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书所记(之一)

爱读书,却并不懂得爱惜书。虽然有些书伴我几十年、随我迁移几千里,一直不离不弃,但是,那些书在书架上总是随意穿插,没有个依规。而今,开始阅读电子书了,想到读书终将被读屏取代,方生怜香惜玉之情。周末在家,将架上书分类整理,抚摸着那一本本书,仿佛抚摸着一件件的往事,一时时的心情。

************************************************

这四本古典名著,是1987年在黄冈师专读书时,用菜票在学校的小书屋买的。每本售价六块多钱到七块多钱不等,那时的书标什么价卖什么价,不像现在标价很高而后又打折。那时候,学校每个月发给每个学生二十九斤饭票,十四块六角钱菜票,还有三块四角零钱。我卖掉十斤饭票可换到二块九角钱。那是我一个月可支配的全部钱粮。这四本古典名著就是从这些钱粮中挤钱购买的,一个月或两个月攒下钱买上一本。当它们整整齐齐摆在寝室的书桌上时,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富有了。

如今,它们变成了这般模样,有人为因素也有岁月痕迹,从中不难看出我对它们不同的喜爱程度。就像人越爱谁就越亲近谁也越对谁不客气一样,我把《红楼梦》读的憔悴不堪,把《西游记》读的脱了一层皮。《水浒传》的书脊也走了样,只有《三国演义》还依旧硬朗,因为至今也没通读。说起来可笑,不喜欢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伪与俗!哭也假意,算也假精。西游与水浒中也用计谋,但目的很单纯,还是一派天真。而三国演义,各怀鬼胎,缺乏真性情。就拿关公千里送二嫂来说,都说他义薄云天,我却觉得他的做派总像是给人看的一样。米兰·昆德拉借萨宾娜的口说:人心里一有了公众,就免不了媚俗。而三国中人,媚的一本正经的。

************************************************

这套金镛的书我非常宝贝。2007年,老头在北京读研,逛书店时遇见,买了下来寄给我。射雕系列、飞狐系列、书剑恩仇、倚天屠龙都零星读过,热血沸腾,废寝忘食,早已经是金庸铁粉。老头一举让我拥有全部,真的喜不自禁,有一个学期,从《天龙八部》开始,金庸的武侠世界装点着我每天睡前的时光。曾经有人说想借阅,我说:你去校图书馆或省图书馆去借吧,这一全套好好的在家里,少了哪一本我心里都会一直惦记着的。

************************************************

在黄冈师专时,同学之间辩论过毛主席的功与过。我总是接受不了人们对他人品的诋毁,我觉得是人就难免犯错误,有些错误是历史的局限。那时候读了很多借得到的关于毛泽东的书,尤其喜欢他的诗词。读的多了,更加崇拜他。不知不觉也拥有了一系列毛泽东的书或关于毛泽东的书。《毛泽东选集》(1到4卷)认真读过1到2卷,写得真好。他读书时应该是文言文教学,他的白话文却写的那么漂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等,篇篇都是政论文、调查报告的范文,摆事实讲道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说大实话又不乏文采。历史自有人评说,作为一个读者,我非常热爱毛主席!

毛主席的书摆在书架一格还没摆满,放一本《蒋介石生平》和他在一起,他们是可以比肩的两位前辈吧。

************************************************

最右边那本破烂的书是我在黄冈师专买的《红楼梦》,烂成这样也舍不得丢,里面有一些阅读的脚印。左边那套蒋勋说红楼梦,是2013年春去北京参加六校联盟,朋友去看我,见我在准备回校后的《红楼梦》阅读分享的讲座,送了我这一套书。书是在我做完讲座后才邮寄到校的。蒋勋对《红楼梦》的理解比我深刻、全面。庆幸自己在读他的书之前完成了关于宝钗、黛玉、宝玉印像系列文章,否则肯定会受到他的干扰。有时候发现他的解读与我的理解相同时,也很快乐。其它的书是自己陆陆续续买的,都很用心地读过了。《红楼梦》及其相关书籍,伴我度过多少伤怀日、寂廖时,对《红楼梦》的一往情深,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幽幽。

************************************************

那一套中国诗词精粹是我在《读者》的封面上看到广告,叫老头在北京买了寄给我的。有了这一套,历朝历代的古诗词精华尽在其中,面对它们,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畅快与陶醉。

很向往古人诗词唱和的雅事,自己也偶尔胡诌着玩玩。1984年夏天读高二时,一次上课前翻开小字典,看到一张小纸片夹在其中,有一首藏头诗写道:劝君却愁笑可掬,徐然心扉亮有余。建树不堪无悬涯,华堂旅厦终属汝。一看就是哪个男生写的,大约我那次考得不好,在用这首诗安慰我。我觉的男生像这样给女生传纸条肯定不好,读过后便赶紧将它撕碎了,可这首诗像长在记忆里一样,印象深刻。很多年后,和老头结婚了,他居然提起这首诗,我才知道,那是另一个同学请他捉刀写给我的。人生真的就像诗词一样,婉转而又奇妙。

************************************************

2010年,在《读者》上读到史铁生的妻子写的怀念他的文章,知道他逝世了,真心悲痛。在《收获》、《人民文学》、《读者》上读过他很多作品,很喜欢这个真诚、智慧、细腻、敏锐的作家。于是,从网上淘得他的作品集纪念版,一一细读,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怀念。

2014年12月份的一次省图书馆讲座,喜欢上作家韩少功。他的作品过去也是在《天涯》、《收获》、《上海文学》上读过不少,购买作品系列也是这两年的事情。他和史铁生共同的特点是真诚与智慧。史铁生更显慈悲,而韩少功更显洒脱。

把这两位名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是基于他们的作品一样的厚重与温暖。

************************************************

这里是周国平与余秋雨的书,他们都是学养深厚,见识广博,睿思善言之人。读他们的书,拓胸襟,长知识,而且不费劲。他们的作品是精品、顶级的鸡汤,富于营养又容易消化,是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导师。当累了、倦了时,随手抽一本翻翻,会顿觉神清气爽,天高云淡。

还有一本周国平的《幸福的哲学》放在学校。那是他的演讲辑,很多说法非常智慧,经常温习一下。

************************************************

董桥、杨绛、沈从文是老人,他们的书却是我的新欢。他们都是新时代的旧文人,有新时代的视野,有旧文人的学识,才情、操守、风范。他们的文字淡淡的,却让读者品出百般滋味;感情平平的,却激起读者内心万丈波澜。读他们的书,学他们云淡风轻,享自已岁月静好。

董桥的读了七本,杨绛的五本都读了,沈从文才读两本。他们的文字如岁月酝酿的美酒,须经历过岁月风霜之后,才能慢慢品出个中滋味。

************************************************

这里十本歌曲、戏曲书籍,其余的是见仁见智的国学普及书籍。这些书之于我,就如零食之于吃货,虽然营养不全面当不得正餐,却颇有滋味儿必不可少。吃货吃零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不让嘴巴寂寞。我读这些书也不是为了充实,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按摩。

************************************************

把它们归在一起,也不全是工具书,但都是长知识的。两个理科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语言文字训练,又偏偏如此认真地热爱。请到它们如同请到一位位良师,惑有解处。

************************************************

外国文学作品就这些。遗失了一本但丁的《神曲》,在师专读书时很认真地读过。还有一套《圣经的故事》不知道算不算。莎士比亚在1990年代通读过,读多了有点像读琼瑶的书一样,串味儿了,有点审美疲劳。《乱世佳人》、《斯佳丽》读的次数很多。曾断言:退休后有一本《红楼梦》,一本《乱世佳人》《斯佳丽》,就够了。那时候不知道,世间的好书实在是多。但我依然最钟情于这三本。

************************************************

这些都是一些人物传记,报告文学之类的。我们的好奇心还是很受时代的局限,我们关心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的命运。张国焘、蒋介石、江青、叶群、开国将领、去台高官......历史向来都是一团迷雾,还是企图看清那些诡异的真相。

************************************************

这些都是儿子读中学时用零花钱买的篮球画报。那是他当时的至爱。我把儿子小学、初中的课本都处理了,高中课本送人了。可这些画报却腾出书架一格郑重地替他收好。当年,经常威协他:不好好读书我就把这些都扔掉!但心里根本不敢冒犯。那是一个男孩最上心的杂志,有着他多少美好的关切与感情。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如今,那个男孩已经在外地当爸爸了,我还是不敢随便处理它们,放在这里将由他自己处理好了。虽然他当年迷恋篮球迷恋球星有些过份,但这毕竟是正当的爱好,不能不尊重。

(0)

相关推荐

  • 2021年8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20种)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始于2006年.2月至12月每月中旬,我们都将为读者奉上由编辑部遴选的一份书单.我们选书的标准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重点 ...

  • 轩诚随笔:书印之·印 / 轩诚清读(第1466期)

    轩诚有话: 也许在专业的篆刻家眼里今天在艺术专栏里分享给大家的印谱也许达不到艺术的范畴,顶多就是个爱好者的习作,但是在我心中,他确是最珍贵的艺术品,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先父梁书印先生所刻,更是因为这是聚合 ...

  • 以《红楼梦》挑战我们的阅读经验

    据说,有家出版社调查当代青年"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红楼梦>名列榜首.近年来,<红楼梦>作为传统经典被列入高中生语文必修的整本书阅读单元,"死活读 ...

  • 《红楼梦》——我只是一本小说

    是时候卸掉"四大名著"的妆了 "四大名著"之说,原是借明代冯梦龙所提"四大奇书",都是广告语,近代将"奇书"替换为&qu ...

  • 啸风解红楼02:读懂红楼梦必备的三种知识和能力

    红楼梦,百年来被无数的红学家和红迷反复解读,这块红地已经被千百次的耕耘了无数次,但是秘密挖掘出来了吗?好多专家和伪专家都言之凿凿的说他们解密了,实实在在的解密了,还有是什么惊天解密的说法,解读红楼梦秘 ...

  • 终生阅读——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716天的第716篇原创文章 每周四晚上是回清华学习充 ...

  • 啸风解红楼03:红楼梦的难言之隐和金陵十二钗的身份

    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它不仅是一部奇书和幻书,更是一部谜籍大典.红楼梦开篇第一回,曹雪芹明确告诉读者,<题石头记>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 ...

  • 理书所记(三)

    当我满怀深情地理完了那些书,那些我认为可以陪我到老的无功用之书时,我感到它们在生命里留下很多很多美好的印记,是我成为现在的我,并且对此感到满意的重要原因.接着再理与职业有关的业务书时,又清理了一批书. ...

  • 理书所记(之二)

    从在黄州读书时算起,书随我从黄州搬回麻城,从麻城搬到大冶,从大冶搬到儋州,从儋州搬到海口,越搬越多.在海口也住过三.四间不同的房子,又多了几次搬来搬去的时候.搬一次理一次,理一次淘汰一批,留存下来的竟 ...

  • 风水手抄,书中记此是杨公亲口诀,万金万两不传人

    风水手抄,书中记此是杨公亲口诀,万金万两不传人

  • 光绪18年的一本手抄命理书

    光绪18年的一本手抄命理书

  • 祝允明3体书法《杂书三记卷》

    明祝允明杂书卷,全高3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祝允明楷书<畸厓记> 祝允明隶书<谯楼鼓声记>,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卷 祝允明行书<魂游曲林记>,明孝宗 ...

  • 读过的书总是记不住?学会这2个方法,快速阅读,你也能过目不忘

    每年制定读书学习计划的大海,最近非常焦虑,马上就要年底了,计划要看的书还没看几本.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和大海一样,经常给自己定立了很多学习目标,例如"我今年一定要读多少本书"&qu ...

  • 姝含命理书

    偏财  正印  日主  劫财   坤造: 丙  辛  壬  癸  (申酉空) 寅  丑  午  卯   十神:枭神 正官 七杀 正财 偏财 伤官 食神 劫财 大运:庚子 己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

  • 上海风情录|香尘:书照记

    书照记 香尘 上星期,看到闲散在书柜外面的书,被我扔的东一堆西一本,杂乱不堪,想把它们好好归拢,便着手整理起书柜.一本书,突然就从书柜最上层的中央挤落下来,恰巧打中了我的额头,掉落地上后,又从书中洒出 ...

  • 苏小蒙/出书“难产“记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出书"难产"记 出书"难产"记 苏小蒙 01 本文作者苏小蒙在写作 我不是职业作家.无论是在工厂当工人时,还是在报社当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