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左宝贵乞粥

左宝贵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夏秋之际,浑河泛滥,大批灾民涌进沈阳城。为解灾民之急,奉军总兵左宝贵放粮拨款,于小西关设施粥场,每天早上向衣食无靠的贫民“放粥”。开头几天,碗大粥稠,百姓对左大人甚为感激。几天后,忽有一大汉背着幼女,在总兵府门前喊冤告状,非要见左大人不可。原来,这大汉在粥场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领到半碗粥,粥稀得象涮锅水,仅有可数的几个米粒。出于怨愤,他唱了一段快板:“左大人施粮百斗又千斤,施粥小官贪赃把粮吞,苦得百姓喝碗米汤伤透心……”。不曾想被粥官听到,将他毒打一顿。大汉不服,所以特来总兵府告状。

左宝贵被称为“甲午三英”

左宝贵听罢大怒,令人买来新衣裤给这父女俩换上,自己则穿起大汉的破衣烂衫,只身一人混入粥场私访。左宝贵夹在乞粥的队伍里,听到的果然是一片怨叹之声。待他领到粥后,端起碗来数了数米粒,气得浑身打颤,抬手将碗扣在粥官脸上,惊呆了在场的军民。粥官上前掀住左宝贵,举手要打,却被旁边一个认出了总兵大人的兵士拦住。这个贪赃枉法的粥官吓得尿了一裤子,捣蒜似地磕头求饶。左宝贵当众审问,贪官不得不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当着周围衣衫褴褛的灾民,左宝贵愤怒之极,痛斥赃官,将其当场斩首示众。

从此以后,粥场的粥又稠了,全城穷苦百姓深深感激左大人的功德。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

  • 范县归来写板桥 | 作者:刘克庆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民间故事:皇帝催交皇粮,知县交上三千石麦糠,皇帝却夸他干得好

    唐代天宝年间,陈州有个叫陶之靖的知县,陶之靖勤政为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非常受百姓的爱戴. 那一年恰逢大旱,麦子从种到收滴雨未下,连湖里与河里的水都干涸了.人们饿得只能吃树叶,挖 ...

  • 电视剧于成龙第33

    电视剧于成龙第33集剧情介绍 颗粒无收百姓饿毙 于成龙冒死私放皇粮 于成龙到任后,四处查看,所到之处民众饿死倒毙路旁不计其数,直隶灾情之重出乎意料. 四品守道董秉忠禀报,自从灾情发生后他也曾上书恳请户 ...

  • 和珅赈灾时往粥里放沙子,官员得知后纷纷谴责,百姓却感恩戴德

    评说历史人物绝对不是简单的累积功过那么简单.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坏人,也没有纯粹的好人.说起清朝大臣和珅,受影视剧作品的影响,很多人会觉得他是一个纯粹的大贪官,觉得他在历史当中的形象,就像王刚老师在影 ...

  • 和珅救灾时在粥里掺沙子,乾隆赞赏有加,数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和珅是古时候著名的大贪官,可也是能干之人.他深得乾隆皇帝宠信,还和皇家联姻成了皇亲国戚.虽然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垄断钱财,但他也确实为乾隆做了不少实事,那么和珅的办事能 ...

  • 「沈阳掌故」“中和福”茶庄重放光彩

    中和福茶庄坐落在沈阳繁华的中街路北.在门面顶部正中,以饱满的楷书书有朱红色的大"茶"字,整个门脸装修得格外醒目而又古朴. 据<盛京时报>记载:它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 ...

  • 「沈阳掌故」吉顺大楼缺个“角”

    走到沈阳中街路北百货公司第二商店营业大楼(过去是吉顺丝房大楼),有心人会发现这座大楼的西半部有四个大橱窗,东半部却只有两个,很不对称,俗话说"缺个角".这一角之缺,恰恰反映了旧社会 ...

  • 「沈阳掌故」名扬海外的吉顺丝房

    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旧址,原名吉顺丝房.旧沈阳百货店,皆名丝房,其来源在于最早开业的百货商号,是由经营桄丝作坊发展而来,故取丝房之名.在沈阳的许多大型丝房中,规模最大.驰名最远的首推吉顺丝房. 吉顺丝房是 ...

  • 「沈阳掌故」五金行业的变迁​

    沈阳五金行业的历史比较久,早在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就有了铁炉业,主要生产刀.剑.农具和人民生活所用的菜刀.斧头.剪子等,以产销合一的方式经营.1880年(清光绪六年)城内已有6户铁炉业和5户摊床 ...

  • 「沈阳掌故」欧阳予倩与沈阳话剧

    欧阳予情(1899-1962)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剧家,多年留学日本,参加了"春柳社".回国后,他积极提倡新剧运动,演京剧.话剧,并做过电影导演.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担任中 ...

  • 「沈阳掌故」刘凯平的光辉一生

    <奉天通志>记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火车头"牌牙粉曾独占沈阳市场,畅销东北各地.这个名牌,是当时一个年轻人刘凯平开创的. 刘凯平 刘凯平,辽宁义县人.1913年来到 ...

  • 「沈阳掌故」杜重远的战斗历程

    杜重远,奉天怀德县人(今属吉林省).早在奉天两级师范附属中学读书时,他就常常不顾学校禁令,积极联络同学进行抗日爱国活动.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

  • 「沈阳掌故」抗日到底的黄显声将军

    看过<红岩>的人,都会记得有一位黄将军吧!他经常给狱中出版的<挺进报>提供消息,教"小萝ト头"读书识字.这位令人尊敬的人物原型,就是东北军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 ...

  • 「沈阳掌故」奉军文治派领袖王永江

    王永江,字岷源,号铁龛,奉天省金州人,生于清同治11年(1872),卒于1927年.1855年考取优贡,曾受辽阳地方团总袁金铠之邀,到辽阳办警务学堂,当过辽阳警务所长.东三省鼠疫流行时,他防疫有功,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