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作文‖幸存者偏差 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得复杂

在世界和人生的考卷上,我们也只能是反复纠错,谨慎作答。

在我看来,今年黑龙江考生作答的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出得非常有水平,既有思考深度,也很有现实意义,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00后考生来说,是一次非常必要的思维训练。因为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都会决定他的行为方式,而只有当你理解了幸存者偏差,才会知道这个世界要远比自己想象得复杂,学会用这样的思维模式去待人处事,你的人生和这个世界才不会变得更差。

先复述一下作文材料:“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说过:“重要的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看见的东西。”与之遥相呼应的,是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说的:“看见汪洋就认为没有陆地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错误的结论和判断,多是因为自己的以偏概全,自以为是。我们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我们以为的,未必就是真理。很多时候,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事物,会因为自身的立场、角度、见识,会因为看到的是表面还是内里,整体还是局部,现象还是实质,而得出截然相反的判断和结论。

大智如孔子,也会在陈蔡绝粮之时,怀疑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偷食,因为他远远看见颜回从锅里抓起一点儿米饭放到嘴里,所以等到颜回请老师过来吃饭的时候,“小心眼”的孔子假意说要用这些米饭祭祖,颜回忙说:“这饭不干净,不宜祭祖。刚才落了一点儿灰在里面,我怕浪费,就自己吃掉了”。孔子因此自省:“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同为鞋子的推销员,来到太平洋上的同一个小岛,同样见到岛上的岛民都光着脚,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一个认为,这儿的人不穿鞋,没有市场,一个却认为,这儿的人没鞋穿,大有商机。

所以,面对复杂多义的世界,面对幽微深邃的人性,我们还是要多一些谦卑、理性、审慎的态度,不轻易论断,不贸然行事。时刻用幸存者偏差的理论提醒自己,当理性健全的人,做行为正确的事。

当你理解了幸存者偏差,你就不会对任何一个人群和行业有偏见性的想法,你会知道哪里都是鱼龙混杂;你就不会说出“戏子误国”、“记者去死”之类的屁话,因为你知道那都是在用道德的名义打砸;

当你理解了幸存者偏差,尤其是当你成为了老板或领导,你就不会乱拍脑瓜,让荒唐的政令频发,让下属和员工抓瞎。那些像让班主任试喝疑似有问题的牛奶、让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替开发商卖房的荒唐领导,最愚蠢之处就是只见一点,不及其余;只看结果和目的,不想过程和手段;

当你理解了幸存者偏差,如果你是一个纸媒人,你就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冲击而自乱阵脚、自我矮化,为几家原本都没听说过的纸媒的倒掉而兔死狐悲,却没注意到每天朝生暮死的新媒体到底有多少家;你就会更明晰自己该坚守的是什么,该改变的是哪里,而不会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也不清楚自己该向何处抵达;

当你理解了幸存者偏差,你就不会因为看到一个北大状元卖猪肉成功,就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想法;也不会因为看到有人当保安考上北大,就以为在北大当保安可以名校直达。你不会轻易相信成功学的神话,也不会轻信骗子利用幸存者偏差打出的“考研包过,不过退款”的谎话;

当你理解了幸存者偏差,你就不会闹出“没来的同学请举手”的笑话,不会因为电视上在春运中问了两三个乘客都说票好买,就相信这是实话;你也不会因为在网络上集中看到了一些负面新闻,就认定整个世界都是脏乱差;

当你理解了幸存者偏差,你就会在众声喧哗里,注意到“沉默的螺旋”的无声表达;你就会在群情骚动中,去寻找隐藏的真相和理性的回答;

当你理解了幸存者偏差,你就不会只看到“一将功成”的辉煌,而看不到“万骨枯”的惨状;你就不会只为新闻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落泪,而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人们的命运无动于衷;你的慈悲将不仅仅局限于感动,而是一种推己及人、表里如一的温暖传达……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的意义所在,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命运走向。但是,我们对于“幸存者偏差”概念也不宜滥用,我在网上特意查了一下,发现高考作文中给出的材料,其实还缺少后半部分:

事实上,沃德教授就关于飞机击落问题先后提交了八份不同方面的报告,其中主论文为《一种根据幸存飞机损伤情况推测飞机要害部位的方法》,光这篇论文就有好几十页、上百个公式,所以,沃德教授的结论,并不仅仅是靠逆向思维或多角度思考,而是经过诸多详细而严谨的论证分析,才做出的精准判断。更让人遗憾的是,年仅48岁的沃德教授,虽然善用“幸存者偏差”的思维,找到了战机隐藏的危险,但自己却还是在空难中与妻子双双遇难,最终没有成为残酷命运中的幸存者。在命运的枪林弹雨中,真的是常见偏差,罕有幸存。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复杂,复杂到即使用“幸存者偏差”的理论,也不能把全部的问题解答。这让我想起刘亚伟在《致喜欢思考的朋友》一文中说的:“人们习惯于获得一个答案,以安放自己的关心。然而人们不知道,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所遇所见所闻,包括我们自己的一生,都是以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以答案的形态,叠入人们的心灵。”

所以,在世界和人生的考卷上,我们也只能是反复纠错,谨慎作答。

也许,你还可以看看——

致高考:面对人生大坎 你是否拼尽了全力?

道理之外,还有认知;事理之外,还有情理

要逃过岁月和生活的碾压 你只有强大别无他法

我为什么不喜欢在聊天群里撕

被门夹过的核桃也补不了你被驴踢过的脑袋

严书记被查 果然春风不度娘子关啊

媒体报道性侵医生被指破坏医患关系:容不得别人说脏 这是病得治!

办公室放小说盆栽成“作风问题” 是“机器对机器”的冰冷态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