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告诉你:极端原油行情下,各化学品的差异有多大?
从2020年1月5日开始,国际原油出现了暴跌走势,截止2020年4月5日,布伦特原油暴跌了55%,超过了“拦腰斩”,在此影响下,国内大宗化学品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有的商品跌幅超过原油,而有的商品跌幅远不及原油下跌幅度。
本文,平头哥搜集整理了接近200个化学品,计算从2020年1月5日至2020年4月3期间内,国内主流价格的涨跌幅度,做成了一张图。用一张图,来展示在原油暴跌期间内,哪些化工品价格较为坚挺,而哪些却出现了暴跌的走势。也从另外一个维度,向大家展示国内化工品的景气程度,以及与原油的直接关系。
经过对跟踪期内的国内主流价格涨跌幅度,可以看到,国际油价暴跌55%的基础上,国内有181个商品出现了价格下跌,占到了总跟踪数量的90.5%,而仅有19个商品价格出现了上涨,占到总跟踪产品数量的9.5%。
从暴跌幅度来看,与原油存在产业链相近的化学品,下跌幅度基本与原油接近,而与产业链相对靠近终端的产品,跌幅逐步缩窄。另外,在与此次疫情相关联的产品,却出现了逆势上涨,如异丙醇,跟踪期内价格上涨了45%。
产业链相对靠近终端的产品,因为原料的巨幅波动,需要经过产业链的价值传导至产业链的下游,所以不排除未来存在补跌的需要。而产业链与原油不存在交叉的产品,因为油价成为了全球大宗化学品的风向标,油价的波动对石油化工的产业链带来影响,而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分支产品,也将影响与原油不交叉产业链的相关产品,从而带来整体性影响趋势。
另外,作为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存在的化学品,如氯气、硫磺等,因为油价暴跌导致生产积极性减弱,从而造成副产品供给的减少,价格也多少出现了上涨。
通过对比发现,本次国际原油的暴跌,通过产业链价值传导机制,对产业链中的各个产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是景气度相对较高、市场供需两旺的产品,却受到油价波动的影响较弱,因为这些产品本身存在极高的附加值,和较强的抵御市场大幅波动的能力。
2020年1月5日至4月3日中国化工品主流市场价涨跌幅(横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