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一篇《酒德颂》留下不朽的醉名,他是“竹林七贤”中最大的酒鬼
“竹林七贤”各有各“贤”的道,而纯粹以醉酒成名的,唯有刘伶。
读过他的醉酒事迹,不禁扪心自问,刘伶除了醉酒,还会些什么呢? 可偏偏是这酒,成全了刘伶的“贤”道,让他成为因酒留名的第二人。他就是酒的代名词,也是酒的化身。
如今,河北保定有款地方名酒叫“刘伶醉”。
那么第一人是谁呢? 李白? 非也。陶渊明? 不对。究竟是谁呢? 好吧,别再逗闷子。
哈哈,当然是酒祖杜康。
许多人把刘伶醉酒的根源, 归因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太糟糕, 文人名士们不得不以酒避世保身。
正所谓:魏晋多酒鬼文人。
若如此评价阮籍尚可,但论及刘伶断断不可。
刘伶本是醉鬼酒鬼,长得又丑且不温柔,晋武帝根本看不上他。因他参政时主张“无为而化” 被撤了职, 他已成了普通的平民百姓, 只要不再枉议朝政,谁又能奈何他?
探究他嗜酒成性的原因, 或是骨子里的遗传本性。他已患上严重的“酒不离”, 不喝不好受, 少喝也不好受, 唯有大喝大醉才满满地好受。又或是郁郁不得志的自我发泄。他想有所作为, 又不想苟且钻营, 便借酒浇愁,麻痹自己的精神世界。
刘伶好端端温顺地活着,即便不喝酒,刀片子也架不到他脖子上。他加入“竹林七贤”缺少政治层面的因素,贪图好玩热闹有酒喝,同时还能扬名,这才是动因。
不应过分解读刘伶的酒高尚,他不过是一个酒鬼。
他缺啥都行,唯缺酒不行。酒是他的命根子,一天不醉烦得慌,天天买醉天天乐。他在醉酒里恶性循环, 不断地玩出些另类的花招, 名气随酒气与日攀升。
毫不夸张地说,刘伶的名气是喝出来的,更是醉出来的。不妨切换镜头,罗列比较司空见惯的酒故事。
刘伶闲来无事,爱坐着鹿车出城兜风,仆人扛把锄头跟在车后。酒是必带之物, 车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他还特别交代仆人, 他醉死在哪里,就地埋在哪里。
谁知道这是刘伶式冷幽默,还是缺乏战胜“醉无常”的自信?李白有诗赏吟:“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据史载,刘伶饮酒口味重,喜欢裸饮。
有人评价这属于鄙俗的达举, 有人则怀疑刘伶心理是否变态。无论怎么评价,刘伶也是裸饮过了。
某次他正在裸饮,有个文化圈的朋友前去拜访,推门正好撞见了。刘伶面不改色,照样裸饮不停止。
朋友觉得碍眼,毫不客气地讥讽道:“咱好歹也是个礼教中的人, 如此作为有失体统啊。”
刘伶哈哈哈醉笑,把朋友都笑得不自在了,然后翻着白眼说:“我以天地为房间, 屋室当衣裤。你凭啥指责我?哼, 我还想质问你呢, 没事钻进我裤裆里干什么?”
面对刘伶强词夺理,恐怕没人能断出这是刘式幽默,还是醉后乱语。
刘伶先是作践自己,又作践朋友,当然少不了作践“贱内”。
刘伶眼里只有酒, 只知喝喝喝, 已得了“ 酒” 病, 即上了酒瘾。有一天他酒瘾发作, 便向老婆讨酒喝。老婆忍无可忍, 不但不给他拿酒来, 而且借着怒火砸碎了酒器,想来个釜底抽薪,从此断了刘伶的酒念想。
刘伶已是酒虫挠心,苦苦央求老婆快拿酒来。
老婆不听,哭劝道:“你不是喜欢老庄吗?狂饮,这不是养生之道。快把酒戒掉吧,不然会喝垮身体。”
刘伶拿出一副决心痛改前非的模样,信誓旦旦地回应:“老婆说得对, 这酒是该戒了。但自己不能戒掉, 只有在鬼神面前发过誓, 才能断掉酒瘾。”
老婆信以为真,忙着张罗酒肉并摆在神案前,让刘伶去发誓。刘伶又以女人在场发誓不灵为借口,支走了老婆。
刘伶赶紧跪下祷告:“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誓罢,刘伶迫不及待地抓肉吃酒,又上演了一场大醉的闹剧。
刘伶唯酒是尊,几乎泡在酒里,寻酒作醉,不喝醉自己不罢休,很少留几分清醒, 也就没有爬格子搞文学创作的时间。所以呀, 他的传世作品少得可怜。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 刘伶把所有的所有都投入在酒里, 忘记了文人要靠作品说话的公认规则,只能让酒壮名声,而且越喝越壮越凶。
搜索百度,只找到了刘伶的一首诗,题为《北芒客舍诗》: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寒鸡思天曙,拥翅吹长音。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这首含酒的五言诗,读起来绕嘴绕舌,还有生涩的字认不准,感觉水平一般,缺乏大腕的风范。不说也罢,读了,唤出几丝疑问和失望。
好在,刘伶传世作品中还有《酒德颂》,写得生灵活现,境界非凡, 未免神乎其神了,终于为他撑住了些门面。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 居无室庐, 幕天席地, 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 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是啊,大先生刘伶眼里只有酒,其他都不是要务。
就是这篇《酒德颂》,贴在刘伶的脸上,成了他的混世招牌,历代文人骚客不乏褒扬之诗。
皮日休:“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
白居易:“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陆游:“刘伶病酲相如渴,长鱼大肉何由荐。”
于谦:“刘伶好酒世称贤,李白骑鲸飞上天。”
好评如潮,不仅仅奔着《酒德颂》,也关乎刘伶独特醉酒作风, 那可是一般人玩不来玩不起的。
他的“醉” 言“醉” 行, 总是从世人意想不到的方位出发,却又能合乎推理合乎想象。
很有意思的是,刘伶也有走麦城的时候,把自己喝得死去活来。 那是当他遇到了因酒留名的第一人杜康,必定上演一场激情大戏。
某年某月某一天,刘伶路过“杜康酒坊”,见门口挂了副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
若换作别人,笑笑即可,肯定不会当真。可路过的是刘伶,自然笑笑后要当真,他想以身试酒,砸掉酒坊的招牌。
刘伶走进酒坊,毫不客气地说:“拿酒来!”
话音未落,对面迎来慈眉善目的老者,斟酒侍候。
刘伶略品酒质,不禁叫道“好酒”,连饮了三杯。他只觉天旋地转, 赶紧离身,回到家就不省人事,醉死了。
三年过去了,慈眉善目的老者就是杜康,按“ 横批”前来讨酒钱。刘伶的老婆正愁找不到“凶手”,大哭大闹,非要拉着杜康见官府讨说法。
杜康笑道:“刘伶并没死。谁让他当时不听话,他只是喝得醉过去了。”
刘伶的老婆不信。杜康让她领路去墓地,打开棺材,刚好刘伶醒来, 大叫:“好酒,端的好酒。”
这个传说,应当是为刘伶量身定制的,用意在于传说的结局,杜康携带刘伶升天了。
刘伶成为在典在册的“酒仙”,也算对他痴迷醉酒的报答,让他的酒生活更加名正言顺。
其实不然,就刘伶的“醉我”做派,他成不了仙, 十足的大“酒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