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瀍水注》考略
○瀍水
△瀍水出河南谷城县北山。
县北有㬱亭,瀍水出其北梓泽中。梓泽,地名也。泽北对原阜,即裴氏墓茔所在,碑阙存焉。其水历泽东南流,水西有一原,其上平敞,古㬱亭之处也。即潘安仁《西征赋》所谓越街邮者也。东与千金渠合。《周书》曰:我卜瀍水西,谓斯水也。
瀍水,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东南流经洛阳旧县城东入洛水。《尚书·洛诰》述周公经营洛邑,卜瀍水西,又卜瀍水东,即此。东汉初年凿阳渠,瀍水改入阳渠,后因阳渠湮废,复从故道入洛水。[1]
梓泽,晋石崇别墅金谷园的别称。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县境。《晋书·石崇传》:“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帐饮于此焉。”[2]孟津当地学者认为金谷园的确切位置在今孟津县送庄镇凤凰台村东南一里许。[3]
石崇私人别墅金谷园
金谷园厕所图一
金谷园厕所图二
绿珠坠楼
图片摘自网络
裴氏墓茔碑阙,此处为墓碑,碑石及文皆不存,亦无拓本传世。郦注言此碑立于河南郡谷城县梓泽北裴氏墓前,除此碑外,尚有墓阙并存,当为郦道元所亲见。然郦注未载其碑文、形制、立碑时代及缘由等。裴氏者,原出于嬴秦古姓,为伯益之后,其郡望为河东郡闻喜(山西运城闵喜县),汉末以来,逐渐为北方世家大族,其出仕为官者众;如晋之裴徽、裴楷,南朝刘宋裴松之、裴子野等。此处之裴氏墓或为魏晋时为官于此,卒而葬于此,然其所立年代及碑主之名皆不可知……然在此文,似不止一冢,又未指实名字,故无从考,赵、洪诸家皆未著录此碑。[4]而按注文“(梓)泽北对原阜,即裴氏墓茔所在”则颇疑裴氏墓茔约在金谷园(今孟津凤凰台村东南)北一带。
㬱(ti)亭,按注文“水西有一原,其上平敞,古㬱亭之处也”推析㬱亭约金谷园(今孟津凤凰台村东南)西一带。
千金渠,千金渠,洛阳是曹魏、西晋、元魏(后期)的政治中心。为了保证首都漕运的畅通和城市用水的供应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在东汉张纯所建阳渠的基础上,派都水使陈协重修千金渠。除上述注文外,《读史方舆纪要》洛阳县千金堰条:“陈协凿运渠从洛口入,经巩县西至九曲渎,又西至洛阳东阳门,会于阳渠是也[5]。”千金渠的渠道是引谷水东流经洛阳城北,分一支入城,然后自城北转城东和阳渠会合,由偃师入洛,借以增加洛水的水量,从而保证了首都与南北各地的水运联系。西晋泰始七年(271年)、永嘉元年(307年)、以及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后,都曾继续对千金渠进行过修浚。[6]
谷城县,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以临谷水,故名。《左传》:定公八年(前502)二月,“单子伐谷城”。即此。西汉置谷城县。[7]
潜亭,
东南流,水西南有帛仲理墓,墓前有碑,题云:真人帛君之表。仲理名护,益州巴郡人。晋永宁二年十一月立。
帛仲理墓碑,郦注于此所载《帛仲理墓碑》,为西晋惠帝永宁二年(305)十一月,而帛仲为东汉时人,则此碑当为西晋时人于汉时之帛仲理墓补立之碑。此碑除郦注外,《太平寰宇记》于卷三“河南府河南县”条有“白仲理墓”。《郡国志》云:瀍水西南有白仲理墓,前有祠堂,石碑题曰:“真人白君之表”,即晋永宁二年志之。”《郡国志》为唐人编《元和郡国志),可知此碑至唐时犹存,时墓前另有祠堂,其碑所言“白君”者即“帛君”。“白”与“帛”。此碑宋以后,欧、赵、洪诸家皆未著录,当久已亡佚。[8]
瀍水又东南流注于谷,谷水自千金堨东注,谓之千金渠也。又东过洛阳县南。又东过偃师县,又东入于洛。
洛阳县,即汉魏洛阳故城位于平乐乡翟泉村金村一带,系东汉至北魏时期的都城遗址,大部分在洛阳市郊和偃师境,其西北隅位于孟津境。曹魏明帝年间建筑的金墉城位于金村村东一带,南北长约1 080米,东西宽约255米,由三座小城毗连,城垣外壁设有墩台,城内发现多处夯土建筑台基。[9]
偃师县,古旧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偃师市东老城,属河南郡。东汉、三国魏属河南尹。西晋并入洛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属河南郡。[10]
千金堨,又作千金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东汉初张纯筑,三国魏太和五年(231年)重修。西晋张方入洛,破千金堨,颓毁殆尽。北魏太和中又重修。今废。[11]
[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2]《事物异名分类词典》
[3]孟津县文物管理局编;张士恒著;张伟主编;宁建超,李建欣,程建武,孙万里副主编,话说孟津,孟津县文物管理局,2015.09,第88页
[4]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第74页。
[5]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河南》三,河南府。
[6]王育民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0,第270页。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8]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第361页。
[9]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志》,2009年9月,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17页。
[10]《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1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