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湿流光
今年春天北京温度不高,空气不好,雨水也不多。清明前的那场雨还有几分诗意。彼时我在玉渊潭看花。风吹樱花落,细雨过人间,归时花叶满肩。之后没几天沙尘暴与雨水同时降临,京城人民喜迎春泥。前两天北京降温降雨,大家把大衣又翻出来穿,雨后天清气朗,草叶的颜色愈发明亮,过了春日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就要迎来夏天了。
我总会把这个春天和上一个春天进行对比。也许因为去年春天大多时间不能出门,宅在屋里看着窗外,觉得每天都是好天气。
一到春天,就会想起大学时练声,在树下一遍遍朗读《春天,遂想起》。那首诗入脑入心,总觉得春天就该去江南,唐诗里的江南,杜牧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五一车票被秒杀一空的江南。
从冬到春,沉寂了半年的人们,出游意愿在暮春时节集中爆发。我订好了酒店民宿,做好了行程攻略,买好了返程车票。我和多湖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只有一张去程车票的距离,还在候补中。
不是因为疫情报复式出行,而是,我们必须要出去走走,与这个世界进行沟通。虽然五一出行人多,虽然手机在手应有尽有,但亲身感受各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与说不同语言的人交流,才能获得这个世界的全景认知。
我们的能力、审美、认知随着阅读、见闻、经历不断提升。打开门,走出门,继续理解世界、理解古今,理解自己。
去年春天宅家时翻冯延巳的词,突然就读懂了美丽字词后的忧思。看着他用明媚灿烂的春景书写哀伤忧郁,枯坐房中的人越发感伤。与年少时读他词的心境感受完全不同。
三度入相,官场沉浮。少年别,风光别,脱去锦衣坐青阶,润湿眉眼的,心心念念的,是扬州城里的细雨,芳草,春水,纸鸢。
绵绵的春雨每年都在下,落进江南的天井中,池塘里,小桥下,落在杜牧身上,落在冯延巳身上,落在苏轼身上。他们走进烟雨深处,前路崎岖,风雨加身,经过处,留下一行行瑰丽词句。
细雨霏霏,浸湿光阴,芳草萋萋,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