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父母, 都理解错了“挫折教育”

'又有孩子跳楼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的新闻见诸报端,每次看着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都让人心头一颤。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没经历过什么真正的挫折,家长有时为了让孩子有抗挫力,时不时地“打击”一下孩子,这是挫折教育吗?但是专家又说要多鼓励孩子,那孩子被“赞”得太多太猛,不是更加玻璃心了吗?

挫折教育的尺度,到底如何把握?到底怎样做,才能滋养出孩子的抗挫力?

很多时候,我们过去所用的“挫折教育”都是错误的,给孩子人为地制造一些挫折,不仅没有让孩子提高抗挫折能力,甚至还可能造成孩子“习得性无助”。

点击加载图片

错误的“挫折教育”,小心“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使个体产生的那种无能为力、无力改变的心理状态。

这一观点最先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

他利用狗做了一系列实验。

第一次实验中,将多只狗关在不同的笼子里(没有门也逃不掉),一起进行实验。

只要一出现蜂鸣的声音,工作人员就会对狗进行电击,这时候无论狗做出什么行为,电击都不会停止。

持续一段时间后,部分狗就放弃了抵抗,不做“无畏地挣扎”,只要蜂鸣器一响,它们就会趴在地上,被动地承受电击。

第二次试验中,换了个环境,加了一个附加条件:这时候有门了,而且狗在里面是可以打开的。

但是,经过实验,那些听到蜂鸣声的狗并没有做任何措施去改变被电击的现状,还是习惯性地趴在地上,被动地承受。

经历多次实验后,塞利格曼发现,狗在第一个实验情境下习得了“无论做什么,也无法改变后果(被电击)”的经验,所以即使换了一个环境,它的这种经验已然已经根深蒂固,丝毫不觉得改变有用,也就没啥行动了。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点击加载图片

实验中的狗,就是被错误的挫折教育(一味电击)给打倒了。

同样,“习得性无助”在人的身上也会发生。

人们会在遭受了多次打击以后,放弃努力,被动承受“一件不好事情”带来的结果,同时也不会去做任何的主动尝试,因为内心会觉得做了也是白做,结果无法改变。

就像塞利格曼教授实验中的狗一样,如果孩子反复经历父母错误的“挫折教育”,会产生一种无论我做不做努力,最后都不行的信念,他们就会放弃尝试,自暴自弃。

一旦遭遇真正的挫折,就会直接被眼前的“大山”吓倒。因为过去的挫折教育给了他一种“信念”——我就是不行的。

这时,孩子就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挫折教育常见的误区

我们知道了“错误的挫折教育”会导致孩子“习得性无助”。那么是什么误区导致了父母“错误的挫折教育”呢?

误区一:认为“挫折教育=打击教育”

很多家长都觉得“挫折教育”就是不能一直夸奖孩子,如果一直夸奖,就容易让孩子骄傲、自满。

比如,孩子马上就要进行期末考试,成绩对孩子来说,就是近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挫折(当然,考好了也不意味着没有挫折)。

因为父母可能误把“打击教育”当做了“挫折教育”,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孩子如果考得很好,家长为防止孩子骄傲、自满,就会故意对孩子说“这次第一,下次可不一定了,千万不要骄傲,要再接再厉知道嘛”或者“你只是考了第二名,又不是第一名,下次要努力,考第一”......

孩子的满心欢喜,瞬间就像被浇了一盆凉水一样,哇凉哇凉的。

孩子如果考得不好呢?家长就会说:“让你不好好学习,这次考砸了吧”或者“你看看别人家的xxx,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几,你就不能学学人家”.......

孩子本来沮丧的心情,更加难过了~

父母自认为自己是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会让孩子考得好时不自满,考不好时努力上进,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种人为制造的“挫折”,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在父母的打击下,孩子们感受到的只有窒息和绝望。

点击加载图片

“打压教育”只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信,失去动力只想“躺平”,面对困难不战而败。

误区二:认为“挫折教育=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

还有些父母,为了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遇到挫折时,袖手旁观,以为孩子自己独立面对过挫折之后,就不会害怕挫折了。

这也是父母对“挫折教育”的误区之一。

孩子本来就还在成长中,他的心智、经验、能力都不足以让他们应付突如其来的挫折。

当父母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他们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他们不会变得越来越坚强,只会觉得越来越无助。

正确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形成“习得性乐观”

“错误的挫折教育”会导致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

“正确的挫折教育”是能够帮助孩子形成“习得性乐观”。

“习得性乐观”可以说是和“习得性无助”是完全相反的对立面。

“习得性乐观”是指个体在经历过一次成功改变不利处境(不好事件带来的不好结果)后所学到的乐观心态,遇到挫折勇于改变、尝试,且更加积极、自信的乐观状态。

有了这种乐观状态和乐观心态,孩子就不会惧怕挫折,Ta会相信事在人为、可以通过一些行动或者措施改变现状。

那么,父母如何正确运用“挫折教育”帮助孩子形成习得性乐观呢?

那就是积极心理学中提到的“ABCDE法则”:

艾伯特·埃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即“ABC法则”。

塞利格曼教授在埃利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出了“ABCDE法则”,这个法则同样可以应用到孩子的乐观习得中,让他们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建构乐观的自己。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件,不好的事是任何负面的事件,比如成绩不够好,和同学发生矛盾等

B(Belief)——指负面事件发生时内心自动化的悲观想法、解释

C(Consequence)——指负面事件的后果(负面的感受、想法、行为)

D(Disprove)——指反驳自己的负面感受、想法、行为

E(Energizing)——指出现悲观想法、解释后,如何行动来改变,激励自己去行动,去改变

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模式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形成“习得性乐观”。

点击加载图片

举个例子:孩子每天努力学习,但是在班级小测试中成绩不是很理想,Ta很沮丧,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依然不好,从而打击自己的自信,还在就觉得学习了也考不好,还不如不学,从而自暴自弃。

我们用“ABCDE法则”来梳理一下:

A:孩子每天努力学习,但是在班级小测试中成绩不是很理想,Ta很沮丧。

B:孩子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成绩依然不好,还不如不学。

C:自暴自弃。

以上是孩子自己的“ABC”,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较大的挫折了。

但是由于孩子的认知有限,无法自己从挫折中走出来,这时就需要父母介入了。

父母需要做的事情是,从“DE”两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慢慢习得乐观。

D:

父母:这次考试的题,都是你之前学习过的吗?都已经掌握好了吗?

孩子:有些题我学过,有些题是刚学的知识。

父母:那这次错的题是自己都会的呢,还是新掌握的知识呀?

孩子:我会做得都对了,失分的题都是新学或者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内容

父母:宝贝,你看你会的题,学过的知识都对了,这都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呀,真的很棒。

(反驳孩子之前的“认为努力学习没有用的”想法,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有用的)

E:

父母:新的内容你做错了,没关系,等你把新学习的内容巩固好了,以后就不会做错了,至于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知识,你之后更加注意一点,把内容掌握得更全面,就好了呀。

(帮助孩子梳理,让孩子知道没考好这件事不是因为个人原因,而且是可以通过行动去改变的)

知道这件事情不好,但是能够很快调整过来,不把原因归结于自己一个人,并且不觉得这件不好的事情带来的结果是永久性的,反而是可以通过行动去改变的,这就是“习得性乐观”的内核。

同样也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希望达到的目的。

写在最后:

我们就提到过塞利格曼教授就是发现了“习得性乐观”,之后才创办了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承认遗传的决定性,同时也十分强调寻找那些让人产生快乐和幸福的根源,可以促进个人的良好成长。

而在遇到挫折时,孩子自己能够通过反驳自己产生的消极想法,找到能够摆脱不好结果的方法或者行动,从而让自己产生快乐和幸福,正是积极心理学强调的内容之一。

您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呢?欢迎留言区和我们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