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记忆——在那遥远的地方
赤峰记忆——在那遥远的地方
梁树春
二弟十六岁时随我到阿旗插队,参加工作结婚后留在了阿旗。他因病去世,骨灰运回赤峰安葬。他少年时心灵手巧,画,画得好,字,写得好,乐器乐谱无师自通。下乡时他带了家里的二胡、《芥子园画谱》和《颜真卿多宝塔拓片帖》等用以学习。
我们在公社牧场插队,牧场小村及小村的粮料地都在杏林之中,每年五月山杏花云霞般开满了山野。小村东侧是处契丹村落遗址,我们青年点儿有同学在遗址西边的菜园子挖地时挖到过铜镜和拣到过“开元通宝”的古钱币。山里有马鹿、野猪、狍子、野兔和狼。二弟做了个火药枪,闹狼时每天晚上放一枪。仅一天没放枪,狼就进了村子,咬死了青年点的驴。没了驴,我们只好借牧民家的驴进行米面加工了。
我们这个甸子的南面是昆都公社乃林扎布大队的粮料地,这片粮料地由赤峰一中的下乡知青耕种。我们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都是本该读书的年龄,却把大好的青春抛在了这近乎契丹时代的农牧劳作上。他们与我二弟年龄相仿,都像孩子呢。那一天,他们点儿的一些同学骑了驴,浩浩荡荡到我们点儿坐客来了。二弟拿出了他拣的草原白蘑招待客人。二弟的骨灰安放时,我们点和乃林扎布点的同学都参加了。二弟在赤峰少年时的朋友也参加了。乃林扎布点的于东志同学远在锡盟工作,得到消息后连夜驱车绕路右旗带了大板的梁同学赶回赤峰,参加了二弟的葬礼。我们这些朋友由蒙、回、汉三个民族组成,命运把我们紧密联在了一起。
回忆青年点,重温与同学们同甘共苦的日子,二弟握着二胡自拉自唱的风采犹在眼前。如果二弟健在,退休后我们这些同学共聚赤峰同享朋友之乐该多好啊。
个人简介:梁树春,共和国同龄人。曾在《星星》、《诗潮》、《中国诗歌》、《诗歌月刊》、《诗歌周刊》、《诗林》、《甘肃诗人》、《中华诗词》和赤峰本地报刊发表诗文多首(篇)。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诗词学会会员。自印诗文集《听松集》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