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本章有三个层次。

一、京城团聚。

二、徐州治水。

三、文坛第一。

苏轼从密州调离,本来是去山西的河中为官。古代官员任职都要回到京城述职。于是苏轼经过济南进京,但是没有能见到住在济南的弟弟,因为子由带着重要奏章进京了。他在弟弟家住了一个月,带着两家的眷属进京,子由在黄河边迎接他们。告诉他一个消息,任职取消,换成去徐州做太守。这一时期,长子苏迈娶亲,此后苏轼为两个侄女选择了好女婿。弟弟陪伴哥哥一起到徐州住了三个月,才去往商丘担任通判。这个过程已经有隐约的不详显露出来,京城有官员不想让皇帝见到苏轼,处处阻挠。

他到徐州三个月就遇到发大水。我出题的时候曾经从这一篇选出一千多字编辑成一篇人物传记。大家读的时候好好总结苏轼在其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治水成功后他修建了一座象征五行之“土”的黄楼,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代名词。有一件趣的事,苏轼写文章纪念黄楼落成的盛况,并且刻在石碑上。后来他被贬,一切关于他的石碑等都被下令捣毁。徐州太守悄悄地把这块碑埋到沟里得以保存,日后被另一位太守挖出来好好地发了一笔财。

苏轼爱护百姓,关注囚犯,管理军队,一切的行为都赢得人们的好感和爱戴。整个学术界也敬爱他,推崇他。欧阳修死后,他已经被公认为全国的文坛领袖,威望之高无人能及。很多诗人学者慕名来拜在他的门下。这期间苏门四学士的说法开始有了。黄庭坚是最著名的一位。还有另一位大诗人走近苏轼的生命中,他就是僧人参廖,成为苏轼的终生好友。

请你享受属于自己的读书时光吧!

(0)

相关推荐

  • 历史治水名人——苏轼

    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一代文豪.他不仅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水利方面也颇有建树.苏轼在徐州.杭州.颍州等地任地方官时, ...

  • 中秋节: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大家每年都在过中秋节,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中秋节的来源.中秋和很多我国节日.节气的起源差不多,都是远古时期先民们祭祀的一个日子.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中秋,教治兵"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本章的主题词是"为民请命". 苏轼就像一个独行侠,一个人战斗,想要改变吏治,但却失败了.他也没能让朝廷采取好预防措施,解决大饥荒.但是这一章里写到的两年,终于拨开云雾见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

    第二章的阅读要点: 第一:苏轼的出生地. 四川在宋朝时期文学水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高于京都周边的山东等地.四川人善于辩论,这是非有大智慧不能为也的事. 眉山是乐山以北六十里的一个小城,是个依山傍水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三章

    第三章 主要讲苏轼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这一章的阅读要点: 一.超凡的家教. 父亲对他的严格管束. 说两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背书!可以说今天一般的学生比起苏轼的用功程度不及其十分之一,他不仅要背下来经史子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四章

    第四章 主要讲苏轼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经过.这一章的阅读要点爷爷就是按照层次划分有三个: 一.成婚后赴京赶考. 苏轼和苏辙即将赴京赶考了.古代科举考试期间京城往往是婚姻大事最热闹的时期.大户人家把待嫁的女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五章

    第五章 本章主要讲述三苏离开家乡前往京城的经过.要点两个: 一.过三峡. 父子三人再次出发,不同的是这次的心情更放松自在,因为已经有了功名,只等官职的安排:这次旅途不寂寞,除去三父子,还有两位年轻明理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六章

    第六章 前面几章的内容相对少一些,本章内容开始丰富起来.主要内容两个: 一.离别.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七章

    第七章 本章开始出现本书最重要男二号,王安石.可以说,这一章就是王安石的微型传记上.要点两个. 一.王安石其人. 原文最有概括性的一段: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八章

    第八章 本章与第七章紧密相连.不过要和我们的主人公苏轼发生碰撞了.要点两个. 一.改革引发的党争之祸.二.苏轼的选择. "拗相公"指的是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不同于人,又特别固执难以扭 ...

  •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九章

    第九章 本章的主要内容简要概括就是:王安石的垮台. 朝廷终于安静了,是死一般的沉寂.因为宋仁宗治下的名臣都已经罢官,散居各地. 欧阳修退隐安徽,张方平正在河南,苏辙被神宗任命到淮阳,司马光隐居洛阳,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