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陪孩子终身成长》有感
读《陪孩子终身成长》有感
江桥镇中心小学 周晓辉
根据我县进修校要求,寒假期间,教师要开展“教育理论书籍”读书活动。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作为一名母亲,我选择了樊登老师的《陪孩子终身成长》,虽然本书讲述的是亲子关系的构建,表面看离学校教育很远,但实则不然。因为身为班主任的我,早已将我的学生视为我的孩子,所以我可以把本书中亲子关系的构建迁移到构建师生关系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相信一个充满爱的教育才会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第一部分“理解养育的本质”,第二部分“三大支柱,重建亲子关系模式”和第三部分“在冲突中寻找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理解养育的本质”,作者指出“养育孩子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通过阅读樊登老师列举的真实案例,我理解了复杂和简单的区别,我知道了以简单体系来教养孩子,那么孩子的生命力就会被我们扼杀。求知也不再是求知本身,而是为了获得一个东西;获得一张文凭、一种奖励,或者让父母有面子。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再也不会爱上求知这件事。我想这就是使用了简单体系方法教育孩子的结果,他们所有的行为举止,只源于明确的指令和规定,他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就无从谈起自信和独立的养成。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重重规划之下和辅助之下,学习能力未见提高,学习成绩不尽人意的原因吧。就像机器人一样,完全听命于人类的程序,它便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也就失去了生命的创造力。细想,何其悲哀!所以当读到这本书时,我的思想有了强烈的碰撞,我也充满了疑惑,我对自己的某些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有了疑问。于是我带着这种疑问继续研读这本书,果然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本书中第二部分——“三大支柱,重建亲子关系模式”谈一谈我的收获。
本书中提到的重建亲子关系的三根支柱包括“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身成长的心态”三方面。
首先我说一下“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这一点值得我们去深思。在没看到这本书之前,我觉得我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于学生而言,我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为他们解决在校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中的困难,下班回家还要备课,还要通过手机微信为学生解惑答疑,减少了与我女儿互动的时间;于我女儿而言,她有什么需求我都会满足她。我想这便是无条件的爱。读完此书,我才意识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和父母未必真正能做到无条件的爱。我们总是给孩子设定各类目标,总是希望他们朝着我预设的“好孩子”方向去发展,总是会在考前设置“奖励条件”,考年组第几获得什么奖励,班级进步多少名获得什么奖励,可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我们预设的目标,我们总是难以接受,并且还会去批评他们,告诫他们。殊不知,当我们总是用这种交换的手法来鼓励孩子的时候,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认为做所有这一切对的事都没有意义,没有快乐,也没有幸福感。纵然成绩考的好,他也感受不到来自知识本身的快乐和自己自尊水平的提高,因为我们的交换原则是一物质为基础的,接下来,如果没有奖励,考第一名也没什么意思了。其实,我们逐渐忽略了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求知,了解这个世界,获得学习的能力,知道自己很厉害。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好,老师也罢,应该勇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断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学会心灵手巧地去修剪,让一棵小树苗逐渐地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无条件的爱就是这么重要。让我们一起矫正自己的行为,一起养成这样的习惯。
接下来说一说“归属感与价值感”。
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叫作“归属感”,另一个叫作“价值感”。“归属感”是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属于那一个家,知道自己在家人这个团体里,是被无条件包容和接纳的。被无条件爱包裹的孩子自然而然就能找到归属感。“价值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千万不要以为官二代和富二代就一定会自带价值感,如果他们的人格一直遭到贬低,他们同样会丧失价值感。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我们都需要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把孩子内在的价值感调动起来,并且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提升他的价值感。那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价值感呢?正如书中所言“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并且在孩子做事的时候,我们要留心观察,当我们发现孩子所做的事情对班级或者家庭有贡献的时候,就表达一下我们的感受,告诉孩子:“你这件事做的很好,照顾到了周围人的情绪或者考虑到了班级同学的心情,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或者给我们带来了积极的启示”。久而久之,孩子的价值感就会逐渐形成。而当孩子意识到他所做的事情真正有价值,让他意识到他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状况时,他对自我的评价就会很高,随之,他的价值感也会提升。
最后来说一说“终生成长的心态”。
我很喜欢樊登老师书中的一句话“如果父母自己不成长,那么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正是父母”。那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如果一个老师上班后就止步不前,不去提升自己内在的素养,不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要怎么去为人师表,要怎么去为学生答疑解惑,要怎么去授业传道?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活到老学到老”和“终身成长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当我们拥有“终身成长的心态”时,我们就会理性地看待学生成绩和学生的错误行为,也会在每次的事件中去学习和总结经验。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要无条件地去爱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认清学习的过程和动机才最重要。我们也要积极调解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和辅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要用积极的语言互动来培养孩子拥有成长型心态。例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应该这样说“老师(爸爸妈妈)看到了你这段时间的努力付出,用心学习,认真做题,虽然结果不理想,但是我依然为你努力的行为点赞。现在让我们一起查看一下错题项,找出原因,制定改正方法,为下次的进步做铺垫”。如果我们每次面对问题都能这样用成长的心态去解决,都能表扬他的过程和动机,而不是结果,那么长此以往,我们和孩子都会收获不可思议的进步。
本书中除了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也相当具有启发性,引导性和实用性。我就不一一详谈,希望读者们能自己走进这本书,从中获得帮助。
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