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欲征讨准噶尔,文武大臣苦劝不止,乾隆:你们就听朕一次

公元1754年,乾隆下定决心,要统一西北,命将出征,消灭盘踞在新疆一带的准噶尔割据政权,消息一出,朝廷哗然。

除去大学士傅恒之外,群臣纷纷反对,在乾隆的5位军机大臣当中,也只有汪由敦不愿意表率,其他人更是纷纷力言不可。

可惜的是,清廷时期,皇权已经发展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所有大臣的反对对铁了心的乾隆来说,都是耳边风,他告诉诸位:你们就听我劝一次,随即让傅恒亲自统领军机处,令其负责军事战略决策和后方物资补给,在经过一年的准备之后,1755年2月,乾隆调集五万兵、十四万匹马,派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萨喇勒为定边右副将军,分两路向准噶尔进攻。

准噶尔汗国,由卫拉特蒙古地区的瓦剌所分裂,明清交替之初,趁着天下大乱,准噶尔名义上拥护清朝,却趁机兼并其他部落,从而建立起了一个西包巴尔喀什湖,东至蒙古萨彦岭的400多万平方公里强国。

康熙时期,准噶尔的领袖葛尔丹崛起,在打败了西方的哈萨克汗国之后,便开始和清廷争夺漠南以及漠北的土地,康熙因此在1690年到1696年发动了三次征讨葛尔丹的战争,迫使葛尔丹兵败流窜,从而绝望而死。

但是在此之后,策妄阿拉布坦成为了准噶尔部的领袖,随着地位稳固,名义上服从清朝的他,却也和俄国眉来眼去,小动作频频,之后派兵入侵西藏,从而吸引了雍正的注意,他虽然多次出兵平定准噶尔叛军,却无法伤其根本,因此到了1731年,雍正决定派遣大军进行征讨,从而发生了著名的和通泊之战,这也是清廷在近代史以来最惨的一次败仗。

准噶尔汗令策伪装成不敌的样子诱敌深入,结果导致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军轻进,陷入了包围圈,将近1万名清军最精锐的八旗兵和索伦兵,伤亡惨重,只有2000人逃离了包围圈,14位副都统战死,一时间北京城家家挂孝。

正是有了这次惨烈的教训,虽然清廷之后将准噶尔的追兵挡在了郭尔喀蒙古,并且令其惨败而去,但是之后十多年,朝廷却再也不敢讨论进兵的事情。

乾隆刚刚即位不久,准噶尔和清廷又签订了议和条约,从此两边没有战事长达十多年的时间,一直到1750年,准噶尔内部爆发混乱,达瓦齐在沙俄的支持下,坐上汗位,导致准葛尔部落的分裂,其中首领阿睦尔撒纳带着2万人投奔清朝,而这也让乾隆看到了一举消灭准噶尔的机会。

大臣之所以极力反对的理由并不难以理解,边境和平了快20年,没必要去兴师动众,而从明朝以来,由中原王朝主动出击游牧民族的战事,基本上无一例外的失败,再加上准噶尔山高路远,人家又是以逸待劳,难免处于下风。

可是对于乾隆而言,他也有重重担忧,沙俄此时动作频频,而现在清朝强大,指不定王朝什么时候衰落,准噶尔就会趁虚而入,而此时的准噶尔陷入内乱,沙俄的扩张范围又放在了中亚,不在此时出兵,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乾隆因此下定了决心。

事实上这一点他到没有做错,准噶尔地区经过多年的征战,百姓都已经疲惫不堪,清军为此受到了牧民和群众的支持,准噶尔汗达瓦齐狼狈逃窜,带着70多人跑到天山,从而被抓获。而到了1759年,清军又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天山南路因此完全平定,从此在唐朝之后,失去将近千年掌控的西域,又一次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控制当中,并且结束了西北地区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乾隆将这片失而复得的土地命名为“新疆”,也正是如今地名的由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