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能源:供应链转型的三级阶梯
未来,控制芯片将超越电池成为对整车价值更大的模块。
华为造车的研究中,元气资本提及,大众新能源在欧洲所面对的挑战,传统制造商向电动化科技企业转型本就是当下的主流趋势,作为“旧势力”的代表,大众汽车算是走得最坚定、最早的一批车企。
在“电池日”到来以前,我们还无法得知特斯拉新型自制电池是否能成为“划时代”的产物,但到目前为止,特斯拉的优势在于拥有行业最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这样的技术支撑它能不断降低电池成本,而随着自制电池的到来,成本也变得更加可控,这本也是我之前推测特斯拉车型价格还会继续下探的主要原因。
在欧洲市场,大众能顶住特斯拉的“入侵”,除去固有的德系车更受喜爱的原因外,公司供应链的转型之路也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参考。
初阶:电池供应
根据大众的电话会议,公司2021年会导入811材料,预计2023年开始导入硅碳负极,2025年导入固态电池,这样的规划有助于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同时降低成本。但由于并非自制电池,这样的策略离不开与其他电池制造商的合作。
从最早期开始,松下就是大众的电芯供应商;一直到2016年电芯供应商才切换为三星和LG化学等韩国企业;2020年,大众的电芯供应商主要是LG化学和宁德时代。
主流EV厂如特斯拉、比亚迪纷纷开始自制电池,加之欧洲的“电池制造热”,大众自制电池的策略也终于浮出水面。
2019年,大众与Northvolt(特斯拉前高管创立)以50:50的股比成立合资企业,并建设一座初期产能为16GWh的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将在2023年底开始投产、为大众提供电池。此外,大众还拥有着数量庞大的电池开发团队,虽然就披露的规划而言目标电池成本为100欧元/kwh,略高于特斯拉的规划,但是差距不大。
略微将时间再往前拨一些,2019年4月赣锋锂业与大众签订战略合作一事,也透露出大众自制电池的企划,“低钴”甚至“无钴”也同样是当下同业都在追求的目标。
中阶:消费需求
公司新能源的战略侧重MEB平台(简而言之就是放弃横向设计,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根据官方的数据,主要车型集中在途观、朗逸、帕萨特、高尔夫几款之中。这些MEB工厂在疫情前的规划里都集中在了欧洲,原计划中的产量也将照预期下滑。
在此背景下,大众如何应对成为了一个看点。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自2019年起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消费偏好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追求动力性能、续航经济性转为更注重智能化、科技化的体验。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趣的转变。从可持续性的角度看,虽然这样的转变可能只是一时风向,但如果我们从宏观上观察5G、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再从行业的角度观察特斯拉“死磕”无人驾驶、蔚来标榜“智能出行”概念。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样的转变很可能是结构性的,且在逻辑上也成立。因为,随着动力总成的迭代和进步速度放缓,技术差异性会不断缩小,但是智能科技的进步却仍处于高速发展之中。
终阶:电子架构整合
作为行业中的巨头,大众自然也具备这样的市场感知,但是转型却并不会那么简单。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大众供应商的高复杂度。原有燃油车型上,由于其电子功能模块较少,所以通常采取的是一个硬件模块对应一个ECU的组合方式,不同硬件模块之间通过CAN总线通信交流,实现全车的正常运行,公司平均单车拥有70+个电子控制单元ECU,来自200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其车载软件的生态十分复杂。
因此,要想转型,从分布式控制系统转化为集中式几乎是必不可免的。这一点从官方最新的季报PPT中可见一斑,汽车电子架构升级为域控制器,算力运算交给域控制器,OEM软件能力要求提高,所以未来产品形成差异化的核心要素便成为了软件能力,不再是电池管理技术。
其次,则是成本控制的艺术。因为大众下面驳杂的供应商导致不同车型采用不同电子架构,导致目前大众12个品牌下有着多达8种不同的电子架构。这一点一定是会被改善的,通过统一软件系统,节省单车支出,也能缩短技术研发周期。
对比特斯拉,目前Model 3便采用的第二代特斯拉电子架构,其EEA仅有中央计算模块CCM、左右车身控制模块三大部分构成。整体已经实现高度集成,这也是为什么价格能下降,毛利率也能控制的因素之一,事实上特斯拉已经在研发第三代的电子架构,远远走在了其他车企的前面,但现在迎头赶上也不算为时已晚。
这一轮转变,不会仅仅发生在特斯拉、大众身上,一众车企都会在今年早些,或是晚些时候开始。这样的过程,将会造成汽车行业对算力的巨大需求,汽车电动化的过程本也是半导体应用逐渐复杂化的过程,作为电车的大脑,未来汽车控制芯片对于整车的价值一定将超越电池,进而成为新能源车的核心竞争指标。
总结:供应链的扁平化
随着汽车电动化,动力总成也会发生转变,传统的燃油车动力总成转变为电池、电机、电控,由此带来相关机械驱动的零部件变为电力电子驱动的零部件,另外车身内外饰和底盘领域也会相应改变,供应链也将迎来扁平化,是对原有模式的解构和重建。
对于汽车行业来讲,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其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考虑因素与消费电子产业链思路是比较一致的,而对于传统汽车零部件而言,汽车供应商的考量要素不太相同,除了价格之外,其对质量一致性因素更为重视——源于不同供应商之间较大的质量差异。另外,汽车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确实更高,而质量一致性因素和硬件的设计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总结来看,产业中随着独立硬件供应取代整体打包方案,零部件设计上带来的质量差距会有所缩小,自主品牌供应商的获取订单能力则有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