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在广东倒数第一,中山如何突围?

广东省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广东全省2019前三季度的GDP总量达到了77919.22亿元,实际增速达到6.4%,广东整体情况堪称优秀。
同时,各城市的经济总量名义增速也有了排名:中山以1.15%排名倒数第一。

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南生整理

中山怎么了?
时任广东中山市委书记陈旭东去年10月在公开媒体发表文章《真正把工作做到点子上》,称“坚持问题导向,以认识问题的勇气、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办法,定期开展“回头看”,揪住问题不放,边推进、边评估、边改进,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今年10月,权威媒体的消息显示:陈旭东成了中山的前书记。此前担任肇庆市委书记的赖泽华调任中山市委书记,原书记陈旭东转任广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
中山,曾经名扬天下的“广东四小虎”之一,曾经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第五的经济总量,为何沦落到增速“吊车尾”的地步?

中山之困也是诸多城市之困

中山的危机绝非自今日始,而是早有苗头。
早在2016年年底,时任市委书记陈如桂在12月21日举行的中山市党代会上提出:中山当前正面临四个“难以为继”。
是不是有点熟悉?是的,深圳在2005年也提出过四个“难以为继”,深圳当时的困境是: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
中山的四个“难以为继”是:
以传统专业镇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专业镇竞争力下降,传统产业增速放缓;
以土地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土地使用粗放、低效开发比较突出;
以镇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难以为继,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
以现有城镇空间布局建设宜居城市难以为继,城镇建设“摊小饼”、资源利用碎片化有待克服。
2016年前三季度,中山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415.3亿元,比规上工业增速高出5.4%,传统产业增长疲软,集中体现为出口增速。鞋类、灯具照明及类似品、传统轻纺产品等行业出口分别下降17.7%、10.1%和6.4%,直接拖累全市出口下降1.2%。
中山的竞争对手不是深圳、广州,甚至也不是内陆的同等规模城市,因为成本的逐渐走高,相当一部分企业直接转场东南亚,中山的服装制鞋等优势逐渐消失。
当时的决策者也提出了应对办法:统筹考虑全市区域空间布局、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构建“一中心、四组团”差异化发展格局——
即:以主城区为核心,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打造高品质城市中心,对接广州、深圳和南沙、前海自贸区;
以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南朗等镇区为核心规划东部组团,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以黄圃、三角、民众等镇为核心规划东北组团,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
以小榄、古镇等镇为核心规划西北组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发展;
以坦洲、三乡等镇为核心规划南部组团,对接港澳与珠海横琴自贸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政策貌似都很好,但是中山这么小,其实不够聚焦。
这个时候的中山本来有一个选择:聚焦自身垂直优势领域,往高端和核心技术的方向走,避开广深的锋芒,深挖自己的护城河,同时又和东南亚地区避免同纬度竞争。但是,中山错失了这个机会,在迷茫中迎来了一次次下跌。
实体经济几乎是断崖式下跌,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中山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3.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434家,其中亏损企业790家,企业亏损面23.01%;亏损企业亏损额16.45亿元,下降7.5%。
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企业基本死翘翘,这是要上史书的数据。
客观而言,中山的实体经济转型是失败的。
这个里面原因很复杂:既有本地人才不够的问题,还有决策不够清晰,执行不够有力的问题。各镇的“诸侯”又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所以,很难形成合力往前走,所谓“组团”也并不十分成功。
中山实体经济不断“失血”,本来想承接附近核心城市的外溢资源,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兄弟城市把自己原有的资源“虹吸”走了。
处于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如果你够强大,资源、机会就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如果你不够强大,兄弟城市就会把你的资源“截胡”,越是处于中心,越是容易“耗散”
要命的是,中山距离广深太远,距离最近的特区珠海、澳门无论是体量还是其他资源都不能和广深相比,所以只能眼睁看着佛山奔万亿,东莞因为有了华为等深圳企业的助力,直奔8000亿。
广深不断强化对高端资源的吸引力,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护城河,而且是面积广阔的护城河。
如果说改革开放最初的几十年,中山这样的城市还可以靠人力成本低和传统模式赚钱的话,那么,在深圳趟出一条科创立市的路子之后,在杭州大喊数字经济之后,在广州也沿着高新科技的道路狂奔之后,一切开始反转。
世界是平的,不,大湾区是平的,所有的要素流动加速流向最强者,马太效应之下,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
中山应该怎么办?中山人早就想清楚了一点:抱大腿。
抱广州的大腿,抱深圳的大腿。
广州的地铁以及深中通道都值得期待。
但中山人也要明白,属于中小城市的桃花源一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中国所有中小城市的宿命。
安心给大城市输血,如果运气好的话,还是可以在垂直领域保持产业优势,比如顺德之美的,珠海之格力。运气不好的话,就是后花园和养老院,甚至连养老院都不是。
中山突围,再也不能“撒胡椒面”,要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市场的力量为主导,尽快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打造巨无霸企业,最好是世界冠军或者隐形冠军企业,围绕这一巨无霸形成生态、产业链,在这个基础上强化人才的吸引力,才有可能打赢城市战争。
再次强调,要以市场力量为主导。
野玫瑰都有春天,传统行业也会有春天,具体可以参考一下福耀玻璃,关键是中山的曹德旺在哪里?

2 中山经济发展要坚决和房地产“割席”

中山发展的另外一招“臭棋”是企图利用房地产拉动经济,后果自然非常严重。
2015年,在中山楼市刺激政策下,资金转向楼市。此后的2016、2017年,中山楼市在深中通道建设的利好消息下迎来一波又一波高潮,两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13%、14%,而工业投资回落到1.42%和-0.54%。2018年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下降10%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投资仍达到11%以上,但工业投资下降了38%。
房价从7000左右开始起跳,一路上涨直到翻倍。
在此过程中,中山的消费指数一路下滑,2017年、2018年消费实际增速下降到8.63%和4.50%,尤其是城市消费增速下降到了4%。
老百姓没钱了,银行存款也出现了大搬家——从老百姓的存折上,搬到了开发商和政府的账本上。年度净存款余额从2015年758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450亿元,下降超300亿元。
一直以来,中山都执行较为宽松的限购政策: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购房之日前半年以上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允许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
即使如此,房价从高位一直阴跌不止,有的区域已经下跌超过20%,仍无人接盘。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中山9月新房住宅均价为13109元/平,环比又下跌0.76%。

来源:安居客

中山的人口是净增长的,其常住人口由2013年的317万人增长至2018年的331万人,2018年增长量创新高,达到了5万人。但是经济却一路下滑,部分传统行业企业运营艰难。
高房价以及调控压力之下,中山房地产市场压力山大。
中山也意识到房地产企业“爆雷”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积极开始疏导、对接资源。
2019年1月31日,中山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山办发〔2019〕3号),提出“鼓励民营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整合医疗、养老、教育等资源,向城市生活配套服务企业转型,支持其建设科技孵化器,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发展”。
但是,破产还是接踵而至:在调控力度加大之后,中山不断有开发商宣布破产。今年以来,截至目前,中山的破产房企数量已增至5家,分别是:杨氏、利基、恒通、丰誉、天紫。

来源:中山房讯网

2018年10月17日下午,中山市两宗分别占地4.96万、0.65万平方米的现售宅地截止挂牌,因无人竞买,两宗地块宣告流拍。
此前一周,中山一宗占地0.39万平方米的现售地块同样出现流拍。然而就在一年前,媒体的报道主基调还是《中山卖地收入猛增 财政预算调整》,有关人士提请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由年初934562万元调整为1730761万元,调增796199万元。
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中山不断传出土地流拍或者底价成交的消息,中山楼市的虚假繁荣已经是雨打风吹去,中山经济增长失去房地产畸形增长的大腿支撑,再也迈不动了。
其实,中山的房地产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是中国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镜像:
实体经济转型缓慢,或者是彻底失败,地方政府为了经济数据好看,饮鸩止渴,狂拉房地产,甚至发布“止跌令”,就是为了稳住土地财政和高房价,以便通过透支老百姓的购买力维持目前的畸形生态。
然而,当内外压力齐来,尤其是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叠加到经济复杂期之后,裁员、减薪的风潮之下,决策者的转圜空间其实已经变得极为狭窄,只能再次重申“房住不炒”,同时严打资金流入房地产。
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不是不想拉房地产,实在是不敢拉。)
房地产这个堰塞湖高悬头顶,再也不能任其膨胀。
一个高速旋转的自我陶醉的舞者突然失去重心,必然重重跌倒在舞台之上,中山就是这样一个舞者。

来源:房天下

当然,类似典型城市不止一个中山。
湖北的西南部城市恩施也是一个类似的样本:该城市于今年6月由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房地产协会发布《关于稳定恩施房地产市场价格预警的通知》,对该市的房地产项目降价行为提出“预警”,这份文件也被称为“止跌令”。
从数据来看,2018年恩施州GDP总量为871亿元,是湖北省唯一一个未过千亿的市州。去年恩施州GDP增速为6.2%,同样是省内最低水平。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恩施州同样以4.35%名列倒数第二。2018年,恩施市的政府债务余额为67.4亿元,根据国盛证券的统计,2018年恩施市的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为150.4%。
此外,江西赣州市赣县区发布停止特价房销售通知,要求特价房销售前必上报住建局和物价局审批。安徽砀山、芜湖等地均出现过房地产项目降价销售后又被叫停的情况,桂林临桂区也叫停了房地产商的降价。
这些城市无疑都是对土地财政高度依赖的区域,在多重压力的冲击下,拉房地产的手无论怎么用力,也挡不住区域、城市经济增速的下滑。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吃下去的毒药不会一直爽,而是会有发作期。
中山要想重振雄风,必须和房地产割席,顺应大势,逐步弱化房地产在中山经济盘子中的比重。
据《中山日报》消息,10月27日,市委书记赖泽华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到任中山后的首次镇区调研。这是一次步履沉重的调研,这是一次充满反思的调研。
赖泽华直接提到了“打一场翻身仗就在今朝”,可见其衔使命而来,而且压力不小。
媒体的报道我直接摘录:
“市委书记赖泽华指出,要立下决心,始终高举产业兴区产业强区旗帜。中山发展的基础在产业、重点在产业,出路在产业、突破口也在产业。产业打不赢翻身仗,中山不可能打赢翻身仗。这方面,火炬区和翠亨新区责无旁贷。要把产业发展永远放在首位,严格控制房地产比重,加快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产业新城、创新高地”。
中山突围,路在何方?产业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中山突围会成功吗?
遥记起35年前的1984年1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来到中山三乡镇并登上罗三妹山,留下“不走回头路”的警世名言。
是的,不走回头路,改革不停顿。
伟人故里,锦绣中山,时代浪潮中的一座城市,是时候再现辉煌了。
■ 万万没想到:一线城市PK,广州增速第一!
■ 愿天堂里没有颠簸和冰冷的集装箱
■ 如果调控放松,请你减仓房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