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再释义:第五章“不如守中”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一
第一 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白话) 道这个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宇宙根本,可以安一个道的名词给他,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词可形容. 名这个 ...
-
如何理解道常无名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所说的道本来不是物,但要谈说它,就不能不在语言中把它称作一个物,这就使得非物的道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了一种物.除了根本不说它,只要 ...
-
道德经讲义-第五章 橐籥守中-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章 橐籥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间生生化化变动不拘者,全凭此一元真气主持其间,上柱天, ...
-
《道德经》第十五章:为道谦恭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 ...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这一章节,是老子给到统治者的建议,主旨清静无为. 先贴下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完美的有缺陷,作用不减.最充盈的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五章 天地不仁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亓犹橐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
-
《道德经》四十五章《大成若缺》悟读述杂【45】
《道德经》四十五章《大成若缺》悟读述杂【45】
-
《道德经》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品读述杂【15】
《道德经》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品读述杂【15】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之名“大”的含义——表明道的规律,王需依此规律而为
(一),经文 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之由来——自然而然,道之名的由来——表明道的规律
(一),经文 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