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613期: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那么“有知识“和“有文化”到底有啥区别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613期#
毫无疑问,有知识和有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段时间网上有很多人在讨论这个事儿,辩论这个事儿,然后我们后台留言里边又有些同学跟我探讨这个问题,希望我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那今天我们就抽点时间来谈谈这个话题:有知识和有文化,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给大家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儿:在读硕士的时候,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陪着一个文化馆的老师去拜访一个高校的老师。大家一起聊聊三国的话题,三国的话题当然要谈到诸葛亮,谈诸葛亮当然要谈到一个事件——“三顾茅庐”,一个文本——《诫子书》。在这个沟通过程中就要涉及到很多知识点,比如东汉建安12年,公元207年冬12月,一个下雪天,刘备来见卧龙先生诸葛亮,这一次是二顾茅庐,当时刘备47岁,诸葛亮27岁,孔明比刘备小整整20岁。
进一步来说还有更多的知识点:诸葛亮是山东临沂人,他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孔明先生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他活了54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在去世之前,他写了一篇《诫子书》留给自己的儿子,《诫子书》当中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8个字很多人会写成条幅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边。
实际上《诫子书》开篇是这样说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共就80多个字,在《诫子书》的文字里边包含着淡泊、俭静、惜时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强调。孔明先生的儿子名叫诸葛瞻,他17岁娶了刘禅的女儿,成为驸马都尉。后来邓艾伐蜀的时候,36岁的诸葛瞻率领大军在绵竹跟邓艾展开决战,最后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都双双战死在绵竹战场。我们可以看到从三顾茅庐加入刘备的团队开始,诸葛亮真的是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当时在谈到这些三国话题的时候,这位大学的老师慷慨激昂,侃侃而谈,而且姿态也颇为强势,在沟通交流过程中真的有一种居高临下俯视的感觉。相反这位文化馆的老师就一直在侧耳细听,一边听还一边不忘记给大家把喝干的茶都续上杯。后来大家想听听他的想法,他就谈到了三顾茅庐当中刘备的低姿态,还有这个过程中诸葛亮所使用的口碑传播的策略,以及在人际交往当中“观人观交”的思路。
他刚说的这一点,那位大学的老师就把他话头又接过去了,接下来继续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作为一个小字辈,我当时就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以我的感觉来说,这位文化馆的老师是个有文化的人,而这位大学老师只能算一个有知识的人。他一边讲着刘备的宽容低调,含蓄内敛,他自己一边特别的高调,特别的强势;他一边给刘备成全别人点赞,一边在那里使劲地展示自己,甚至于有点自卖自夸的味道,整个过程中根本不怎么在乎别人的感受。
喝完茶从这个屋子里边出来,我就感觉到有三国知识的人真的不一定有三国文化。知识和文化这两个概念是有相互交叉的领域的,但总体上来讲文化恐怕更宽广、更深厚一些。一个人有没有知识可以用标准来考核,甚至可以建立量化的标准来考核,我准备100个相关的问题,你能打90分以上,就算你有了这方面的知识。不过有文化却没法进行量化考核。
我认为一个人有没有文化,要看这么三个要点:第一,能掌握深层的知识;第二,对这些知识有加工和再创造的能力,这个也就是说我们所强调的悟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精神财富,跟自己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相结合,知道了还能做到。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文化文化重点不在“文”,重点在“化”。“化”成饮食起居,家常里短,鸡毛蒜皮,言行举止,只有“化”了以后才能算文化人。所以进一步来说有知识可以算文人,但是只有“化”过以后才能算文化人。
我们随便举个身边的例子:这几天猪肉降价了,今天中午我想吃一个红烧排骨,那问题就来了,这排骨要拿水焯一下,是热水下锅还是凉水下锅?大火烧开,文火慢炖,大火烧开多长时间,文火慢炖多长时间,高压锅上气要压压多长时间?还有要不要炒糖色,如果不炒的话,排骨能不能上色,那些佐料应该怎么放,最后要收汁了应该怎么收?
如果一个人在网上搜到菜谱,看过视频,这些问题他都能回答,这时候这个人就算有知识。那么什么是有文化?就是真的动手操作起来,能够把菜谱变成一盘真正的红烧排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体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调和五味”的管理奥妙,并且能感受到通过食物连接可以增进感情交流。逢年过节厨房里有了烟火气,这家里边就有了节日的温馨。并且排骨做成之后,还能想到给邻居家的留守老人或留守儿童送去一份,让他们也尝一尝,你看这个就是有文化。
所以我们最后做一句总结:当那些冰冷的知识有温度、有灵魂、有人间烟火气,化成了有情感、有信念的行动之时,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人是个有文化的人。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