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包车 | 老上海最靓丽的风景线

放走易先生后,王佳芝感觉堆积在心中的压抑像洪水一般瞬间泻去。

她身心疲惫地从珠宝店里走出来,手在空中划出一道痕迹,用虚弱的声音轻轻地喊了一声“黄包车”。

一辆黄包车停在跟前,她缓缓踏上去怅惘地对车夫说道:“到福开森路去。”

坐上车,车夫的寒暄、来往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没有变....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她还是曾经那个纯真的女学生。

电影《色.戒》中,汤唯扮演的王佳芝乘坐黄包车的这段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昔日的上海,黄包车风靡上海滩,是人们出门办事、走亲访友的主要代步工具。

在繁华的街道上,在狭窄的石库门里弄里,在十里洋场的外滩边......目光所及之处,皆能看到黄包车夫的身影。他们或在一旁等待生意,或载着客人在路上驰骋,或在阴凉的地方小作休憩,构成了旧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坐在车上的曼妙女子翘起二郎腿,坐相甚是好看。特别是有太阳时,她们会优雅地撑一把绸布伞,黄包车飞驰而过,整条街都弥漫着香气。

01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70年代,因为产自日本,又名“东洋车”。

随着上海租界日趋繁荣,交通工具一时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法国人米拉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便向法租界公董局呈请,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黄包车由此传入上海。

最开始,街上的黄包车几乎都是由车行出租给车夫的,雇佣车夫拉的车子,被称为“包车”。

李守白-工笔重彩《候》2006年

然而,就像《骆驼祥子》里描写的那样,许多车夫都梦想着拥有一辆自己的黄包车,他们攒够钱后,便自购车出来单独接活。这些车大多是用过许久的,经过重新上漆后焕然一新,在当时被称为“野鸡包车”。

起初的人力车的外观并不是黄色,私人包车的增加使得交通管理难度增加,为了区别于私人包车,工部局规定所有公共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黄包车之名由此得来。

并不是所有的黄包车都可以在全城任意通行,如同汽车那样,它是有牌照的。拥有“大照会”牌子的黄包车在租借和华界都可以畅通无阻,而“小照会”牌子的活动范围就仅限于华界区了。

02

黄包车之所以能够在上海迅速流行开来,得益于上海的交通规划跟不上开埠后城市的快速发展。

虽然有轨电车已经在南京路上呼啸穿梭,公共交通也逐渐兴起,但很多地方依旧没有站点,特别是像石库门里弄这些空间狭小的地方,一般的交通方式更是难以普及。

由于黄包车的灵活性,它更适合城市复杂的街道与纵横交错的弄堂小巷。而它的经济性也更受人们的青睐。

李守白-工笔重彩《候之二》2006年

当时一英里的价格才不过五分,当然因为不像今天出租车那样有计时器,收费也成为一件麻烦事。

据《上海指南》记载,通常情况下,近路贵,远路反而略贱;往冷静之区贵,往热闹之区贱;夏时及雨天贵,冬季及晴天贱;老于上海者,则不必先论价,俟拉到后随便给之。

03

从事黄包车夫职业的大多是从苏北来谋生的农民,他们放下了手中的农具,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风里来、雨里去,为了生计,他们从未停止奔跑。

从农耕环境到商业都市,在无数次遭遇警察的刁难,顾客的蛮不讲理后,他们知道只有将原来的那份质朴埋藏在心底,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新的环境。

即使这样,绝大多数车夫还是挣扎在生存线上,只有少数人在时运的帮助下,才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如当时黑白两道通吃的青帮大佬顾竹轩就是来上海的第一批苏北农民,他手中最大的资本就是肯为他卖命的黄包车夫,因此也被成为“黄包车大王”

李守白-工笔重彩《冬之雪》2007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省力,更人性化的脚踏三轮开始出现,黄包车逐渐被取代,退出历史的舞台。到1956年,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博物馆,属于黄包车的时代彻底终结。

车虽已消逝,但它却成为上海滩风情最难以磨灭的经典,如同旗袍那样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每当在影视作品中看见黄包车,那种“你在车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的韵味便再次浮现在眼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