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北京之行、参会感受以及新书
亲历百年庆典,心潮澎湃如昨。
先说说日程,节奏紧凑,行程饱满,印象深刻。
6月24日集合,赶赴北京。
6月25日,入住中国职工之家,核酸检测,熟悉日程。
6月27日,确定发言,熟悉会场。
6月28日,人民大会堂,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发言。
6月28日晚,鸟巢观看壮丽史诗情景剧《伟大征程》。
6月29日,集体合影,观看“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6月30日,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7月1日,观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参会感受,谈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百年。
百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容易,我们常说“人生不满百”甚至“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百年对很多政党来说也很难。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所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你看看历史烟云中的那些政党,有多少走着走着就散了,又有多少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所以当礼炮的100响在空中回荡,我心中闪过的是过去的每一年的那些人,那些事,一百年来不容易,以史为鉴,不能忘记。
第二个是我们。
怎么理解“我们”?
荣耀属于每一个人,不是哪一个人,不是“我”,是“我们”。
正像庆典上的重要讲话,虽然是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但是最高频的词汇却不是“共产党”。那是什么?是“中国”,是“人民”,是“民族”。因为这个政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是政党本身,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为了救中国,是为了建立新中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政党如此,党员也是一样,只是代表,不是个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理解张桂梅校长所说:我不是代表我自己发言,是代表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不是我自己站在台上,我的身后是他们。
不是为自己,不是靠自己,是为大家,是靠大家,不是我,是我们。
就像这次的所有活动,不管是《伟大征程》的文艺演出,还是“七一勋章”的颁授仪式,我们都要看到英雄,看到模范,看到台前的人,我们也要看到所有的“我们”。
所有的工作人员,所有的幕后人员,所有的志愿者,所有的市民,那些雨中忙碌的他们,那些维持秩序的他们,那些引导位置的他们,那些服务的他们,那些参与的他们,这所有的人,都是庆典的一部分,都是百年风华的一部分,都是“我们”。
我们都是参与者,我们都是见证者,荣耀属于每一个人。
再说说100周年的庆祝大会。
当然也必须说明,我只是谈谈个人的理解,只是提供一点参考。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场大会,这也是一堂大课。
这是一堂公开课,也是一堂党史课。这是一堂思政课,也是一堂动员课。
这是面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的公开课,这是面向全体中国人民的公开课,这是面向所有中华儿女的公开课,这也是面向世界的公开课。
这堂课有主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堂课有宣告。这堂课里有关于历史任务的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堂课里有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庄严宣告:这堂课里把伟大建党精神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信什么,这是认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干什么,这是目标),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有什么,这是特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守什么,这是立场)。这堂课里有关于历史成就的庄严宣告: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明确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精辟总结概括并向世界宣告了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
这堂课有总结。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需要总结核心密码。一共九条: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这是领导力量)。二是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是根本立场)。三是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指导思想)。四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独特道路)。五是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安全保证)。六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世界情怀)。七是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精神力量)。八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这是重要法宝)。九是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政治保证)。
这堂课有深情。这堂课里有集体追思,有深切怀念。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因此,在这个庄严而伟大的时刻,现场有对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怀念,有对为建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的深切怀念,也有对近代以来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顽强奋斗的所有仁人志士的深切怀念。
这堂课有宣示。有对坚定立场的宣示,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有对坚决态度的宣示,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我们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有对捍卫主权的宣示,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这堂课里有号召。这堂课里有对全体青年的号召。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是一群新青年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是一代代中国青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同样重任在肩。这堂课里也有对全体党员的号召。全体党员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为了这个七一,我们准备了献礼。
新书。
其实七一前就准备好了,心情忐忑,不敢拿出来,不够自信。
我们怕影响了主题,我们怕配不上盛典。
不过这本书的主题就是自信,不光自信,还很自信。
题目叫《中国自信说》,简单说,就是“四个自信”的通俗读本。
选题很早确定,写作的时间是整整两年。
喏,长这个样。
我们应该是有信心讲好四个自信的。
信心是历史给的。在历史长河中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华民族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那时的我们不缺少自信的理由和底气。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信心被打落一地。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信心是时间给的。一蓑烟雨,悠悠红船,从南湖出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百年征程。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到我们走过改革开放的40年,走过新中国的70年,走到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然后继续踏上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时间和历史已经不断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选对了政党,我们选对了理论,我们选对了制度,我们选对了道路,这就是我们的信心来源。
但是,“该讲好”、“能讲好”和“讲得好”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让我们自我评价,我们真诚地认为写得还不够,写得还不好,写得还不够好。
讲好“四个自信”是不容易的。
四个自信是怎么来的?每一个自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逻辑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每一个自信和其他的自信中间是什么关系?
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写作的过程中都在考验着我们。
底气不足还有一个原因,我们这个团队是一群年轻人。
我们这个团队都是80后和90后,有热情,有兴趣,但都还需要成长。
年轻,意味着成长和无限可能,也意味着水平能力的有待提高。年轻意味着应该有不足,当然也肯定有不足。年轻意味着可以再努力,当然也必须再努力。年轻意味着可以更好些,当然也必须更好些。
不行,那就继续走,不够,那就继续补。
路再远,不停步总会到达。
顺便说说团队。
我们组过很多团队,围绕党史、传统文化、党课、教学成果奖、国家社科基金等等,十几支团队,川流不息。
但这次不一样,人数是最多的,有近二十人。
人多会有人多的问题,因为凝聚共识是不容易的,统一风格更加不容易。
但是,人多也有人多的意义,因为形成共识的过程本身就是所有人的共同成长,因为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团聚的人能多一些,我们也总是希望辐射的人能再多一些。走得慢些就慢些,一起走的人多了,道路肯定就更宽广了。
我们是沿着前人的脚步走到现在的,也需要有更多人带着自信的心态把自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讲给00后和10后听,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很多书的最后,惯例有一些谦虚的话,比如“请方家批评指正”。
有的是客气,有的是谦虚。
我们唯有真诚,因为我们太年轻,而主题太厚重。
这也是这本书用了这么久才送到大家面前的原因。
只是时间长并不能直接推导出文稿的质量高,也可能意味着磨蹭拖沓和实力不济。
我们比较清晰和精准的定位是,我们只是尝试,我们只是靶子,我们只是抛砖引玉,我们只是站出来走两步。我们只是铺路石,我们只是及格线。是的,及格,只是希望能及格。
我们不渴望一步到位,不期待一举成名,不奢求一劳永逸。
我们应该是谦卑并坚定着,谨慎并笃定着,沿着我们的道路,多走一步,再多走一步,向着既定的目标,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所以,对所有批评,我们虚心接受,真诚欢迎,不断改进。
直到及格。
—————并不华丽的分割线—————
新书刚出来,福利送起来。
福利一,送书。按照惯例,精选留言中点赞最多的那个,会有一本签名赠送,未来的几篇文章也送,连续五篇送五本。提醒一句,不要拉人集赞,没啥意思,要水到渠成的结果,不要苦心经营的设计。
福利二,特惠。中信出版集团很给力,给了所有关注这个公众号的朋友一个特别优惠。7月31日之前,从我们这个公众号提供的链接或二维码入手,全部半价,八月之后恢复正常。
https://item.jd.com/1332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