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淮海战役,比拼的并不只是双方的...
1948年淮海战役,比拼的并不只是双方的总兵力和决战意志。绝妙的战术安排往往能够直接使得战场局势发生巨大改变。正是当年在中野的创造性部署下,我军打下了一个小县城,起到了这种作用。怎么回事呢?我军中野专门派兵攻占了徐蚌铁路经过的宿县。这个小县城原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却对于整个战局的演变极为重要,甚至是整个大战我军取胜的关键因素,接下来了解一下为何1948年的宿县是这样重要。
首先,攻占宿县,中野配合了华野歼黄作战。黄就是黄百韬的7兵团。当年黄百韬尽管人数处于劣势,但是其核心25军很能打,7兵团更是有5个军之多,配置达到了国军主力兵团的级别,而大多国军官兵的反抗意志也比较坚决,这一点看最后7兵团的结局和敌我伤亡比就知道了。依靠华野的力量虽然也能实现取胜的目的,但势必是要经过一番鏖战的。中野为此要加入战局,最重要的就是关键的切入点问题,将敌人分割包围。相对于对付敌三个兵团的华野来说,中野的参战不能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给了华野很大助力,尤其是打宿县这个举动,直接的加速了第一阶段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二,孤立徐州,实现南线决战,这是攻占宿县最重要的意义。从当时军委的电文可知,1948年11月8日华野的粟司令还没有提及抑留敌主力于江北歼灭的思想,而后来粟司令提出转兵东向,才使这一意义得以实现,因为按原计划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后华野将是攻占两淮,开辟苏北,甚至不顾徐州集团,分兵渡江。当时中野的实力却无力与敌军黄维,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李延年,刘汝明6大兵团决战。
若是如此,淮海战役也就仅限于歼灭一个黄百韬部。刘司令11月3日建议隔断徐蚌时,已经想到将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此时总前委未成立,他无权命令)没有要求华野改变原计划。所以,攻占宿县是“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形式上的标志,之所以有这样标志性的意义,主要还是粟司令的作用。 但中野指挥部队攻占宿县,把杜聿明、黄维、李延年三个兵团分割开。后来的战事发展说明,这一决策及其英明。因为攻占了宿县,才逮住了黄维;因为围住了黄维,才抓住了杜聿明。这一英明决断直接影响淮海第二、三阶段的发展。
攻占宿县切断了敌人整个交通线,而敌军的淮海部署就是以铁路线为生命线,因此整个部署完全搞乱了,所宿县是一个神来之笔,关键的决胜点一点也不为过。淮海战役实质进程是粟司令推动的,大多数战役也是直接指挥的。而中野虽人数和装备不如华野,但在整个进程中也起了很大作用,宿县一战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