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剁手」的雀巢,被围猎的焦虑
加法与减法
聚焦高端和健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雀巢拥有2000多个品牌,业务遍布全球191个国家,产品涵盖十几个领域,涉及传统奶制品、饮用水、咖啡、糖果、冰激凌、食品工业原料、专业餐饮、宠物食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
为了维持企业加速增长,雀巢CEO施耐德买卖动作频频,打法十分激进。一方面,果断地解决表现不佳的业务,不符合健康食品趋势的品类、业绩下滑的,像银鹭的花生牛奶、八宝粥以及在美国的冰激凌业务。另一方面,加紧投资增长更快、业绩表现更佳、更契合行业发展趋势、更能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高端产品,如将焦点定位在宠物食品、高端饮用水等方面。
在过去几年里,雀巢进行了近50次交易,从这些购入与出售中,不难看出,健康和高端领域成为雀巢的主要攻打方向。
主要靠收购,其次靠内部增长一直是雀巢的发展理念,甚至基于此还塑造了一个食品帝国,但在互联网时代,雀巢的大洗牌还能像过往那样持续创造神话吗?
随着社会变迁,人们消费习惯的变革,传统食品行业正在面临颠覆性冲击,如何直击当代消费者需求痛点,完善自身产品构建,不断巩固自身食品帝国城墙,是以雀巢为代表的食品巨头都将面临的难题。
廉颇老矣
新秀虎视眈眈
诚然,雀巢进入中国市场打好了本土化这一战,但随着国内各个垂直类领域的后起之秀不断崛起,部分传统食品板块的式微,雀巢在诸多领域都将面临围猎。
首先,就家喻户晓的雀巢咖啡而言,在超市、小卖部、电商等几乎所有零售角落,都能看到雀巢咖啡的身影,但同时,口感差、升级慢的争议也是蜂拥而至。
而随着互联网咖啡的兴起,三顿半、永璞等互联网品牌携高级速溶咖啡强势进入市场,依托新零售平台,在去年双十一期间一举超过雀巢咖啡,显然,口味更佳且价格适宜的新品咖啡正在蚕食这位巨头的市场。
而从收购蓝瓶咖啡,以及牵手老对手星巴克等动作中可以窥知,雀巢嗅到了咖啡市场的紧张气息。
其次,去年开始,雀巢要出售徐福记的传言就不绝于市场。2011年,为了在中国找到新的价值增长点,雀巢收购了徐福记。随后,徐福记发展成为雀巢糖果板块的重要支撑点,但中国糖果市场持续萎缩,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以及品类多样化的需求等问题让雀巢陷入增长缓慢窘境。
回溯中国糖果市场,大白兔是绕不开的话题,它与徐福记一样承载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同为传统糖果品牌但在今天却依旧能够通过“玩转市场”,成为国货崛起的新标杆。
不管是跨界布局产品矩阵,还是从营销策略和贩卖途径上花样创新,大白兔的成功升级或可成为徐福记的镜鉴。
诚然,对于雀巢而言,糖果领域已是夕阳板块,但倘若能抓住大健康风口、创新产品分类、做好互联网营销攻略,糖果这一领域未必不能翻牌。
再者,进军高端水市场,战火更加激烈。
6月,雀巢锚定中国市场,旗下高端饮用水品牌普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除了雀巢,达能、可口可乐、百事等食品饮料巨头,还有农夫山泉、景田、百岁山等国内垂直领域水企也纷纷加码布局高端水市场。早前雀巢旗下“巴黎水”与达能旗下“依云”已是战况焦灼,双方的再次加码,更是硝烟不断。
不可否认的是,数据显示,中国市场高端水的增长率目前高达40%以上,未来将有更大增长潜力,但高端水在中国仍处于市场进入阶段,如何下沉到消费者,获得市场买单,还有更多考验。叠加,巨头林立背景下,雀巢如何能够与各垂直领域的饮品玩家做竞争,实现赛道超车?
当然对雀巢围猎的赛道不止于此,随着各细分领域玩家的崛起,以及食品巨头们的强势跨界,体量庞大的雀巢势必将在各个领域遭遇围追堵截,如何做好迎战攻略,雀巢亟需一柄利器。
的确,作为一家百年企业,雀巢一路走来创造了许多惊喜,其商业版图也在不断瘦身与“买买买”中不断延伸。但从业绩端来看,2019年雀巢总销售额增长1.2%,业绩增长持续放缓,在大华区的表现受累于银鹭、徐福记等更是乏善可陈,由此观之,雀巢的洗牌计划尚未见成效。
结语
雀巢帝国不是一天建成的,这背后是雀巢扩张的生意经。回溯雀巢百年来“买买买”的并购史,其背后的逻辑就是,瞄准一个有价值点的领域,通过不断的并购快速攻入,然后进行本土化耕耘,迅速建立和巩固该领域在某国家和地区的领先地位。这一打法折射的是雀巢强大的资本实力、极具前瞻性的眼光以及深耕本土化能力。
但在今天,随着各垂直领域玩家的围猎,雀巢在中国越发难以施展拳脚。在产业矩阵大洗牌之余,雀巢更应该看到产品自身的升级,如何更年轻、更健康、直击消费者的痛点,这位食品巨头还未给出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有惊喜!
▼
文章同步平台
一鸣网丨百家号丨澎湃丨人民日报
蓝鲸TMT丨界面丨天极网丨艾瑞网丨和讯
网易丨搜狐丨凤凰丨腾讯丨新浪丨大鱼号丨一点资讯
今日头条丨招行社区丨雪球丨微博丨知乎
今封面号丨趣头条丨快资讯丨等百家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