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离不开这两个秘密盟友的相助

根据《世说新语》和 《汉晋春秋》 的记载,魏明帝曹叡病重,自己书写不能,几乎无法起床。

他之所以改变让燕王曹宇等近支宗亲辅政的原定计划,改让司马懿参与托孤辅政,是其亲信近臣,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等人的坚决劝阻与进言。

《世说新语》:“曹肇弟纂为大将军司马,燕王颇失指。肇出,纂见,惊曰:'上不安,云何悉共出?宜还。'已暮,放、资宣诏宫门,不得复内肇等,罢燕王。肇明日至门,不得入,惧,诣延尉,以处事失宜免。帝谓献曰:'吾已差,便出。'献流涕而出,亦免。”

《汉晋春秋》:“放、资出,曹肇入,泣涕固谏,帝使肇敕停。肇出户,放、资趋而往,复说止帝,帝又从其言。放曰:'宜为手诏。'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於是宇、肇、献、朗相与泣而归第。”

但是, 曹宇一系人马,包括了曹魏中央禁军最重要的各个将领,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这种曹氏宗亲控制宫廷与禁军的布局,区区刘放孙资两个近臣如何能胜?如果真如刘放孙资向曹叡污蔑的,燕王曹宇拥兵南面,不让他二人入内,那么刘孙二个文臣,怎么能跑到曹睿面前告状的?

所以,此刻身为武卫将军的曹爽,掌握魏国禁军最核心的武卫营,直接控制宫廷,他的临阵倒戈,放入 刘放、孙资进言,才是曹宇集团失败的关键。同时,也是负责守卫宫廷的武卫营,奉曹爽密令,将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等,拦阻在宫门之外。

本质上,此事就是孙资刘放说服了曹爽,联手发动不流血的宫廷政变,以事后让曹爽以宗亲身份做首席辅政大臣为诱饵,让他同意将原来不在辅政名单的外姓大臣司马懿,也成为辅政大臣。至于曹睿所谓的托孤与更改旨意,极可能只是这几人伪造的遗诏。

刘放孙资在此后的正始年间,实际上是延续了和司马懿密切合作,所谓的曹爽专权十年,其实是远不能专权。

曹爽一度想把司马懿从太尉转为大司马,让他专务军事,剥夺其参与尚书台的政务权力。

但是司马懿政治同盟的刘放孙资,以此前曹仁、曹休、曹真都“累薨于位”,大司马这位置太不吉利为由,在诏书转司马懿为太傅,以尊老的名义提升司马懿政治地位,但是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的军事大权如故。

《晋书*宣帝纪》  :【爽欲使尚书奏事先由己,乃言于天子,徙帝为大司马。朝议以为前后大司马累薨于位,乃以帝为太傅。】

《三国志*魏书*齐王芳纪》  【於是帝使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为诏曰:'昔吴汉佐光武,有征定四方之功,为大司马,名称于今。太尉体履正直,功盖海内,先帝本以前后欲更其位者辄不弥久,是以迟迟不施行耳。今大将军荐太尉宜为大司马,既合先帝本旨,又放推让,进德尚勋,乃欲明贤良、辩等列、顺长少也。虽旦、奭之属,宗师吕望,念在引领以处其下,何以过哉!朕甚嘉焉。朕惟先帝固知君子乐天知命,纤芥细疑,不足为忌,当顾柏人彭亡之文,故用低佪,有意未遂耳!斯亦先帝敬重大臣,恩爱深厚之至也。昔成王建保傅之官,近汉显宗以邓禹为太傅,皆所以优崇俊乂,必有尊也。其以太尉为太傅,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裴注引《魏书》)

按诏书所写,曹爽以大将军名义,奏请将司马懿由太尉升作大司马,是由三公升到了三公之上,所以诏书中称曹爽是“乃欲明贤良、辩等列、顺长少也”,但是诏书也特别指出“先帝本以前后欲更其位者辄不弥久,是以迟迟不施行耳”,自曹魏立国以来,曹仁、曹休、曹真等人都是被任为大司马后不久就病死,所以“大司马”这个词就成为曹魏中核心人士的禁忌,曹爽作为当事人曹真之子,对此应该最有体会,所以刘放孙资在诏书中特别提示:“当顾柏人彭亡之文”,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曹爽的当面警告。

最后,任命司马懿为太傅,则是一种真正的尊崇,太傅与太师、太保一样,作为自古以来的上公,常在三公之上,与三公的界限上下分明,曹魏立国以来,只有钟繇曾由太尉转升为太傅,相比大司马曾由曹仁、曹休、曹真等重将担任而言,司马懿继钟繇之后就任“太傅”,也使得他被赋予了与钟繇一样的“国朝元勋”的地位。而且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司马懿的军权也一点没削弱。

另一方面,无论是以上几处史料正文,还是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剿灭曹爽一党以后的记载,都不见有司马懿再度加任“录尚书事”的记载,由此推测,司马懿“录尚书事”的特权并没有因转任太傅而被削除,

只是太傅“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掌以善导,无常职”,作为尊老之官,就不好与自曹魏立国以来常置领政务的大将军,抢先去“录尚书事”,参与尚书台的政务决断工作了。

但是,司马懿不管理日常政务,却依旧保留着整个国家的军政大事决策权,从来也没于被排除出政治中枢。

一直到正始五年,  曹爽举兵伐蜀时,司马懿还在大力伸手,力图控制中央军权。

到正始八年 五月,曹爽在兴势之战大败而归,威信受损后,在首都洛阳收回被司马懿侵夺的军权。两大权臣直接撕破脸了。司马懿才假借年老之名而装病了,虽然称疾不与政事,但是都督中外军事的职务一直没放手,其实时间并不长,距离正始十年年初的高平陵政变,也只有一年半时间。

而司马懿的忠实政治盟友,曹睿时期就一直执掌中书省机要大权的刘放和孙资,也是在此后的正始九年,学着司马懿的以退为进,离开中枢,告老归家。

【正始九年春二月,卫将军中书令孙资,癸巳,骠骑将军中书监刘放,三月甲午,司徒卫臻,各逊位,以侯就第,位特进。】(《三国志*魏书*少帝纪》)

这两个关键人物,对司马氏篡夺魏政,开启晋朝的巨大作用,其实很像同为中枢机要文官的刘昉郑译,对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皇权的巨大作用。几百年后,周宣帝病重时,此二人也依样画葫芦,完了类似的一出。同样是在强势君主病重时,发动政变排斥了皇室宗亲,矫诏让外姓大臣辅政。

对照魏明帝之前的惊心动魄波诡云抉,历史往往是那么相似。阿公阿公驾马车,不意阿公东渡河,阿公来还当奈何。帝王之起,自有定数,信矣。

(本文大部分观点,为笔者好友【元年春王正月】  原创撰文 | 授权【狐狸晨曦】整理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