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万天才少女也买不起深圳房,怎么办?

 
作者:今纶
这几天有三位优秀的年轻人非常引人关注:一位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姚婷,今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年薪高达156万;一位是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张霁,他拿到了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还有一位是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她以高分考入北大考古系引发热议。
这三位都是同龄人中一等一的人才,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共识。不过舆论围绕他们的讨论主要在就业和收入方面,其中一位主角姚婷也说“156万放在房价都要10万一平的深圳市来说,感觉也很难做些什么。”
姚婷

请为少年的梦想鼓掌

就业方面,我是认可张霁的选择的。张霁其实还遇到企业开出了三百万甚至更高的年薪,但他觉得研究方向和华为比较匹配,所以来到了华为。钱,不是他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否则他不会做这样的选择,小学生都知道300万比200万更多,但是他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张霁
至于钟芳蓉,留守女孩靠自律考上知名学府,追随梦想与爱好,选择了考古系,引起一片惋惜。我完全能理解这种惋惜,是的,一个普通家庭可能几辈子未必能出一个优秀的人才,按传统观念,自然要奔热门专业而去,什么赚钱多学什么。
钟芳蓉
我承认,这是正常选择之一,不过,还有一种境界更高的选择是:为兴趣和爱好而努力学习。至于钱,不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我认为钟芳蓉的选择应该得到尊重。
如果优秀的学生一股脑去学金融、IT,那么其他的专业、行业是不是永远得不到优秀生源的补充?这正常吗?这合适吗?
我们乐见个人选择导致的就业多样化,只有充分尊重和理解这种选择,社会各个系统才可能得到均衡健康的发展。当我看到考古界的大佬们集体出来团宠钟芳蓉时,我还是为这个行业被高度边缘化有点心酸。考古工作者们似乎压抑太久,当小师妹钟芳蓉突然出现在舆论场中央,并且坚定地说:“我要加入你们”的时候,我相信考古工作者们的心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他们希望吸收优秀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他们也会隐隐为小师妹未来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担忧。
至于钟芳蓉本人,我倒是更希望她遵从本心,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如果有新的想法和变化,其实完全可以做出改变,不要顶着舆论的压力,为了维持某些形象而让自己受委屈。比如毕业后若干年,因为在考古行业收入一般,钟芳蓉希望换到一个收入更高的行业,我同样认为是无可指责的。
少年时要有梦想,中年时要脚踏实地,解决问题,钟芳蓉只管大胆向前走,自己开心很重要。

追求更多的钱是构筑安全感

另外,三位年轻人的新闻热度都和收入有关,甚至直接与房价有关,这说明什么?说明社会的焦虑,尤其是对收入、财富、安全感的焦虑确实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阶段。
人们羡慕姚婷、张霁的高薪,同时惋惜钟芳蓉可能因专业问题与未来的高薪无缘,背后都是沉甸甸的生存压力所致,也是人们内心的一种自我投射。
“成功”如姚婷者其实也对156万的年薪在深圳买房没什么信心,那些收入远远不如姚婷的人们又当如何?那些生活在深圳的,年收入只有15.6万,甚至只有5.6万的人们又当如何?想一想这个问题就觉得很压抑。
人们对百万年薪的关注是自身焦虑的一种释放,认为考古专业“不值得”学,是迫于生存压力的现实考量。说实话,大家都没错。
我们关注天才,关注北大考古专业的女生钟芳蓉固然重要,不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因为大概率上,北大学生、华为优秀员工会比一般人混得好。
太多的普通年轻人,他们可能既不是名校毕业,也没有拿到名企的offer,他们怎么办?他们有没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阶层晋升,或者说停留在原有阶层,但不必为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过度操心?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拼劲全力也培养不出天才少年,他们那种渴望突破的焦虑该如何化解?
人们为什么拼尽全力要获得更多的财富,并且把钱作为诸多领域的唯一衡量标准,甚至是唯一的共识?因为社会福利制度尚存缺憾,还需要提升,所以,人们只能用追求更多的钱来构筑安全感。
是的,焦虑并不是谁制造的,而是现实存在的。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生存条件、薪水、所处环境有基于现实的评估,这种评估的结果往往不理想,如何让普通人不焦虑,泰然自如去生活,这是整个社会应该努力的大方向。
在一个成熟的制度构建中,薪水高低其实对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品质影响不大,但是,当正常的福利缺位,而较多的基本条件需要靠自购来完成的时候:当然有人不理解钟芳蓉的选择,当然有人惋惜张霁没有拿到300多万的年薪,当然有人对姚婷“年薪百万在深圳也买不起房”的说法心情复杂……
我们正行走在一个艰难的历程中,某种程度上还没有摆脱对贫困阴影的恐惧,所以大家讨论和聚焦的方向是如此单一,希望这个阶段赶快过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