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冠山书院

冠山,山西古平定州境内的名胜游览之地,海拔1125米,苍松翠柏,烟云缭绕,山势嵯峨挺拔秀丽。冠山因其主峰形状似冠,并高冠于附近群山而得名。有资福寺、冠山书院、槐音书院、仰止亭、吕祖洞、文昌阁、夫子洞等名胜古迹。现存建筑除夫子洞为明代所筑,余皆为清代晚期重建。"冠山雨过"为平定州八景之一。金、元时期祖籍平定的著名爱国诗人元好问在《乡郡杂咏诗》中赞美冠山曰:"新堂缥缈接飞楼,云锦周遭霜树秋。若道使君无妙思,冠山移得近城头。"

冠山书院位于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西南,自古被历代文人所仰慕,元朝中书左丞相吕思诚、明朝南京兵部尚书乔宇都曾在冠山书院读书治学。明末清初民族志士傅山也曾隐居于此,这些志士豪杰都曾留下了不朽诗作。尤以乔宇诗碑、玄秘塔集五言刻石最为著名。

宋初,继全国的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之后,北宋末年在平定州城西南八里,山明水秀的冠山上建起了"冠山精舍",书院属民间私办。元初,中书左丞吕思城父祖数世读书于此。元代,在"冠山精舍"的基础上,扩建为"吕公书院"(吕公即吕思城),亦称"冠山书院",成为山西显赫一时的最大书院。

高岭书院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时任临洮太守的孙杰,字朝用,别号高岭,回归故乡后,寓居于冠山书院,每日聚朋邀友且吟且酌,见冠山山腰中有一巨石,即出资凿石洞曰:"夫子洞",供奉孔圣人,另凿两洞,供奉颜子、曾子,在夫子洞的左面修建了高岭书院。聚书万卷,校勘其间,从严规范以导迪子孙,亦称上书院。明代陆琛作《高岭书院孔子调铭》今犹立于夫子洞院中。

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郡人张佩芳任寿州时,与多人募资,在冠山资福寺东面修建。起初欲名"梵宇书院",因院内有古槐参天浓荫盖地,山风时至疑有丝竹音,直隶总督那彦成题额"槐音书院"。自好之士,习静之儒,避城市喧嚣,本州外地好学之士接踵而至,多至100余人,每科名丽桂籍者,珠联星耀不下数人,亦称下书院。

冠山书院,旧址在平定师范礼堂附近,清代官办书院。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州王祖庚,劝捐银2683两,以利息作为师生费用,借用上城州署西部学院行署为讲学所,因上城为汉淮阴侯韩信下赵驻兵处,旧称榆关,故初取名"榆关书院"。乾隆三十年(1765),知州陶易奉礼部咨查各省书院名目,以榆关名义未确,思及嘉水贯通山城,始自嘉山源远流长,改称"嘉山书院",咨部纂入《大清一统志》。乾隆五十年,学使戴衢亨易名"冠山书院",有房屋50余间,规模宏大极一时之盛。现仅存零星碑记石刻,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古冠山书院,创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十一年(1806),奉直大夫孙裕重建。书院坐西朝东靠山临谷建于冠山腹部,随地势分上、下两院,占地面积为737平方米。内院正面月台上有西窑五眼,居中一明两暗称崇古洞。月台下南窑三眼,中窑壁嵌集柳公权玄秘塔,五言诗石刻十六块,窑门额书"广业"。北窑三眼额书"新德"也为一明两暗。外院有窑洞一孔为书院仆役居室,外形为瓦房,内部为窑洞,冬暖夏凉。里院月台下立有明代嘉靖年间,乔尚书(乔宇)的《雪中访左丞吕公书院旧址》诗碑曰:"峻岭崇罔冒雪来,冠山遥在白云隈。松盘厚地蜿蜒出,花散诸天缥缈开。傍险欲寻归隐洞,凌高还上读书台。平生仰止乡贤意,莫遗遗踪闷草莱。"笔者幼年时,经常听老人们叨咕,乔尚书在冠山上读书时,夜遇狐仙伴读,星空淡月下,孤灯苦读的乔尚书,每当夜深人静,饥渴难忍时,青青松涛中,总有一仙女飘然而至,到身边伴读,适时送上明珠一颗为他解饥止渴,乔尚书为获取功名,怕坠入爱河,与狐仙女情断意决后,狐仙女在一棵歪脖子古松上吊死。这些美丽的传说,在儿时记忆中留下许许多多神秘的想象。

资福寺为一单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470平方米。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正殿,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正殿东西为配殿三间,建筑形制为清代风格,寺内存清碑8通、元碑1通。

文昌阁和吕祖洞,依地势分上、下两层,坐西朝东,上为文昌阁,下层为吕祖洞,均为单开间砖结构拱券式窑洞。夫子洞位居冠山山腰上部,为一组砂石质石窟。开凿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窟檐外平面利用天然石略加修饰形成一坐北朝南的单进四合院落。

吕思城,字仲实(1293---1357),平定人。泰定元年中进士,后擢升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顺帝初,拜监察御史、侍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等职。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著作传世。他性情刚直、体察民情、秉公办事,倡导破除迷信,不畏权势,直言进谏。在任翰林院期间,曾总裁宋、辽、金三史,病逝后赠齐国公,谥忠肃。

"吕公书院"虽系官办,但实成于吕思城之手,因而得名。志载:左丞吕思城,以元世祖"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化之所"立书院令,并奏请赐额,造燕居殿,设宣圣孔夫子肖像,以颜子与曾子配祭,另筑会经堂,以及德本、行源斋舍,书院藏御赐经籍、图书万卷。

石楼书院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学正,夏廷器修建,系官办。旧址在今平定县圣庙大成殿东侧,相对城南10公里的石楼山。

名贤书院建于明代弘治十一年(1489),知州吴贤在冠山吕公书院遗址的石洞前构筑正堂叫"名贤书院",时任山西布政司左参汪藻在弘治十三年立有赞颂吕左丞诗碑:"冠山山势碧棱曾,驻节来游吊左丞。十里红尘飞不到,百年青史价先增。"

(0)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阳泉平定冠山书院

          阳泉平定冠山书院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西南.距平定天宁寺双塔西4.5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冠山因其主峰形状似冠,,并高冠于附近群山而得名.山间古刹相连,有资福寺. ...

  • 散文:从颜母故里到尼山书院

    中国有很多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倘若有圣,其名也大,尼山便是如此.在华夏诸多名山之间,尼山海拔只有340多米,高不过五岳,奇不过三山,只能算一座小山,却因诞生了孔子,成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景 ...

  • 【兰溪国学第一讲】 仁山书院应体现的国学文化

    仁山书院应体现的国学文化 仁山书院为金履祥隐居仁山下著书讲学所筑.金华许谦尝草履徒行,冒雪来此问学.历经修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坐北朝南,偏东10度.三间三进,后进两边有厢房,是丁字型布局.占地面积 ...

  • 话说卦山

    卦山位于交城县城北3公里处,卦山因群峰环列形同卦象而得名,位于山西吕梁交城山东麓,距太原约67公里.满山的松柏树千姿百态,终年常青,有许多神秘的民间传说,被道家视为天然道场,文化积蕴深厚.有创建于唐贞 ...

  • 话说珏山

    珏山风景区又名角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称,"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 ...

  • 韩山书院 —— 泰山北斗今仍仰 邹鲁芳声启后人

    走出潮州府城东面的广济门,眼前便是横亘韩江的广济桥.举目远眺,千年古桥彼端山峦起伏,似一座巨大笔架,与桥下的浩淼烟波相映成趣,那正是潮人的精神高峰--韩山. 韩山的伟岸不在奇峰峻岭,而在于文脉绵长.古 ...

  • 金履祥与仁山书院

    金履祥与仁山书院  金履祥(1232--1303年),字吉父,号次农,兰溪市黄店镇桐山后金村人.自号桐阳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生于南宋末年,少时即抱经世志,学与金华何基.王柏.凡 ...

  •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王阳明

    纪录片<王阳明>全集 浙江大学公开课:<阳明心学>全集 百家讲坛: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合集 百家讲堂:<奇人王阳明>全集(附: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王 ...

  • 话说竹山石刻

    竹山石刻位于河北邯郸市永年区西邯郸市朱山石刻文化园内,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河北最早的西汉石刻之一,被誉为"中华摩崖石刻鼻祖". 石刻内容记载了汉高祖刘邦之孙赵王遂与群臣在朱山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