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文:邵东!我的第二故乡/为何邵东的明天注定更加美好?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作者简介】张怡文,娄底涟源人,从事五金加工技术工作,喜欢文学诗词,并把她当成生命中一部分。有作品见于报刊平台。

邵东!我的第二故乡

张怡文     

作为邵东的门郎女婿,走邵东已经有三十余年了。作为娄底人,1996年因单位不景气,来到邵东仙槎桥,也有二十一年了,可以这么说,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了。

三十年来见证了邵东太多的变化。那时城区只有衡宝路,胜利街,和平街,东风路那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火车站也非常简陋。我们坐火车到邵东时天还没有亮,在候车室的长凳子上还要坐上一会儿。等到天蒙蒙亮,坐上五毛钱的马车到县城。一路的路况非常差,坑坑洼洼,颠到县城时天色尚早。街头竟然有摆着让人洗脸的小摊,一个小木架,一个水桶,几个热水瓶,一个脸盆,几条毛巾,一毛钱洗一次,倒也让人神清气爽,一扫旅途劳顿。由此可见邵东人的商业头脑非同一般。慢慢地马车变成了农用三轮车,微型车,公汽,到现在的无人售票空调公交车。

当年我才来仙槎桥一个私营企业搞技术,那个时候条件真的十分艰苦,真正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许多的事情都是人拉肩扛来完成的。“开拓进取,敢为人先”,正是邵东精神的写照。

仙槎桥历来被称为“五金之乡”,附近多产锰、铁矿,据说这里“打铁”的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菜刀、剪刀、剃刀。“三刀”在明清时期就闻名遐迩,近代的邵东五金厂的“三刀”产品更是全国名牌产品,远销海外。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说过他当年的打铁经历,改革开放后,家庭作坊式工业迅速发展,他打菜刀㧜,八十年代时,起早贪黑一天能挣二十来块钱,当时可是收入很高了。不过可不是轻松钱,俗话说:人间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一天下来,手掌麻木失去了知觉,碗端在手中掉地下了也没感觉。后来挑着铁货,串村走寨上苗山。虽然挣了点钱,但在外面吃饭点只叫一碗米饭和一碗面条,把面条吃完了,把饭倒入面汤里和饭吃,省下了菜。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省,他告诉我,要把钱省下来以后做生意的本钱,邵东人的吃苦耐劳、勤劳朴实和生意头脑可见一斑。

“今打铁,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一歇,我要回家去打铁”。这首当地家喻户晓的童谣就是历史的见证,据说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毛百斤打铁》原型也是出自这里。

今日的邵东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模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老城区向四面八方延伸,工业品市场,五金城,建材城,家电城……国际商贸城,商业高度发达,沪昆、两广,衡邵高速、高铁,一条条现代化的交通线通往全国各地,市容环境也是一改过去的“脏、乱、差”,宽敞的大道纵横交错,一栋栋现代化的建筑高耸入云,一座凤凰城就能当人家一个小县城。

在“兴工强县”的方针下,一个个现代化的工业园争相兴起,现代化的厂房,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管理。兴德缝制、永丰五金等邵东制造相继生产出一流的产品,一跃成为挺近世界市场的俏货,一改往日人们对“邵东货”就是“假货”的观点。

邵东自古人文蔚起。匡互生,严怪愚,贺绿汀就是这一方水土养育的世界名人。十八大以来,全县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夯实城乡文化阵地,发展文化产业,以“五个一”精品创作为龙头,以“贺绿汀文艺奖”为推进手段,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力作,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

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工程, “户户通”用户、 “村村响”村级平台全县铺开,形成了“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和当地志愿投入公益事业的人数成正比。资料显示,邵东全县志愿者注册人数就有11万余人,居全市第一。打造了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义工联”、“党员志愿服务队”两个品牌志愿服务组织,成了邵东人凝心聚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光辉旗帜。

商贾发达,制造业腾飞,文化事业繁荣,道路四通八达,邵东的明天注定更加美好!

2018.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