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8)音乐与诗的桥梁
新诗技巧十二讲
翟大炳
八、模糊体验:音乐与诗的桥梁
音乐与诗的联系决不只是上面那几种,这里再以常为人们所忽略的诗与音乐共有的模糊体验并以杨炼的《蓝色狂想曲》作一说明。
这首诗的主导意象是“高高耸立岩峰上/我的白桦树”,它是诗人的自我。通过他的视角,从纷繁变化的意象群中看到梦汇总两个对立的世界:“光明与黑暗。”一边是少女们走出金色的贝壳/在清凉的月光下歌唱,“天空是美好的,海水是宁静的”,它是那样令人神往,可是在另一边“在那儿,一只小船的尸体/静静地载着遥远的风景/帆曾象征狂欢的孩子/在大海的泡沫中嬉戏叫喊/就在那儿/时间鸣响衰老/我的梦落叶一样不可挽回的飘零”。两个不同世界犬牙交错明显地打上了文革中混乱印记,它以隐喻方式折射出诗人复杂的心态:向往美好,厌恶丑陋。虽极为愤懑,但决不失望,只要世界在变化着,它就有希望:
世界的色彩在它的脚下变幻
就在这儿在无数飞逝的瞬息之间
它不感谢阳光也不伴随蝉的忧愁歌唱
只有生长证明自己的命运
虽然它只是诗人的一种模糊体验,但决非胡涂,而是因有太多的体验不能以概括性的语言予以一一命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用语言表达内心体验是又深层结构逐步向表层结构转换的过程。深层结构是思维最初刹那间在脑海中一组组具象事物的动态印象。美国诗人金斯堡就有这样体会:“从乳腺癌病毒到摇摆舞影视这样一些压根毫不相干的事会突然反射在大脑的屏幕上……谁也不明白,下一瞬间,什么念头会在头脑中浮现,或许与此同时廷巴克图有关,或许是热狗,夹笔眼镜、或照相机。”按乔姆斯基意见,当体验由深层向表层转换时,它实际为语言的编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共时呈现的印象就会被迫改编为一个线形序列呈现,它要求按语法规则将一串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组合形成顺序排列。为表达出清晰的时空和因果关系,还不得不加进如果、因为、象、虽然、就、在、的等等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以此表示“逻辑链”的成分参与融会。这就经常不得不削足适履而有着极大的意蕴损耗,它显然是诗人所不愿意的。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诗人将自己的模糊体验叠加在同时模糊体验的交响乐《蓝色狂想曲》曲上。也就是说,诗人在这首诗中模糊体验如同他在欣赏格什温这首名曲所体验到的一样,都是纷繁复杂而绚丽多彩姿而难以一一界定。一位音乐评论家如此描绘他听《蓝色狂想曲》的感受的:“乐曲一开始,独奏单簧管在低音区惶惶不安地奏出颤音,忽然它象坐上了火箭,一下子就从地面上直冲九宵,吹出一段带有爵士乐味道的切分音主题。于是各式各样的主题就象湍急的水流,争先恐后地奔涌而来”。乐评家说的就是一种模糊体验。黑格尔说:“由于运用声音,音乐就放弃了外在形状这个因素,以及它的明显的可以眼见的性质。”它只能通过听觉由联想的方式调动大脑中原有生活图景中种种物象的库存。就以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作曲家从民间传说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化蝶”三个情节对应乐曲中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听众被感动了,但谁又能说他从中看的了环环相扣的完整的故事画面,只能是一种模糊的体验。
音乐与诗歌这种模糊体验,与其说是它的特点,不如说是它的优点。当体验由平行的共时状态被迫按语法规则变为一种“线形的序列”,脑海中最初丰富印象也就形销骨立。模糊体验的最大长处在于它的开放的状态给听众读者以鲜活的感受并形成二度创造。