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原来浪费时间,做没有意义的事
以前读书,我觉得必须有足够多的收获,一本书才算是「买得值」,但后来,我看到了一个观点,大意是如果一本书能有一两个观点引发你的思考,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这个观点,与人生大抵相同,有时候你辛勤付出的努力,可能就只收获了0.5%。
课题分离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我内心有时存在的一些疑惑,会发现原来我不是特例,别人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例如:
我们总是依据想象中别人的回应和看法,来决定我们应不应该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
这是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书中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叫 课题分离 。
课题分离,是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理论,大意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如果觉得课题有点拗口,可以把课题替换为「事」。
以前面的问题为例,表达自己的真实需要是我的「事」,表达之后,他人选择拒绝或接受,就是他人的「事」了。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
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
意义感的两个重要来源
在我以前的理解中,意义感仅来源于目标的达成,这些目标可能有:
一夜或两夜暴富;
减肥成功;
八块腹肌;
脱单
而这本书,指出了意义感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 人际关系 。
人的意义感是在关系中编织出来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很孤独,缺少亲密关系,不知道谁真的在乎我们,我们又真的在乎谁,我们同样会觉得空虚和无聊。
看到亲密关系这4个字,我意识到,前面列出的「脱单」目标,其实也可以归入到人际关系中,因为脱单的本质就是建立一段亲密关系。
而人际关系之所以能带来意义感,是因为每一段关系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多个不同的自我丰富了「自我」本身的含义,从这个层面上说,是在认识自我这件事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多用描述性语言
描述性语言,类似于电影的镜头语言,演员不需要告诉观众他们是怎么想的,只需要通过自己在剧中的表情、动作和对话,观众就能感受到很鲜活的东西。
简言之,描述性语言就是用具体的、鲜活的语言来描述事物本来的模样,不代入个人的倾向或偏好,而与描述性语言相对立的,是 评价性语言 。
评价性语言是用头脑中的观点、想法对信息进行了 封装 和加工,信息一旦被评价性的语言封装起来,就有了确定的模样,这个确定的模样会代替本来发生的事。
评价性语言,容易让我们陷入「XX只能是这样子」的误区,失去了探索其他可能性的机会。
说到描述性语言和评价性语言的对比,让我想起了许多人都建议过的 沟通技巧 ——多问开放式问题而非封闭式问题。
这两者,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