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茶同韵,细说中国的琴道与茶道。

中国琴道和茶道,两者是很类似的。谈论琴道离不开操琴技艺,同样,谈论茶道也离不开煎茶技艺。
何谓琴道,何谓茶道?有学者认为琴中有道、茶中有道,两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最终追求。
什么是道?道就是规律,就是方法,就是途径。
它既可以存在于普通百姓的开门七事中,也可以存在于文人雅士的书斋七事中。既可以操缦悟道,也可以瀹茶悟道、恭耕悟道、坐而论道。
禅宗里说:平常心即道。可见“道”原本是很平常的,无处不在,无事不显。“道”在哪里?就在泠泠七弦上,就在幽幽茶汤里,就在我们的生活日用里。
琴,也称七弦琴,又有雅琴、素琴、玉琴、瑶琴等美称。
操琴也称作操缦、抚琴、弄琴、鼓琴、弹琴、御琴等,是历代文人雅士用于修身养性、甚至体悟至道的“明德之器”。
历代琴家都十分重视操琴技艺,因有“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复,抑按藏摧”的句子。
魏晋嵇康的《琴赋》里有“扬和颜,攘皓腕,飞纤指以驰骛……或相凌而不乱,或相离而不殊”的描写。
茶,古称荼。煎茶也称煮茶、烹茶、点茶、瀹茶、泡茶、沏茶等。
煎茶技艺可以简单理解为茶叶冲泡及品饮技艺。虽然只是一门“技艺”,但也是实践茶道精神的基础,因为“艺可载道”。
作为茶人,首先要修习煎茶技艺,诸凡汲水、备器、煎水、涤器、备茶、瀹茶、奉茶、饮茶等,都要认真对待。
不可粗疏,不可懈怠,日久天长,自然能功夫纯熟,心手相应,也就会与“道”相合了。
历代茶著中论及煎茶技艺的很多,如陆羽《茶经-六之饮》载:
“呜呼!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凡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在这里,陆羽仔细列出了煎茶过程中九个难以操作的过程,其实也是对煎茶技艺提出的要求。
茶道要在茶事实践过程中体悟,离开煎茶技艺而奢谈茶道是无益处的,而没有茶道精神的茶事实践活动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韵,是琴道和茶道所共同拥有的特征,可名之为“琴茶同韵”。
琴道讲求“琴韵”,“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故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练其音而后能洽其意…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
其有得之弦外者,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惝恍…则音与意合,莫知其然而然矣。”
这里所谓的“音从意转,意先乎音”、“得之弦外者”,都讲的是琴韵。心正才能意正,意正才能声正。
茶道也讲求“茶韵”。韵,是我们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称为“茶韵”。
如我们品饮普洱茶的“陈韵”,铁观音的“观音韵”,品饮武夷岩茶的“岩韵”,品饮午子绿茶的“幽韵”等。
茶韵离不开茶汤的色泽、香气、滋味。色泽清雅,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再加上叶底匀整,使品饮者身心得到愉悦,这就是茶韵。
茶韵虽然离不开茶汤的色、香、味,但又不拘泥于此。
茶韵不仅和个人对茶汤的特殊感受有关,更和个人修养学识有关。只有用心品饮,才能品饮出茶汤的至味和气韵。

— THE END —

文章转载自:古琴音乐

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