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古代公务员辞职指南(之一)

公务员辞职指南

自古以来,员工的离职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不外乎有两点: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受委屈了。

但是,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员工临走时,递交辞职报告,其中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实际上,是为了给老板给面子,不想说穿老板的待人接物有多烂,也不想说穿自己对老板有多失望,更不想说穿自己对现有的工作有多厌恶。

世界那么大,谁不想放下一切,去看看呢?

世界那么大,并不是谁都可以想看看就去看看。

优雅又率性的“说走就走”,并不属于那些在工作中累成狗却不得不为了房贷、车贷和孩子奶粉钱忍气吞声的劳苦大众。

来,围观一下古代体制内公务员因为干的不爽撂挑子的操作方法。

逃离世俗——陶渊明

要说古人辞职的典型代表,必须就是那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这陶渊明先生,属于“辞职专业户”。工作一辈子,辞职好多次。简单地说,基本上是把官府当成旅馆,干得不爽,说走就走。

说起来,这位陶渊明也算是名门之后,曾祖父陶侃是两晋名将,曾被追赠大司马,位列三公之上。祖父陶茂曾当然武昌市长,母亲是名士孟嘉之女。

本来一手好牌,到了陶渊明这代,结果打得稀烂,家境竟然没落了。陶渊明考上公务员后,当的是州祭酒,属于秘书类。实际上,是因为生活所迫,挣工资维持家用。

结果没搞几天,他经常加班熬夜,还不给加班工资,一气之下,辞职走人。

州里领导看他“官三代”的面子,打算又拉他回来,当主簿(办公室主任)。结果他一听,又是加班写材料?不去,整死也不去。就在家里耍。

耍了一年后,进入桓玄幕府搞事情。结果不到一年,母亲病逝,必须回家丁忧。只好又辞职回去。

好不容易三年守孝期满,准备回岗位大干一场,结果,老板桓玄已因谋反遭皇帝杀了。于是,陶渊明丢了工作。

随后,他觉得混文职干部不好,就去了军旅。先后当了镇军、建威二将军的参军。但也觉得没啥意思,主要是不喜欢政治。几年后,他的老板建威将军刘敬宣辞职,陶渊明就坡下驴,也跟着辞职了。

辞职没多久,陶渊明收到了彭泽县令的任命文件。他考虑了很久,觉得还是应该给命运一个机会。

结果,繁杂的政务和森严的等级,让陶渊明各种不爽。

那一次,要接待上级监察官督邮,要求他弯腰行礼,他生气了,表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果断解印去县,并写了一篇《归去来辞》。

然后归隐田园,尽管有很多友人的推荐和朝廷的征召,但他始终坚定了一个信念:太伤,老子不来了。

追求理想——刘知几、吴兢

刘知几和吴兢都属于大唐史馆公务员,曾合作修撰唐睿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实录,简直是志同道合的好基友。

本来,两个热爱史学的青年进入国家权威的历史编修机构,理论上是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可以大展宏图。然鹅,彼时的史馆并不是干净的学术机构,它竟然沾染了太多官场风气。

监修主管对史官的工作指指点点,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为当权者隐恶扬善,不该说的不说。

尼玛,历史就是发生了的事情,还有不该说的?这违背了刘知几、吴兢这样正直史家的心灵底线和著史原则。

再加之同事之间尔虞我诈,庸史之才竟然混成了领导,让刘知几和吴兢十分不爽。

违背良心写材料,两个人本来是乡退一步海阔天空,却没想到是忍一时越想越气。一气之下,果断辞职。

然而,二人毕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朝廷晓得价值,没有批准。

刘知几工作上明显偷懒,然后空出时间,私下写了一本《史通》,成为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巨著。

吴兢,在第一次辞职未被批准之后又三次上表,以父丧为由坚去史职,终获允许。

辞职后的吴兢,也私下写了一本书,竟然成为了后来编纂《旧唐书》的主要史料来源。

出口怨气——海瑞

海瑞一辈子当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公务员,是个著名的清官,群众满意度极高,却被不少官员豪强所忌惮。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海瑞在应天巡抚任上打老虎、拍苍蝇,动作搞得很大,损害了众多权贵的利益,大家都恨得要死。

吏科给事中戴凤翔利用自己的监察职权,上疏参劾海瑞“沽名乱政、大乖宪体”。海瑞虽然递交材料辩护,但由于得罪的人太多,不少人趁机落井下石,朝廷抵不住压力,下令改任他为南京粮储。

海瑞生气了,后果很严重,果断写了一篇《告养病疏》,大概意思是说,官场太乱,群臣皆庸,自己身体不好,还要回家侍养老母,不玩了。

文章里面有几句十分给力的牢骚话:“人无奋志,治功不兴,国俗民风,日就颓敝……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这篇“大放厥词”的临别宣言,一竿子打死了整个大明王朝的上层阶级。

朝廷也生气了,答应了他的辞官请求,海瑞回到琼山老家候调。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张居正被清算,73岁的海瑞再次出山。

本来以为可以大干一场,却不料皇帝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标签,一面旗帜,一个装点门面的政治花瓶。

海瑞明白,他与这个仕宦红尘终究格格不入,然后先后七次提出辞职。可惜,这些辞职申请无一例外被打回。

两年后,死在任上。

阴差阳错——郗愔

东晋时期的平北将军郗愔,虽然出生于名门望族,官也做的不错,可是性格却十分脱俗,尤其喜欢独处,不太识人情。

这天,大司马恒温决定再次北伐。当皇帝暗地里表明希望郗愔一道与恒温北伐的时候,郗愔不顾年事已高,立即写了一封激情澎湃的请战书准备交给恒温。

戏剧性的是,这封请战书先落到了他的儿子郗超的手里。

明里,郗超是恒温手下的参军,可背地里,郗超与恒温关系密切,对恒温的为人品行一清二楚。他心里明白,恒温表面上待父亲很好,其实是在打着父亲驻扎在京口的军队的主意,一直想要收编己用,这封请战书如果交上去,必会令恒温更加记恨父亲。

所以,郗超二话不说,撕掉请战书,改写了一封退居二线的辞职信。

收到信后的恒温非常高兴,立刻安排郗愔调至会稽担任内史,自己兼任平北将军的职务。

郗愔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辞职了。

急流勇退——范蠡

范蠡,越王勾践的臣子。他十分有才,对勾践灭掉吴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还十分忠心。

公元前494年,越国大败于吴国,越王勾践沦为吴国奴仆,作为越国臣子,范蠡主动要求前去吴国陪伴勾践为奴三年。

在这三年中,范蠡拒绝了吴王的种种美意,一心辅佐勾践,为灭吴积极出谋划策。

公元前473年,经过近20年的谋划,范蠡终于成功辅佐勾践打败吴国,成功复国并成为一代霸主。

可就在这个时候,已被封为上将军的范蠡却向勾践提出了辞职的申请,并拒绝了勾践愿意与之共享天下的真诚挽留,执意要求离去。

在离去前,范蠡给好友文种写了一封信,说,越王这个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急流勇退才是上策。可惜的是,文种并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

离开了越国,范蠡来到了齐国,化名为陶朱公,做起了生意。由于其卓越的经商才能,范蠡很快发家致富,短短几年就成为齐国首富。

后来,范蠡从朋友口中听说,昔日好友文种被勾践整死了。

没有写完,后面还有哈~

好歹留个言,点个赞,转一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