者也。”24]“睢水出陈留县西蒗荡渠,东北流。……睢水又东逕襄邑县故城北,又东迳雍丘城北。睢水又东迳宁陵县故城南。……”[25]襄邑,即今河南省睢县。可见,“襄邑”南临涣水、睢水迳其北,“睢涣之间出文章”,盖始由此。“文章”,何也?非今日之文章也。这恐怕要从“御服出焉”以及“厥篚织文”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文章”二字的深刻内涵。“御服”出在哪儿呢?襄邑也。“厥篚织文”者何?“可以篚盛,以贡者有织而成文,锦绮之属。”[26]“篚,竹器筐属也。古者幣帛之属,盛之以筐篚,而贡焉;织文者,织而有文,锦绮之属也。”“篚,以竹为之,长三尺,广一尺,深三寸,足高三寸,上有盖。”“孔传曰:地宜漆林,又宜桑蚕,织文锦绮之属,盛之筐篚而贡焉。”(《禹贡会笺》卷二)可见,“文章”二字,特指有“文”之“锦绮”,即有花纹或图案的“锦”、“绮”等丝织品也。此外,《文选》以及杜甫“忆游睢”等诗篇,亦可佐证之。“盖闻过高唐者,效王豹之讴。游睢涣者,学藻繢之綵。”“《孟子》淳于髡曰:昔王豹处淇,而西河善讴,绵驹处高唐,而齐女善歌。按:此文当过高唐者,效绵驹之歌,……”“《陈留记》曰:襄邑,涣水出其南,睢水经其北。《传》曰:睢涣之间出文章,故其黼黻絺繡日月华蟲,以奉于宗庙御服焉。”“翰曰:睢、涣,二水名。此处人能织藻繢綵绮,有游于此者,亦将学,其风土所为也。”[27]杜甫《夔州书怀四十韵》:“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游睢涣者,学藻繢之彩。《陈留风俗传》:襄邑县南有睢水、涣水,睢涣之水出文章,故有黼黻藻锦、日月华蟲,以奉天子宗庙御服焉。”[28]可见,后者出于前。但是,不管怎么说“锦绣襄邑”之“锦绣”还应该是“文章”二字之本意,恰如《说文》之语“锦,襄邑织文也”。
四、“睢涣之间出人才”,源于《浍水述异志》,是睢、涣二水留给后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今天引用“睢涣之间出人才”这句话,源于《浍水述异志》这部书。此书已佚,不可查。利用“百度”搜索“浍水述异志”,没有查到这部书的撰写者,其他似是而非的东西亦不敢夹杂进去。好歹有多篇文章引用了这部书的有关内容,现列举如下:“《浍水述异志》记载'睢涣二水波纹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29]“《浍水述异志》记载'睢涣二水波纹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30]“《續述征記》曰:'睢、渙二水,波若五色有文章。’”[31]“《述异志》:'睢涣二水,谓之浍水。’”[32]“《述异志》又说:'睢涣二水,谓之浍水。’《方舆志》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睢涣之水成文章,故中间名为绘,衍为浍,平地涌泉,四时不涸。’”“清代文人吕永辉为'浍水春声’写了这样一首诗:……自古源流分睢涣,从来色泽焕文章。……”[33]“《述异志》:'睢涣二水,谓之浍水。’”[34]“《述异志》:'浍涣二水谓之浍水。’”[35]……上述所转引的基本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多(有)文章”;另一类是“……谓之浍水”。前者比较容易理解,但后者往往使人产生诸多疑问。“睢涣二水波纹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此处的“文章”二字,其内涵已超越了“锦绣襄邑”之“锦绣”、“襄邑织文”之“织文”之物质上的含义,而迈入“人文”之境界。“文章”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能够创造精神财富的人,应该算作人才。“睢涣之间出人才”,也就不言而喻了。“睢涣文章地,两岸多奇才”,也就成了世间的一种共识。睢涣(或浍涣)二水谓之浍水。此“浍水”,非“睢水”、“涣水”、“浍水”、浍河之水,而是“波若五色”、“波纹皆成五色”之水。此其一也。“睢涣”或“浍涣”之中的“睢”或“浍”二字应是“泡”字,因为“泡水”至临涣入“涣水”。郦道元《水经注》对“苞水”的记载是:“涣水又东,苞水注之。水出谯城北白汀陂。陂水东流迳酂县南,又东迳郸县故城南,又东迳嵇山北。苞水东流入涣。”[36]临涣文昌宫(今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至今还保存着一块石额,分别刻着“光增浍泡”和“永固河山”,其中的“浍”、“泡”二字皆指的是水,即“浍水”或“涣水”、“泡水”或“泡河”。“泡水”或“泡河”,即是《水经注》之“苞水”也。此“苞水”,即“泡水”或“泡河”。“苞水,《通典》诸书多·误作泡。……苞水行县境三十五里,东南迳临涣与浍水合流。《水经注》所谓涣水也。……”[37]此外,《金史》地理志对此水有很明确的记载,“睢州”之“柘城县”“有涣水、泡水、泓水”及“亳州”之“谯县”“有渦水、泡水”,亦可证明“苞水”亦有“泡水”之名。[38]如此一来,“泡涣二水谓之浍水”,则是更科学、合理的解释,亦是与事实相吻合的解释。这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认知的。妥否?此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