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7

一、

临证凡以睡眠障碍、头晕、乏力、食欲欠佳等来诊者,均要注意舌诊变化,凡符合舌红苔腻舌象者,即可考虑湿浊湿热为患,进行药疗,辅以“话疗”可收良效。

二、

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剂型,具有随证加减,容易吸收,奏效快之特点。因煎煮中药手续繁杂,一般患者不易掌握,这样直接影响疗效的发挥。笔者推荐的压力锅煎药法简便易行,疗效好受到患者欢迎。但需给患者提示以下几点:一是中药不可水洗,以免减低药效,可将头煎药液放置,弃去所有沉淀物,取其上清液,保留药气,二煮药汁全留存保留其味,两煎合匀气味俱存,药液阴阳相合,药力均衡;二是煎药前一定先用清水浸泡30-100分钟,冬春时间需长,夏秋时间可短,水量以沉底中药水淹没3-4指为宜,用高压锅煎药武火上气后改为文火煮10-15分钟即可。剂量大或草药多者可适当加大水量。笔者不赞成机器煎药,中药煎煮一次,药效难以析出,药材浪费惊人,通过临床患者对比,压力锅煎煮中药一剂服用两日,效果也优于机器煎煮一剂一日的疗效。免煎剂小包装合在一起不会产生煮药的复杂化学反应,作用受影响且价位高,笔者从不使用。

三、

点按内关穴,每穴需按压5分钟可治疗各种疼痛,如急性腰痛、胸脘疼痛以及挫伤岔气疼痛,可收手到病除之效。内关,内关,五脏六腑之开关也。

四、

针刺放血疗法,古人称为“刺血络”,为中医独特之治疗方法。针刺放血其工具可用医院化验室之采血针,一次应用,安全刺血方便,无须消毒,效果优于其他针具,可推广之。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之气血,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使气滞血瘀的一系列病变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正如《针灸大成》所云:“人之气血凝滞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

五、

临证凡遇高热、头痛、眩晕急性病症均可刺大椎穴,大椎穴刺血,常收佳效。因为大椎穴为督脉经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针刺或刺血本穴能疏通督脉及六阳经之气血,故可获效。

六、

现代医学认为血液是由多相系统组成的悬浮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成分。血液有形成分的增多是影响血液粘稠度的主要成分。作为血液主要成分的红细胞的聚集性是血液粘稠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红细胞的聚集性与红细胞的沉降率(简称血沉)亦有密切的关系,红细胞聚集性愈强,血液粘度愈大,血沉愈快,反之则慢。中医认为血分郁热可致血沉增快,热邪灼耗阴液可直接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正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云:“血受热则煎成块。”临床选用清热解毒凉血通痹合并清虚热之品可使血沉下降。常用药物有生地(需根据血沉数等量用之)、虎杖、银花藤、连翘、赤芍、白薇、秦艽、知母,诸药能清解血中之邪热,同时能滋养阴液,改善血液运行状况,以达消除临床症状之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这些药物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七、

现代医学之胸腔积液属中医悬饮范畴,其病机关键为阳虚水泛,肺气失宣。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谓:“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胸府,结而成痰。”治以温阳宣肺化饮之法,临证可用小青龙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治之,收效较好。小青龙汤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效,本方有分解痰饮使其肌肤水道出;葶苈大枣泻肺汤有泻肺利水,下气祛痰而不伤正之功。常用处方:葶苈子15g大枣6枚 炙麻黄6g桂枝6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6g炒白芍9g清半夏9g甘草6g,临证加紫菀20g川椒目6g效更佳;若咳喘烦躁发热者可加生石膏20g。

八、

治疗头痛注意在辨证用药时若结合部位加用引经药则可收效,两颞部疼痛加白芷、柴胡;眉棱骨部疼痛加蔓荆子;巅顶部疼痛加吴茱萸或藁本;颈项疼痛加葛根;偏头痛加羌活、防风;头重疼痛重用土茯苓。随证治之,效佳。

九、

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常用中药中,经现代临床或试验研究证实有明显降低眼压的药物有:炒榔片、车前子、牛蒡子、女贞子、青葙子、蜂蜜、元明粉、五味子、丹参、葛根。遇此病人可选用。

十、

女贞子有补肝肾明目的作用,现代临床证实其有提高细胞的耐缺氧作用;丹参有改善微循环,增强视网膜的耐缺氧作用;五味子有改善视力,扩大视野的作用。三药常合用治疗慢性眼病,久服效。

(0)

相关推荐

  • 同样都是湿气重,痰湿和湿热治疗方法大不同,可用2个经典名方治

    根据<中医湿病论治学>中记录:"湿"可能诱发140多种疾病,所以当身体"湿气"旺盛时,大家就要重视了! 进入夏季炎热和梅雨时节,尤其是芒种过后,天气 ...

  • 中药煎煮方法细说,看完再也不用担心不会煎药了

    中药煎煮方法细说,看完再也不用担心不会煎药了

  • 中医教你6个煎中药的关键点, 让药效更佳

    点击加载图片 中药多数是用来煎服的,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正常的药物都是能一起入煎的,可是有一部分的药物因为本身的性质以及性能和它们的临床用途有些不同,那么煎煮的时间也会不一样:一些药物更是要特殊处理,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1

    一. 二. 肝藏血理论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肝能储藏血液,肝能约束固摄血液:肝能调节冲任二脉,控制女子月经规律来潮:肝能助心行血:肝能调节血液分配:肝之功能正常能防止血溢脉外即能止血.总之,肝藏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2

    一. 生黄芪善补肺脾之气,尚有托里生肌之力,口舌生疮用之能帮助口腔溃疡愈合.顽固性口疮可与银花.当归同用,常收佳效. 二. 橘络能清肺络之痰,牛蒡子.沙参.荆芥善养肺润肺通达肺络,四药合用对胸部憋闷.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3

    一. 瓜蒌与薤白二药相伍,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利气宽胸之功效.二药配丹参.降香可治冠心病:配橘叶.桔梗.夏枯草可治乳癖:配炒山楂.地榆.车前草可治菌痢腹泻:配预知子.郁金.木香可治郁证之太息. 二.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4

    一. 岳美中先生家中客厅有一副对联,据说是岳老生前自撰的,上联为"治心何日能忘我",下联是"操术随时可误人".意思是说我们当医生的,操着这个医术,随时是会误人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5

    一. 眩晕初作,证属痰饮内阻者可用泽泻20-40g炒白术20g(泽泻汤)加仙鹤草40-60g治之,效果甚佳.正如<金匮要略>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泽泻汤主之."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6

    一. 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虚""邪""瘀"之病因病机,临证治疗时可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虎杖.苡米.老鹳草治之,验之效佳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8

    一. 小儿咳喘日久,必伤及肺肾.临证对病情稳定后可用玉屏风散治之,有良效. 二. 益气聪明汤治疗上气不足所致五官科疾病.低血压.颈椎病.缺血性中风见眩晕.耳鸣.健忘.不寐者有良效.临证表明,该方对消除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9

    一. 临证治脱发可从整体调理入手,治以平衡阴阳,升清降浊,可取制首乌.枸杞.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调补肝肾:黄芪.党参益气健脾,运化浊湿:丹参.怀牛膝降浊化瘀,改善循环:茯苓.车前草.荷叶降浊升清.此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10

    一. 鸡血藤有滋养阴血,濡络止痛之功,长于治血虚络脉不荣之疼痛. 二. 郁金辛开苦降,清扬上窜,上达高巅,下行下焦,善行滞气,疏散肝郁,能降逆气,泄壅滞,为行气解郁之要药.与佛手.香橼.砂仁相伍解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