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在我家的两厢房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块长方形豆绿色的锤布石。 这块锤布石,那还是50年代的产物。那可是奶奶的杰作。 那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奶奶传给了妈妈,妈妈传给了媳妇,这是祖孙三代的传家宝。 在50年代,农村的各家各户都锤布。把用米汤浆过的褥单、被面叠好,放在锤布石上,用棒锤一下一下反复敲打,直到把其打平为止。经过锤打的褥单、被面平平整整,板板生生的。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奶奶手拿着棒锤,在锤布石上锤布。奶奶年岁大了,我就看妈妈锤布。等轮到我们这辈上,再也看不到有人锤布了。所以,锤布石派不上用场,几乎成了农村家庭中的摆设。 尽管如此,哪家也舍不得把它扔掉,农村的各家各户,都把它做为一种历史文物保存着。 用锤布石锤布,在一年四季当中,最忙的还是冬天。因为一到了冬季,农村打完场,就没活了。没了活人们开始″猫冬″,但一到了春节前后,各家各户又开始忙火了。 一到年前,她们要把被褥洗干净,重新做被褥。在做被褥之前,还要用米汤浆冼褥单、被面。浆洗完以后,待凉到洋湿不干时,再放到锤布石上敲打。打得平平整整后,然后再去做被褥。 小时后,我最爱看妈妈锤布的样子,更喜欢听那锤布的声音。 妈妈端端正正地坐在锤布石前,双手上下挥舞着棒锤,就像那打大鼓的样子。那捧锤一下一下"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带着一种有节奏的乐感,听起来十分悦耳。 在那些日子,村子里,到处是一片棒锤之声。从东街、到西街、从南街、到北街,那″叭叭叭″的捧锤声,一户连着一户,声音此起彼伏,那美妙的乐音,在小村里震响,奏出了一首和谐的乐章…… 锤布石,早以退下历史舞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它似乎被人们遗忘了,早以进入厢房的一隅,隐身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但它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却在人们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每当我看到那块锤布石的时候,那美妙的棒锤之声,仿佛又在耳畔响起……
2021.2.1.15.36分于盘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