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一海,因“绍”而“兴”

南北两京,江南一海。若无此煌煌三城,何来我大国泱泱!

然而你可知道,两京一海,却是因“绍”而“兴”,因“越”而“光”。在三大都市的发展史上,洒下了多篇小城的故事。在三大名城的前进路上,留下了多位绍兴名士的脚印。而蔡元培、鲁迅、周恩来三位世纪伟人的足迹不仅遍布于两京一海,而且在引领中国历史的三块土地上叱咤风云,翻海倒江。

先说说两京之一的古都南京吧:

南京建城的老祖宗是谁?在经历无数代的生息繁衍后,到了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钟阜龙蟠、石头虎踞”之固和长江天塹之险的南京,受到野心勃勃的诸侯王的注目。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最先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

曾经生活在南京母亲河秦淮河畔的历代名人中,最早也许在后世影响最大的,大概应算王导和谢安了。王、谢两家豪门贵族是随着西晋王朝南迁而来到秦淮河畔的,他们一起卜居于文德桥南行向西的乌衣巷。

南渡之后的谢氏寓居于山明水秀的会稽(今浙江绍兴)。具有超群才能的谢安本来淡泊明志,无意仕途,但一次突然变故使他在逾不惑之年“东山再起”,从绍兴走向南京,成为东晋宰相,成了稳定朝廷大局的顶梁柱。他更在历史性的“淝水之战”中,指挥八万“北部兵”,大败渡江南犯的前秦百万大军,演出了“静弈克强敌”的震古铄今的一幕,奠定了南朝近三百年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清人余怀的《谢公墩》诗云:

高卧东山四十年,一堂丝竹败苻坚。

至今墩下潇潇雨,犹唱当时奈何许。

尽管王谢在南迁江南后,部分成员定居绍兴,但南京毕竟是他们的大本营。王谢两家子弟平时身穿宽宽的黑衣,足蹬高高的木屐,倜傥风流,玉树临风,简直是“帅呆酷毙”,足以成为古代的一段传奇。当400余年后唐诗人刘禹锡前来寻访乌衣巷时,此地不仅人去楼空,而且也已不复旧池台了。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令他感叹良久,吟下了一曲怀古名篇《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献之的美谈甚至胜于乃父,故事发生在位于十里秦淮与古清溪水道合流处的桃叶渡。因王献之与爱妾桃叶的一段风流佳话,而成为西湖断桥那样守望爱情的浪漫地。王献之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爱妾,并为之作数首《桃叶渡》。其中一首成为乐府吴声流韵: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对情郎的赠歌,桃叶应和道: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歌》风靡一时,时士人骚客莫不吟颂之。“桃叶临渡”随之名声大噪。

到了“二(老)谢”离开了乌衣巷的南北朝时,在谢氏的后裔中又诞生了同样名传青史的“二(小)谢”——谢灵运和谢朓,不过他们的名气在文坛而不在政坛。

作为名将谢玄的孙子,走进乌衣巷的谢灵运,18岁时就承袭祖父的爵位封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当420年谢灵运36岁那年,晋、宋政权更迭,宋武帝刘裕建立了南朝第一个政权即刘宋王朝。刘裕将谢灵运降任为太子左卫率,令他怨愤难平,不久就就被逐出京城。后来宋文帝慕谢灵运的诗文和书法之才,诏令他回朝任职,封他为秘书监,又升任侍中,然而交给他的任务无非是整书撰史,侍陪皇帝,岂为谢灵运所容,深感不满的他再一次遭罢官并流放广州,在那里被斩首弃市。

谢灵运的族侄谢朓,因写得一手清新秀丽的文章而早有美名。齐高帝建元四年(482年),19岁的他开始出仕,后迁任“随王东中郎府”,并与随王归建康(今南京),在齐明帝朝廷掌中书诏诰,又转任中书郎,成为永明体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个。正当谢朓的诗歌艺术一步步登上时代峰巅的时候,阴谋的罗网也正在悄悄地向他张开。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胆小谨慎又优柔寡断的谢眺,终于遭始安王箫遥光诬陷入狱。36岁的谢朓悄无声息地在狱中走了,走得可惜,走得冤枉!

随后走进南京的是一位绍兴圣人王阳明。绍兴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由庐陵知县升至南京刑部主事。任职南京成为王阳明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不断升迁,频繁调换。当王阳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再次回到南京,正德九年(1514年)升任南京鸿胪寺卿,直到正德十一年(1516年)才最终离开南京。相对此前的宦海危机,在南京断断续续的3年为王阳明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为政、讲学环境,促进了他在政治和思想上的逐渐成熟。王阳明在军事上的杰出才能,使他得以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从而也解了南京被乱军进攻的危机,成为其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立下盖世奇功的王阳明,深感处境更加危险,虽然世宗升任他为南京兵部尚书,爵封“新建伯”,但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官场,回乡讲学。

在王阳明之后,刚从牢狱获释的绍兴奇才徐渭,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到南京游览,特地拜谒孝陵。诗人“白头落魄”,“破帽青衫”,骑一头疲驴,带一身傲骨,纵使与往来的官员狭路相逢亦无相让之意。无奈地混在八百孤寒中拜谒孝陵,听凭守陵的太监(中官)亦真亦假地胡诌明祖故事,不禁引起徐渭的满腔心事,信口吟下一首《恭谒孝陵》:

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

疲驴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长一抔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

当时事业难身遇,凭仗中官说与听。

伟大的绍兴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高呼北伐,力主迁都建康,这是他经过自己实地勘察后得出的结论。对于这些深谋远虑的建议,当然都被丢进了皇帝的垃圾箱,成为诗人的终生恨事。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农历七月七日,陆游在入蜀途中,道经建康(即今南京),曾游清凉山,登石头城,为后世留下了有关清凉山的最早的一篇游记。8年以后,陆游应召由四川东归,再经建康,在赏心亭上又一次游览了龙蟠虎踞的金陵形胜,不禁再度涌起了“欲请迁都”之念:

蜀栈秦头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日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泪已流。

时间到了1912年1月4日的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此时一位绍兴伟人应召来到南京,他就是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蔡元培在任内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国歌,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学和中学校令。他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确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

此后蔡元培几进几出南京。1927年起,蔡元培再次在南京国民政府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1927年3月28日,蔡元培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主席。之后一段时期,蔡元培把精力主要放在组建中央研究院上,并于1928年6月出任在首都南京成立的中央研究院院长,开始专注国家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前身),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33年6月,为进一步加深中国与其他国联成员国间在文化、教育上的合作关系,蔡元培与张静江、;厉麟似等人联合国联,筹备创办了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

步蔡元培后尘踏入南京的,就是周树人(鲁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周树人入南京水师学堂,次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他从矿路学堂毕业,于3月公费赴日留学。这期间他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其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1912年2月鲁迅应蔡元培之邀任职于教育部,再一次进入南京,但旋即随部赴北京。

自称“我是绍兴人”的周恩来,先后曾有六次南京之行。1920年10月底,周恩来从天津到上海转船赴法勤工俭学,途中他路过南京看望堂叔一家。周恩来第二次到南京,是在17年后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迫于全国抗战呼声高涨,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邀请中共领导人来南京共商国防问题。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作为红军代表于8月9日抵达南京。从8月9日至8月19日,周恩来在南京呆了十天,经过艰难曲折的谈判,第二次国共合作终于形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周恩来于次年5月3日率领中共代表团迁来南京,驻在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继续和国民党政府展开谈判。在和谈受挫后,周恩来于1946年11月19日来离开南京,临行前他对记者说:“南京,我们是一定要回来的!”

建国之后,周恩来、陈毅于1960年12月21日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访问南京,这是他四来南京。1971年6月5日,73岁高龄的周恩来陪同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到南京长江大桥参观,并强调南京在涉外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好“一大”(南京长江大桥)、“一小”(小红花艺术团)的作用。1972年4月6日,周恩来又陪马耳他政府代表团到南京,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南京。

1923年8月的一个仲夏晚,两位年轻的文学家悄然抵达南京,其中一位是祖籍绍兴的朱自清,另一位则是俞平伯。两位友人相约到南京一游,放棹于灯影和波光辉映下的秦淮河上,漫溯着沉积在河底的金陵遗梦,朱自清和俞平伯“模模糊糊地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游罢相约,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作散文一篇,尔后又同时发表于1924年1月25日的《东方杂志》上。两篇传世之作,风格各异,互有千秋,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一段美谈。

南京还不应忘记两位来自绍兴的教育家:一位是使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一举成为全国最高学府的校长罗家伦,另一位是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鹤琴。

两京之二的北京离开绍兴实在有点遥远,不过绍兴名士的身影早已出现在那里。王阳明早期在北京的活动,素来不为人们重视。其实早在明弘治九年(1496年),王阳明就到北京赴考,但遗憾地落第。他在北京生活、宦游的日子里,接受心学的影响,展露经略四方之志,开展讲学活动,并参与两京朝臣与刘瑾、“八虎”等阉竖的斗争。正德六年(1511年)调吏部任主事的王阳明赴北京任职,升为员外郎;正德七年(1512年)又擢升郎中。

徐渭也曾二度来到北京。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徐渭应礼部尚书李春芳之聘到过京师。在他60岁(1581年)时,应好友张元忭之招又到北京。但性格桀骜的徐渭是难以在宦海沉浮的,因此都在短暂停留后返回老家。

到了晚晴,秋瑾于1903年随夫君王廷钧寓居北京。她在北京目击被八国联军劫后的惨象,义愤填膺,遂于1904年4月变卖首饰,毅然抛儿弃女,只身赴日留学。她在1905年春写下的《鹧鸪天》一词中,充分流露了为国牺牲的决心: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的历史贡献大概不会比孙中山逊色多少。而永远令人景仰和怀念的,却是一个大学校长的身份。1916年12月26日,他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创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风的新北大。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梁漱溟、徐悲鸿、李四光、莎菲、鲁迅先后应他诚聘进校。1920年初,蔡元培与李石曾、吴敬恒创办中法大学并任校长,开中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其后又与法国合作,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蔡元培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使他成为一座中国教育、文化、科学史上的高大丰碑,一座至今仍难以逾越的巍峨高峰。

时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的鲁迅,于1912年5月航海抵京,住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8月被任命为教育部佥事。民国六年(1917年)7月7日,因张勋复辟起乱,鲁迅愤而离职,在14日乱平即返部。民国七年(1918年)1月,他参加《新青年》改组,任编委。

民国七年(1918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上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自此,中国文坛上的先驱者和民主斗士现身在北京。随着小说《风波》、小说集《呐喊》、《中国小说史略》上册、《论雷峰塔的倒掉》一系列作品出版,鲁迅成为《新青年》、《语丝》作家群的主将之一。民国十四年(1925年)“女师大风潮”进一步升级,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除佥事职务。次年3月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文抨击段祺瑞政府而遭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在避难期间的8月,他的小说集《彷徨》出版并赴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

没有大学的绍兴,却为北京大学输送了四位杰出校长,他们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的首任校长何燏时、北大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和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

有周恩来这样一位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的荣幸,也是家乡绍兴的荣光。自建国之后,他一直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直到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逝世受到世所罕见的极广泛和沉痛的悼念。

陈半丁、周作人、邵力子、竺可桢、范文澜、孙越崎、赵忠尧、钱三强、徐光宪、金善宝等一群享誉各界的绍兴名士进入北京,为首都和中国的建设事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一幅堪称中国名片的史诗般经典油画《开国大典》,创作者是当时年仅38岁的油画家、绍兴人董希文。

上海的崛起,为在一群困在潜水泥潭而无法施展才能的绍兴人,提供了一汪任你畅游的大海。这里使辛亥精英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相逢相识,奋起革命;这里是文化革命主将鲁迅用金不换挑开中国沉沉夜幕的战场;这里让画坛巨匠赵之谦、任伯年搭起“海上画派”的擂台;这里任由越剧十姐妹长袖曼舞,尽情表演并造就了家乡的剧种。

首先揭竿而起高举反清大旗的清朝翰林蔡元培,于1902年在上海与蒋智由等创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又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并均曾被推为总理。1903年,蔡元培与上海反清革命志士以对俄同志会的名义办了《俄事警闻》(后改《警钟日报》)。1904年,时年37岁的他在上海与乡人陶成章发起成立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并任会长,次年又加入同盟会并被推为上海分部主盟人。他高举光复和同盟两面大纛,凝聚了家乡各路反清力量,汇集了本乡绍兴一批革命中坚分子。抗战爆发初期,蔡元培与厉麟似、胡愈之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积极组织发动文化界人士及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他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和援救民主人士的爱国运动。

追随蔡元培并在光复会任副会长的陶成章,是该会实际上的领袖,途径上海的同乡徐锡麟、秋瑾以及章太炎、张恭、徐顺达、赵声、柳亚子、陈去病、熊成基等反清志士先后入会。秋瑾于1906年春从日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和《中国女报》,并亲自写了《中国女报发刊词》,旨在宣传革命和妇女解放。陶成章曾二度亡命日本,转赴南洋,鼓吹民主革命,筹款资助国内革命,对辛亥革命的成功作出很大贡献。浙江光复后,他被举为省临时参议会议长。由于他名满江浙,引起青帮头目、沪军都督陈其美的忌恨。1912年1月14日凌晨,陈其美指派其心腹蒋介石、王竹卿,将年仅35岁的陶成章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

上海还有两幢老屋,记载了两位绍兴伟人在上海活动的历史镜头:思南路南端73号是1946年7月至10月间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代表团是来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鲁迅在上海的最后一处寓所在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鲁迅墓、鲁迅坐像和鲁迅纪念馆,都坐落在离其故居不远的虹口公园内。

周恩来与上海的感情已非一时,早在20年代,他就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大书大笔地谱写了革命斗争的篇章。1925年1月,他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1927年3月,他亲自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8年11月,他调到上海实际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从1929年到1931年间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六届二、三、四中全会上,周恩来都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为保证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

民国十六年(1927年)9月,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鲁迅,离开广州赴上海。当他来到上海,先后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为反抗国民党政府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的排头兵。他与梁实秋等人就“第三种人”、“自由人”发生论争,又与创造社、太阳社大部分成员就“革命文学”问题展开论争。自1927年到1936年在上海生活期间,鲁迅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被誉为“匕首”、“投枪”的杂文;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了很多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编著了大量的古典文史资料。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治丧委员会由蔡元培、内山完造、宋庆龄、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胡愈之等13人组成。22日出殡那天,上海民众万余人自发举行公祭、送葬,有上海民众代表献“民族魂”白地黑字旗覆于棺上。自19日起,上海和海内外各华文报纷纷发表鲁迅逝世及悼念消息,并都刊登了“文坛巨星”、“文坛钜子”、“文化巨星”、“世界前进文学家”、“民族解放的文化战士”、 “中国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中国文坛之唯一领袖”、“我国文坛最英勇的战士”、“文坛唯一权威者”、“中国文坛底最高峰”等醒目标题。

中国共产党的前后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周恩来和毛泽东,无不对鲁迅倾心向往。毛泽东和鲁迅,两位伫立于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山峰上的伟人,仿佛站在不同的峰巅上,遥遥相望却心心相印。1932年10月12日,鲁迅写下幽默风趣、寓意深刻的《自嘲》一诗,揭露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坦露了自己的坚定立场: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0年以后,鲁迅的诗在遥远的延安得到春雷般的回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鲁迅这首诗的深远含义:“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开埠之后被称为“十里洋场”的上海,创造出了具有兼收并蓄、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特点的“海派”文化,使以江浙为主的各路画坛高手和文化艺术界名流纷纷携艺流入沪上,催生了海上画派的诞生。在绘画史上被认为开海上画派先河的两位先驱,一为绍兴人赵之谦,一为虚谷,而海上画派在前期又以绍兴人任颐(任伯年)为高峰,晚期则以吴昌硕为巨擘。

前往上海这座冒险家乐园献艺求生的,还有绍兴两大剧种——绍剧和越剧。两大剧种在各自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有一番艰难起步、大起大落的经历,更都有过走到谷底、山穷水尽的时候。遗憾的是绍剧由于拒绝改变自身的刚性,不能与海上文化相融合,最终退回本土本乡。但越剧凭借它的柔性,因地制宜,随乡入俗,得到了上海海派文化承认和容纳,华丽转身,成为海派文化的一个组成元素。随着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名伶“越剧十姐妹”声名鹊起,进一步推动了越剧跃入巅峰时期。

作为著名导演、编剧家的绍兴人谢晋,少小离家去沪学习影艺。他以《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影片,成为中国影坛上一位成就卓越的大师。他的每一部影片都称得上真正的艺术,永恒的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