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端午节
端午节原名端五节(农历五月初五),因唐玄宗八月初五出生,出于避讳,于是改端五为端午。实际上,古人之所以重视端午节,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畏惧。古代民间称五月为“恶月”,此时天气迅速变热,日照强烈,容易出现各种瘟疫和疾病。因此,端午节庆的主要目的就是转“恶”为安,这样的主题到了宋代也不例外,并体现在各种节物与习俗中。
“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东京梦华录》卷八)这些宋代端午节物中,百索用五色丝线编结的索状饰物,亦名“长命缕”,端午节时佩戴以避邪祟;艾花是宋代端午节妇女的一种头饰,艾花可以是真艾做成,也可以将绸、纸之类剪成艾枝状作为主体部分,上面再点缀上蜈蚣、蚰蜒、蛇竭、草虫之类,妇女将艾花簪戴在头上,以辟恶祛邪;银样鼓儿是一种小鼓,端午节时悬于屋梁,或置于台座之上;花花巧画扇则是绘有花卉等图案的精巧的扇子,在宋代相互赠送团扇已成为端午节的重要礼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描写端午节的《渔家傲》词中,即有“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之语,而南宋皇室更是在端午节把画扇赏赐给宫廷内眷、宰执和亲王们。
从上面的引述中我们还能发现,宋代的端午节,饮食花样繁多,最为普遍的当然是吃粽子了。此时的粽子花样品种增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九子粽多种。南宋有食谱《中馈录》,里面介绍了粽子的做法:“用糯米淘净,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以茭叶或箬叶裹之。一法:以艾叶浸米裹,谓之艾香粽子。”除此之外,宋人还会食用香糖果子和白团。香糖果子是将菖蒲、生姜、杏、梅、李子、紫苏等切成丝,以糖蜜渍之而成。白团在唐代叫白粉团,在宋代其制作工艺也有发展,并称之为水团或白团,有的杂以五色,制成人兽花果之状。做工最精良的称为“滴粉团”,为了达到色香俱佳的目的,有的还加入麝香。这些均是端午时节的上乘美味佳肴。
宋代的端午节是五月初五不假,但很多宋人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为端午节忙碌了起来。“而杭都(南宋)风俗,自初一至端午日,家家购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端午节令日用品叫卖者,从隔宿到五更,沿门唱卖,满街不绝。”(林永匡王熹《中国节令》)
在宋代,供养鲜花也成了端午节的一项节俗。“从五月初一到端午,一连数日,从早到晚响彻大街小巷的卖花之声。据统计,仅端午一早,临安城内外的花钱就可以收入一万多贯。因为市民都买桃柳、葵榴、蒲叶,用大盆把这些花儿植成一团,放置门前,上挂五色钱,排钉果粽,以示供养之意。”(伊永文《宋代市民日常生活》)
端午之日,宋朝人家家户户还要在门楣悬挂葵花、薄叶、艾草等物,“道宫法院多送佩带符箓,而市人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钱,排饤果粽,虽贫者亦然。”(《武林旧事》卷三)与此同时,宋代的湖湘一带,已经形成了端午时节赛龙舟的习俗,赛龙舟也让宋人赋予祛邪的内涵,宋人笔记《岳阳风土记》上说:“其实竞渡也,而以为禳。灾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
不管是门首悬挂的艾草,还是寺院赠送的符篆,抑或是小孩子的“百索”,都被认为是祛邪之物。大概在宋朝人的观念中,端午节后便是炎炎夏日,容易流行疫病,所以需要用这些祛邪之物驱赶瘟疫。简言之,驱瘟辟邪,正是宋朝人端午节的鲜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