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衰落——一艘孤独的清朝帆船跨越大洋直抵欧美,掀起中国热
1848年3月28日,一艘中国样式的木帆船缓缓驶入伦敦港,码头上的人们无不凝视这艘来自中国的船,上翘的船首船尾涂着彩色的油漆,让这艘船显得如一只水鸟般灵巧;三道桅杆并不高大却显得极有威严,让这艘船显得格外壮观;船上身着中国传统服装的水手,敏捷地在船上操作着,又让这艘船显得极具异域风格。
停泊在伦敦的“耆英号”
一、天朝的觉醒,水师急需大兵船
我国有着悠久且辉煌的历史,在许多领域都曾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造船业也不例外,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舟”字,且从这个“舟”字字形来看,已经具备了今天木板船的基本结构,说明至少在商代,中国的船舶已经比较完善了。
随后的数千年中,中国的造船业发展较快,春秋战国修建了不少运河,说明当时已经非常重视内河漕运;隋代隋炀帝下江南的楼船据说有五层之高,可以承载数百人生活;在元末,陈友谅的战船更是可供战马奔驰,可以想象其规模之大;更不必说人人皆知的郑和下西洋,最大的宝船长达44丈,有12面帆。
郑和船队
但自从郑和以后,明朝为了防范倭寇,开始了“海禁”政策,此后中国的造船技术便没有大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倒退。自清朝入关后,“海禁”政策得以延续并发展,清朝统治者自从打败台湾郑氏割据势力后,在海上便没有了“对手”,海防进一步废弛,清朝水师成为了只能在近海巡逻的“缉私队”,不再能深入大洋作战,中国也渐渐成为了渐渐失去了建造大型海船的能力。
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纷至沓来的欧洲舰队将中国沿海各大水师打得无力还手,一艘艘舰船被击沉、一座座城池被攻陷,清朝统治者也明白过来,自己的水师绝不是外夷坚船利炮的对手。尽快的强化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唯一能将外夷阻挡在国门之外的途径。
旧式水师战船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原本那些数量庞大的操作笨拙,行驶迟缓的那些旧式兵船也被英国打得所剩无几,因此清廷有了重新振兴海防的意图。振兴海防首要的就是造船,造出可以和欧洲列强一较长短的兵船,是清朝的重要目标。此外,随着通商口岸的开辟,贸易的需求也促使造船业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复兴。在这样的背景下,沿海水师开始更新战船,不少地方开始尝试建造起大型船只。
操作不便的旧式战船在英军面前不堪一击
二、好奇的英国人买下“耆英号”
显然,作为殖民者不希望中国真的拥有强大的海防实力,外国殖民势力也开始关注起中国的造船造船能力。很快,有一条消息传到英国人的耳朵里,据说中国人建造了一型大型战舰,排水量达到数百吨,可以与英国军舰媲美。
从现有资料来看,这艘船为传统福船样式,长约50米,宽约11米,排水量在700-800吨之间,这个吨位已经和英国的五级巡航舰相当。载炮数量大约在20-25门,且应是远超旧水师的重型火炮,战力提升较高。全舰用柚木建造,有15个水密隔舱,结实异常。主桅杆高达27米,头尾桅分别高23米和15米,使用传统的中国硬帆,主帆重达9吨,能适应各种风向。船只采用悬吊式尾舵,重约7吨,却可以随时吊起来,采用的是广船样式的菱形孔多孔舵,操作较为灵便,通过性良好。
乘风破浪的“耆英号”
英国人希望获得这艘船,以验证中国的造船能力。很快,英国人打听到广州有一艘商船的规格和中国最新式的战船规格相同。于是,在1946年的8月份,英国人利用一个四品官员的身份,秘密将这艘船买下了,并将这艘船命名为“耆英号”。耆英是当时中国的官员,曾任广州钦差大臣。之所以将船命名为“耆英号”,并不是耆英在中国有多么有名,而是因为耆英是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的官员,英国人觉得耆英是清廷少有的具有开放思想的人,对耆英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好感。
买下“耆英号”的英国人,准备驾它前往伦敦,在航途中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时也拿来作为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象征性礼物。但当时清政府法律严禁将中国船只卖给外国人,这主要是之前海禁政策的延续。为此,买下船只的英国人穿着中国人的服装,雇佣了30名中国水手,才顺利地将船从广州开到了香港。
停泊着的“耆英号”
三、劈波斩浪,巡航大半个地球终达伦敦
1846年12月6日,在礼炮声中,由英国船长查理斯·阿尔弗雷德·奥克兰·凯勒特(Charles A. Kellet)指挥的“耆英号”缓缓地驶出了港口。香港许多人获知这一消息,纷纷前往码头或者乘船观摩,想要看一看这艘前所未有的、试图绕半个地球前往英国的中国平底帆船。连当时的香港总督、海军舰队司令及舰队所有军官、驻港英军总司令等高官,乃至大部分香港著名人士都登上“耆英号”的甲板参观。
于1847年1月26日经过爪哇海角,在爪哇海和苏丹海峡停泊了六周,继续向南航行。3月22号,它遭遇了西南台风。3月30日绕过好望角,在好望角“耆英号”遭遇到了一场暴风雨,暴风雨虽然损坏了一些船上设备,但是整个船体安然无恙,这说明它的抗风性能丝毫不比英国制造的海船要差。
“耆英号”甲板
在4月17日,“耆英号”抵达圣赫勒拿岛,也就是囚禁拿破仑的岛屿,一直停留到了4月23日。不知道船上的30名中国水手是否瞻仰过拿破仑的故居。倒是当地居民对这艘船很感兴趣,纷纷上船参观。
随后“耆英号”重新起航前往伦敦,但由于船舵和风帆被暴风雨损坏,又受到了风向和海流影响,船只偏离了航线,等发现时反而离美洲更近。由于船上的中国水手只签订了到新加坡及雅加达的八个月的合同,且船上的淡水和食物短缺,纷纷表示反对前往伦敦,几乎发生骚乱。无可奈何下,船长凯勒特只好答应前往纽约后,让中国船员乘其他船回广州。
终于在1847年7月9日,它抵达并停泊于位于曼哈顿南端的巴特里公园。当地举行了一个热烈的仪式来欢迎它。之后的几个月里,即使要付出25美分的不低门票,每天仍然有多达约4000人参观“耆英号”。之后在波士顿,它也遭遇了几乎相同的热情。在此期间,中国船员因为报酬问题还和船长打了一场官司,好在成功讨回了工资。在10月9日,26名中国船员得以乘船返回广州。而另外几名则选择留下了继续前往伦敦。
1848年2月17日,“耆英号”驶离波士顿,开往英国。在大西洋上,“耆英号”全程都遭遇到恶劣天气。一场暴风雨摧毁了它的两艘救生小船,撕裂了前桅帆,勒舵索脱开,破坏了船舵,二副在修理船舵的过程中溺水而死。尽管如此,“耆英号”还是在3月15日抵达了泽西岛。整个航程用时21天,这比当时欧美之间的定期邮轮还要快。稍作休整后,于3月28日沿泰晤士河到达伦敦。
远在国外的“耆英号”
四、风光无限,成为英国人了解中国的门户
抵达伦敦之后,英国人以更隆重的形式纪念“耆英号”的到来。他们为其抵达特意制作了纪念章。
“耆英号”纪念章
这艘船就停靠在东印度公司的码头上,供人参观。因为这艘船除了其构造与欧洲船只完全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交谊厅,那儿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都贴有图案漂亮的墙纸,墙上挂满了卷轴的字画,还有许多形状和大小各异,用不同材料做成的灯笼,灯笼架上精雕细琢,并因镀金而显得富丽堂皇。房间里还有各种家具、雕像和古董。整艘船处处显示着东方古国特有的神秘韵味。
无数伦敦名流和市民前往“耆英号”参观。其中还包括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和艾伯特亲王,他们也在威尔士亲王、公主和普鲁士王子的陪同下参观了这艘帆船。女王一行受到了东印度公司职员们和“耆英号”上的中国船员们的热烈欢迎。在船长的陪同下,皇室成员们参观了该船的交谊厅和艉楼。女王在艉楼上接受了成千上万名围观者的雷鸣般欢呼。女王子在离开之前向凯利特船长表达了她从参观中得到的极大乐趣。
《泰晤士报》这样写道:“在伦敦附近的展览中没有比中国帆船更有趣的了。只要跨进入口一步,你就进入了中国世界。仅此一步你就跨越了泰晤士河,到了广州”,“耆英号……为深厚悠久的中国文化打开了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
被围观的“耆英号”
甚至和今天的旅游景区一样,英国人在码头上草草建起了一圈木栅栏,以防备偷窥者。然后,他们向每位登船者收取1先令的门票钱。如果要在船上买本宣传册,还要再额外付出6便士。之后的几年间,“耆英号”辗转于利物浦等各地港口之间,满足着人们的好奇心。1855年,它终于被卖掉,并被两家船厂拆解。
在此期间,留下的几名水手也是热门人物。其中有一名叫做“希生”的船员,他的具体身份已经不可考证,可能是一名有钱的买办,通过纳捐的方式取得了一个小官职,据说因为贪污犯下了死罪。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被当作了代表清朝政府的官方人士。
1851年伦敦世博会油画——右侧即是希生
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开幕式,维多利亚女王还邀请了希生作为中国政府的唯一代表一同参与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他侧身而立,神态有几分昂然,在一群穿燕尾服、戴礼帽的西方绅士中间显得很醒目”。希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突然从贵宾的行列中走到维多利亚女王面前,“优雅地向女王行了礼”。希生只是个小人物,却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突然声名鹊起,被称为“中国世博第一人”。这不得不给人以一种滑稽的感觉。
“希生”放大图
五、“耆英号”的启示
“耆英号”的一生短暂而辉煌,它横跨了印度洋、大西洋,最终在英国寿终正寝。它作为一艘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木帆船,其航程足够远,其性能足够好,这充分地显示了中国传统造船业本身拥有着强大的生命。
清军水师战船
只可惜因为明清两代的海禁政策,中国造船业慢慢落后于世界。以至于到鸦片战争时,清军水师最大的战船在英国人看来都是不入流的。自我的封闭不能守护疆土,更不可能保持技术上的优势,世界上任何一国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和外部交流。
希望读者们不要忘记“耆英号”,毕竟这是中国传统木帆船的绝唱。随后的历史中,帆船逐渐被蒸汽船所取代,而中国木帆船更是无法发展。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造船业是畸形的,中国的船文化也是不完整的。“耆英号”是中国历代古船设计思想和建造技术的结晶,是中国古船宝库中的一件稀世珍品,我们不应该忘记。
今天的中国更加开放,积极吸收、转化着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已经有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开放和创新,技术的未来在我们这里。而那些玩“封锁”的国家,必将失败!
开放和创新技术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